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the more robust years of a person’s life;prime of life] 中國古代稱男子三十到五十為壯年
出處與詳解
壯盛之年。多指三四十歲。
1、 南朝 宋袁淑《效古》詩:“勤役未雲已,壯年徒為空。”
2、唐劉禹錫《薦處士嚴瑟狀》:“未逢知己,已過壯年,汩沒風塵,有足悲者。”
3、宋陸游《縱筆》詩之三:“壯年行出塞,晚歲病還家。”
4、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昔討逆壯年,以一校尉創立基業;今孫皓舉江南而棄之!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5、《明史·王慎中傳》:“壯年廢棄,益肆力古文,演迤洋贍,卓然成家。”
6、王統照《沉思》:“他有三十二三歲的年紀,是個壯年的畫家。”
壯族新年
節日簡介
壯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在農曆新年之際,都要停工休息,並殺豬祭祖,置辦富有民族特色的飲食。
關於壯年的來歷,相傳社王原系孤兒,自幼在壯鄉乞討長大,力大無窮,能除邪降魔。
後來妖魔作祟,壯鄉遭難,人們四處逃散。社王不忘壯人養育之恩,驅魔消災,護田守寨,使壯人重返家園安居樂業。當人們歡慶豐收之日,社王才在寨邊大樹下依棚棲息不,時值農曆十一月三十日。後來人們為了紀念社王,便把十二月初一定為開年旦日,就地修社王棚祭以祈佑護。
節日起源
貴州省從江縣的壯族,歷史上是從廣西遷來。據說這裡的祖公在遷來前,廣西的祖公曾要求他們以後每逢春節和七月半要回老家看看。此後這兒人口增多,年年往還,很難周全,所以決定提前到12月初一日過年,以便於分散在兩地的親人團聚,就形成了提前一個月過春節的“壯年”。
相關文獻
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藤州俗不知歲,唯用八月酉日(即十月前後)為臘,長幼相賀以為年。”壯族以八月收割稻穀為新年節慶,因有別於漢族春節而說成是“俗不知歲”。
歷史沿革
歷史沿現在壯族過春節的節期雖然是受漢族春節的影響,但其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則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宋代以前,壯族各地的節日是按農業生產的周期而定,自明代以後大部分地區逐漸採用農曆節期。壯族的迎新歲活動,與漢族大致相同,從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到了十五日各家吃了專供祖神的“母粽”(特大粽子)後即告“散年”,意為新年節期聚慶終止。亦有部分地區的新年節慶延至正月末,采白頭翁或艾草合糯米制糍粑(俗稱“艾粑”)小祭為歲慶終期,有的延至二月初二社祭方告結束。故通常又將整個正月作為慶新春節期,稱為“過正月”、“吃正月”。壯語Cieng(“正月”之簡稱)為春節的代稱。
節日活動
春節大年初一,是壯族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黎明時分,各人盛妝打扮,喜氣盈盈。新媳婦和姑娘們爭相奔向溪河泉邊,挑“新水”,喝“令俐水”。家族內和鄰里之間相互串門,給前輩拜道賀,大人要給前來拜年的小孩送利市錢。拜年之後,各家持供品到村邊的廟堂祭神,祈禱新年人畜平安,五穀豐登。村寨間有的舉行賽銅鼓,有的幾個村的男女青年相約到河灘或平壩對歌傳情。這一天,除了接待外村來客之外,家族內不互助請吃。當天有的地方忌吃粽粑,認為開粽粑會引起田埂開裂漏水。並最忌爭吵,人人都求和氣、吉利。
汲新水
