夏新華[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夏新華,1966年11月生,漢族,湖南武岡市人。湘潭大學法學院教授,湘潭大學社科處副處長。

人物經歷

1990年6月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歷史系,獲史學學士學位。1995年3月畢業於吉林大學研究生院,獲史學碩士學位;同年分配至湘潭大學法學院任教,主要從事中、外法律史的教學與科研工作。2005年6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法律史專業比較法律文化研究方向,獲法學博士學位。1996年8月晉升為講師,1999年8月破格晉升為副教授,2001年被評為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2004年晉升為教授。

主講課程

在湘潭大學任教期間主要承擔法學本科生和研究生層次的《外國法制史》、《比較法》、《外國法律史研究》、《外國刑法史專題》、《西方法律思想史》和《非洲法研究》等課程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

外國法律史學和比較法律文化。

主要貢獻

10餘年來,甘於寂寞,勇於探索,率先在國內學術界開拓了非洲法研究新領域,出版了國內第一本非洲法研究專著《非洲法導論》,獲“湖南省首屆社會科學基金研究課題優秀成果二等獎”。曾出版獨著《法治:實踐與超越——借鑑外域法律文化研究》等2部,整理《近代中國憲政歷程:史料薈萃》(143萬字)等作品3部,參編“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外國法制史》。在《法學家》、《現代法學》、《法制與社會發展》、《西亞非洲》等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CSSCI論文15篇,被人大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全文轉載10篇。

夏新華個人文集

•[01] 從奧蒂羅案看英國法對非洲法的影響 [448]。

•[02] 美國憲政主義與20 世紀非洲憲政的發展 [506]。

•[03] 美國法律文化的發展及特性 [606]。

•[04] 工具性的憲法和憲法的工具性 [732]。

•[05] 古埃及法研究新探 [528]。

•[06] 比較法制史:中國法律史學研究的新視角(上) [612]。

•[07] 比較法制史:中國法律史學研究的新視角(下) [621]。

•[08] 非洲法律文化的整體性與多樣性 [537]。

•[09] 德國法律文化的特性 [638]。

•[10] 論中國法治的域外參照 [54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