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先全

主持和參加了國家、省部級和農科院等科研項目十餘項,其中先後主持有“國家區試小麥品種抗條鏽病性鑑定與評價”(農業部項目)、 “中澳合作小麥條鏽病近等基因系監測研究”(國際合作項目)、“四川省區試小麥品種抗條鏽病性鑑定與評價”(省育種攻關課題)、“小麥抗性品種選育技術及育成品種的抗性鑑定與抗源篩選(省育種攻關課題)、“四川省菸草病毒病毒源植物種類及傳毒規律研究”(院青年基金項目)、“青枯病煙田土壤改良及防控研究”(院優秀論文基金項目)、“菸草病毒病關鍵傳毒因子及防控技術研究”(院菸草專項)等項目;作為主研人員先後參加了“小麥品系C51抗條鏽病基因鑑定及精細定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菸鹼類納米生物農藥的研製與開發”(省科技攻關項目)、“葡萄抗病育種支撐關鍵技術”(四川省財政育種專項)、“四川省菸草病蟲害預測預報網路建設和綜合治理研究”(省菸草專賣局項目)和“四川省優質烤菸現代產業鏈關鍵技術集成研究與產業化示範”(省菸草專賣局項目)等項目研究。承擔和參加了多個農藥藥效試驗以及四川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委託的部分植物產品檢疫工作。
成果:任職以來獲得成果三項:(1)“主要農作物抗病性鑑定與病原菌研究”2005年獲四川省成果登記;(2)“四川菸草主要病蟲害的流行、預警及防控體系研究”2010年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馬鈴薯晚疫病發生規律及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2010年獲得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學研究類三等獎。
標準:建立了小麥品種抗條鏽病和白粉病田間鑑定技術規程,並分別於2007年和2010年參與制定四川省地方標準兩項
文章:任職以來先後在《植物保護》、《植物保護學報》、《西南農業學報》、《農藥》等國內學術刊物和雜誌上發表論文30餘篇
工作期間,對四川省小麥新品種和育種攻關材料對條鏽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抗性進行了鑑定並作抗性評價研究,對上萬份小麥品種(系)進行抗條鏽病、白粉病和赤霉病性鑑定,評價和推薦抗(耐)病材料120份供育種部門使用,為培育抗(耐)病品種奠定了基礎,篩選出一批如川麥58、59、內麥836、西科麥4號、資麥1號等抗(耐)病品種,推薦審定100多個新品種;建立了四川小麥條鏽病和白粉病成株期抗病性鑑定規範化方法,形成了一套適合我省條鏽病和白粉病的抗性鑑定評價體系,該體系分別於2007年和2010年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作為地方標準正式發布,為我省育種部門抗性育種提供保障,在抗病奪豐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主持了國家小麥區試長江上中下游組的小麥品種抗條鏽病鑑定與評價和四川省小麥區試的抗病性鑑定評價工作。鑑定和評價了400餘份國家和四川省的參試小麥品種,為小麥生產品種的審定科學把關,使四川省區試小麥品種的抗條鏽病性大大提高,“十一五”期間四川省區試抗條鏽病的品種比例達到95%以上,推薦參加國家區試的四川小麥品種抗條鏽病性水平全國領先。
對四川菸草主要病蟲害進行了研究,明確了四川煙區主要病毒病種類及分布,四川菸草黑脛病生理小種及菸草青枯病生理小種和生物型。對防控技術進行了最佳化集成,從病蟲害預測預報網路建設,專業技術培訓工作的開展,安全、環保植保新技術的推廣套用,植保專業隊統防統治工作的開展和實施等方面,建立了較為系統的菸草病蟲害預防及控制體系,該技術體系累計推廣套用300萬畝,挽回菸葉損失6000萬公斤,畝平增收340元,共挽回經濟損失10.2億元,減少農藥用量605噸。相關研究獲得2010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為全省菸草病蟲害統防統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