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 ,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9戶通自來水。有1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9戶(分別占總數的100%)。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村內主幹道均為土路;距離最近的車站1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農用運輸車2輛,拖拉機2輛,機車23輛。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0戶。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2萬元,其中:畜牧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2.8%(其中,年內出
欄肉豬16頭);林業收入138萬元,占總收入的97.2%。農民人均純收入8169元,農民收入以橡膠等為主。
人口衛生
到2009年底 ,該村有農戶19戶,共有鄉村人口71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29人。其中農業人口71人,勞動力50人。該村以哈尼族為主,其中:哈尼族65人,漢族6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1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1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嘎灑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1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19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曼真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嘎灑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1公里,距離中學15公里。到2009年底 ,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人,其中小學生4人,中學生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58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有固定資產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公告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壩沙二組聯合黨支部,到2009年底 ,有黨員總數4人,黨員中男黨員3人,女黨員1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村寨排水、垃圾池等基礎設施差,集體經濟薄弱,產業結構單一。
該村的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多方籌集資金完善道路、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科學管理,提高橡膠單產,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