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夏媛,藝名:媛媛。出生於南京,自幼師從楊寶樹老師研習書畫至今,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現為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助理導師、西泠名家書畫印工作室助教、汝州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汝州人民畫院副院長、西安終南書畫院副院長、南京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以及許多社會團體。近年來承蒙厚愛,受到尚君礪、張友憲、顧偉璽、楊寶樹等名師的指點教化,繪畫與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省級展覽,多幅作品在《美術報》、《中國書畫報》、《都市文化報》發表,並被人民美術出版社收錄、出版《墨彩華章·當代書畫名家邀請展作品集》。
作品介紹
作品《黃山雲海》入選“京華秋色—2014年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美術作品展”(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辦);
2014年10月,作品《出師表》榮獲首屆“文化墨旅”中國名家書畫邀請賽銅獎(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文化發展基金會主辦 );
2015年6月,作品《赤壁賦》榮獲第二屆“文化墨旅”中國名家書畫邀請賽銅獎(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文化發展基金會主辦 );
2015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大學畫院主辦的“墨彩華章·當代書畫名家邀請展”(中國人民大學畫院主辦)。
媛媛讀畫
之一:也許是江蘇人應該享有的便利吧,大概還是在孩童時,我就知道了傅抱石的大名,不過,真正開始有意識地去讀傅氏風格的山水畫,還是從跟著老師學畫開始的。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我的老師楊寶樹極擅此道。從他這幅典型傅氏風格的山水中,便可體味出他善於運用水墨,也善於表現乾濕枯筆變化的特點。畫面中,變化多姿的線面和長短相間的「飛白」,絕妙再現出了石紋的質感和雲霧之間微妙變化。更令人稱奇的是,山間空白處的雲涌風動,並未占據多大的尺幅,卻讓作品顯得韻律豐富、氣勢雄壯。但與那種大開大闔、怪石突兀的北派山水有很大的不同,楊老師只在點點簇簇中便自成草木華滋,烘烘染染下凸顯堅石柔嵐,濃墨與淡墨融為一體,愈發透明而沉著。就在這樣的虛實相生和疏密有致中,達到了既氣勢雄遠而又神韻幽然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畫面中的點景人物也安排得恰到好處——莽莽群山前,正有一人扶杖而行。我想,當觀者看到此處時,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強烈的代入感,似乎這畫中之人就是自己,正在用腳步不緊不慢地丈量著畫家營造的詩意世界。於是,在這樣因共鳴而產生的神遊中,詩意從畫裡被傳導出來,甚至會被看畫的人帶回家去,換得一日或幾日富有情趣的快樂生活。
觀畫若此,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嗎?
之二:學畫經年,一個問題常常困擾著我,那就是判斷一幅作品優劣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是畫法純熟,筆筆都能顯出功夫來嗎?是,又不是。因為閱畫漸多,雖然前輩大師令我高山仰止,但我總覺得現今有些名家的東西老道是夠老道了,卻未脫匠氣二字。是能自成風貌,兼有驚人之筆嗎?還是不盡然。因為開宗立派者當然無愧丹青聖手之譽,但因循舊法定規也未必不能畫出好畫來。就如寶樹老師的這張作品,在綠色的基調中,蘊藏著天地蔥鬱的清新氣象與生命活力,層層的渲染下,似乎並未過多著力著墨,也不刻意去表現什麼手上的功夫,一切只是淡淡然的樣子,卻顯得那么富有情調,折射出一種別樣的意趣來。畫面上鋪陳的綠,別致而秀美,清心且致遠,可仔細推敲,卻是多一分則俗,少一分則薄;畫面中間點綴的紅,嬌艷又祥和,在讓人因愛而憐時,斟酌再三,會發現濃一點不免匠氣橫生,欠一些又韻味有失。而這千里鶯啼綠映紅的情境,不由讓我想起了滕子京在《臨江仙》中的舊句來: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這種感覺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畫外之音不絕於耳吧。再想到寶樹老師說過的:畫品即人品,畫如其人也。我雖然對於好畫的標準還是不甚了了,但卻明白了一點,就是要畫出好畫來,還須胸中自有大氣象。
發表論文
(1) 亞洲夏季風是低層污染物進入平流層的重要途徑,大氣科學,2011,第1作者
(10) Validation of satellite ozone profile retrievals using Beijing ozonesonde data,J. Geop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