汲新水:又稱挑伶俐水、挑新水、挑乖水。流傳於桂西一帶。大年初一凌晨,各家各戶的新媳婦或大姑娘,擔起水桶,手持三柱香火,唱著歌,到河邊或泉邊,將香插上,用紅紙包好的錢幣作利市往水裡投放,挑回新年的頭一擔新水。劉錫藩《嶺表紀蠻·節令》載:“元旦,提瓮汲新水,沿路唱‘牛羊雞豕、六畜魂來’一語。這“新水”,有的地方叫“伶俐水”或“靈巧水”。傳說大年初一的水最清純、最吉利,喝了它,姑娘會聰明伶俐,嗓子也清甜;小孩會健康成長;老人會祛病長壽;有的地方傳說聰明的守河姑娘逢大年初一在河水裡投放智慧,誰要是先得新水,誰就會變得越聰明伶俐。
迎春牛
迎春牛對歌:“迎春牛”為流傳於廣西靖西縣一帶的古俗。始於元明之際。春牛即土牛,古時用泥土塑制,現為紙紮的春牛。迎春牛表示勸農和開春伊始。這一天,青年男女對唱山歌,問答一年的節氣和農事,向春牛投擲棉子,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他們藉此交朋結友,依歌擇配。
搶頭鴨
搶頭鴨:廣西凌雲縣泗城一帶壯族春節習俗。年初一晚十二點一過,當在人爭先宰殺雞鴨,重煮粽粑,並按規矩放於祭祀祖先神案上:全雞全鴨置台中央,粽子剝開置兩側,其外兩側各置放一把夾有豬頭肉或豬尾並貼有紅紙之大蒜苗。先祭祖宗,後逐一祭灶王、鬥神、豬圈、牛欄等。祭祀完畢即燃放鞭炮。先放鞭炮者即為搶得“頭鴨”,認為搶得“頭鴨”,便會交好運。
抬紙狗
抬紙狗拜年: 大年初一,青年小伙子抬著用紙糊的狗,走村串寨拜年。各戶燒炮竹迎新。這是壯族古代崇拜狗的遺俗。
打春堂
打春堂:平果一帶的壯族民間春節流行的一種娛樂活動。“打春堂”即用搗米之杵敲擊木槽。有一些地方改為以扁擔敲擊板凳形式,故又稱“打扁擔”,或根據其聲響而直稱“打虜烈”。小規模特郎一般在村內或院子、廳堂里舉行,二三對男女老少持杵或扁擔,排於春堂或長板凳兩側,以類似搗米的動作,有節奏地互相敲擊,間或敲打春堂或板凳,發出“同打、同打、同同打嘟打”的聲響,較大規模的特郎則在村邊空曠地舉行,數十人排在臨時搭起的長凳兩側,在鑼鼓的伴奏下有節奏敲擊,成百上千圍觀者則不時喝彩肋威,場面熱烈而壯觀。較大規模的特郎通常還表演了種植水稻由耙田插秧、戽水耘田到收割打場和舂米嘗新的全過程,頗具勞作豐收的喜慶色彩。
吃母粽
吃母粽:桂西一帶元宵習俗,每年除夕起,即把一個用約十斤至二十斤糯米包成的特大粽粑“母粽”和若干個小粽粑擺在案台上敬祭祖先。直到元宵節,再次隆堪祭祀祖先後,才把供品撤掉,此為“散年”。“散年”時,即由家中長女攙扶其父母或家中最年長者,坐在堂屋中央,然後剝開“母粽”,按家中年齡長幼依次分發,各人則須恭敬接受並將其食完,此為吃“指名母粽”。吃完“母粽”,全家老小便攜帶粽子香火,到村口叉路邊或溪河畔,邊焚香肅立念“避邪訣”或唱“避邪歌”,邊拋撒粽葉,此謂之“賣疥瘡”、“賣咳喘”和“送凶禍”。當地人認為,行此俗即可保新年安康,順遂吉祥。
祭蛙婆
祭蛙婆,也稱“螞蟲另節”、“孝螞蟲另”,是紅水河中上游的東蘭、天峨、南丹、鳳山等地壯族民間最隆重、最古老和最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
拜年聚會
初二到岳母家拜年聚會。村中要開台演壯戲,抬土地公巡遊村寨,以驅除鬼怪,保佑人畜平安,五穀豐登。壯族過年,家家戶戶必包粽粑,用當地特產的大棕葉,將十斤糯米、二斤豬肉、三斤綠豆,包紮成大年粽,放在大鐵鍋中燒煮三天三夜。除夕夜放在供台上祭祖。
全家共食
正月初三或初八日再燒熱後全家共食。打開粽粑時有一種清香撲鼻而來,令人食慾大振。這種十多斤重的粽粑,並不是最大的,廣西邕寧縣壯族的村寨過去在有人中舉後,全村要籌集糯米、豬腳等物,包紮巨型粽粑。他們先在兩塊洗刷乾淨的門板上橫置二三十條新繩索,再擺放好120張大粽葉,然後倒上浸洗過的糯米100多斤,在糯米中間扒出一個長槽,放入脫殼綠豆四五斤,醃製過的豬腳七八隻,然後用糯米蓋上,綑紮結實,裝入直徑約一米,高約一米七八的大水缸中,用火熬煮幾天幾夜。熟後,全村一起享用,作為闔村人團圓吉利的象徵。在壯族聚居的靖西縣,每逢過春節,節前要打掃環境,乾乾淨淨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