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建國初設曹陳、鹿汪、墩頭等鄉,1957年合併為墩頭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86年墩頭撤鄉建鎮。1995年11月,雙溪鄉併入墩頭鎮,面積41平方千米,人口3.4萬人,轄曹莊、汪舍、海舍、姚籪、杜樓、墩西、墩頭、雙樓、新墾、大洋、夏舍、黃舍、楊舍、王舍、北莊、周溪、鹿汪、新海、林塘19個行政村。2004年,吉慶鎮、仇湖鎮、墩頭鎮合併為墩頭鎮,鎮政府設於墩頭,面積115.61平方千米,人口7.18萬人,轄18個行政村。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20621113:~001 121墩頭居委會 ~002 122墩西居委會 ~003 122新海居委會 ~004 122吉慶居委會 ~200 220墩北村 ~201 220杜樓村 ~202 220雙新村 ~203 220雙溪村 ~204 220新舍村 ~205 220東湖村 ~206 220仇湖村 ~207 220西湖村 ~208 220禾莊村 ~209 220鳳陽村 ~210 220千步村 ~211 220寶祥村 ~212 220毛莊村 ~213 220長垎村
原【吉慶鎮】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城17千米。建國初設乾步、嚴網、烈士等鄉,1957年合併為烈士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5月,吉慶撤鄉建鎮。1996年,面積36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轄益民、江舍、長垎、烈北、新勝、吉慶、乾步、堅持、寶祥、嚴網、網南、田橋、盧莊、烈南、中山、毛莊、崔莊17個行政村。
原【仇湖鎮】建國初設仇東、仇西等鄉,1956年合併為仇湖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5年設鎮。1996年,面積35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轄仇湖、友誼、新楊、湖東、湖西、湖南、湖北、湖中、聯湖、禾莊、蔣陽、鳳凰、朱家舍13個行政村。
基本概況
墩頭鎮隸屬於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位於海安縣西北部里下河地區,墩頭鎮位於海安縣西北部里下河地區,東臨大公,南接海安縣城,北與東台市接壤,西與南莫、白甸毗鄰。與海安縣城相距16公里,寧啟鐵路、204國道、353省道、403省道穿鎮而過,與328國道、通揚運河、南通港口和機場等構成縱橫交錯的大交通網路,水陸交通快捷通暢。隨著蘇通大橋的通車,墩頭鎮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更加顯現。這裡曾是新四軍聯抗部隊的紅色根據地。
面積人口
該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 顯示,全鎮總面積116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總人口7.1萬人,耕地面積9.2萬畝。
傳統文化
墩頭鎮的民間傳統文化在“舞龍泛舟”、“勾針編織”、“剪紙書畫”、“鳳凰道琴”等技藝中展現,把江南水鄉,蘇北農莊的風韻有機融合,特有的水鄉文 化和獨有的景觀特色,經過長期的積累和發展,已孕育出民風濃郁的自然風光。蘆盪柳蔭,垂釣野炊,古樸自然,隨便拔一根蘆葦,制一支水鄉的蘆笛,可吹響里下河生態樂園,綠色家園的四季調。
農業概況
墩頭鎮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達2.67%,全氮1.75%,速效磷20.5ppm,速效鉀122ppm,水質優良無污染,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墩頭鎮是海安縣優質大米生產基地,“海安縣水稻生產科技園區”。三麥面積6萬畝,水稻面積6.2萬畝,桑園面積1.2萬畝,蔬菜面積0.3萬畝。6萬畝水稻已被省、市確認為“無公害稻米生產基地”,生產的小麥已獲無公害產品認證。 南通奇香餅乾廠成為江蘇最大的餅乾生產基地。是歷史悠久的里下河水鄉名鎮。年飼養家禽400萬羽,飼養生豬5.5萬頭。
自然資源
墩頭鎮鎮內河道縱橫,池塘星羅棋布,水域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豐富。全鎮共有水面近1萬畝,是南通市優質特色農副產品(淡水養殖)基地,河溝自然養殖中華絨蟹,大頭鰱鱅魚,龍蝦味道鮮美,已取得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省級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
墩頭鎮有著底蘊豐富的燦爛的水鄉文化,是千年文明古鎮,這裡是白龍的故鄉,水滸的故里。白鷺等數萬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此棲息繁衍。
工業發展
墩頭工業快速發展,2002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68億元,比上年增長18%;財政收入889萬元,比上年增長10.7%;農民人均純收入3800元。隨著204國道建成通車,不斷彰顯大鎮重鎮的魅力。規劃建設的高新園區,發展的工業集中區,遍布墩頭鎮的民營工業區快速發展,“生態農產品之鄉”、“服飾繭絲綢之鄉”、“化纖紡織之鄉”、“機械蓄電池之鄉”四大特色產業,相得益彰,把古鎮墩頭扮得格外光彩奪目。並已形成了中山合纖公司、江蘇通海線帶廠、蘇中紡織有限公司、海安縣通源制線廠億元企業群為龍頭的工業企業蓬勃發展。工業生產實現產值6.66億元,產品銷售6.13億元,創利潤1436.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4%、30%和55%,完成技改投入3800萬元,占年計畫138.5%。墩頭鎮擁有工業企業147家,其中定報企業88家,主要以紡織、化纖、機械、服裝、建材、玻璃儀器等門類為主。企業職工總人數5600人。工業園區建設穩步推進,2002年吸引鎮外民資3000多萬元,新上工業投資項目14個。全年三產產值15800萬元,三產投資額18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57%、30%,新增個體工商戶195戶。墩頭工業經過長期運作,特別是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已初步形成了以紡織、服裝、化纖、機械為主體的四大產業特色。以蘇中紡織有限公司、海安縣通源制線廠為龍頭的紡織制線織布類企業已達20多家,擁有紗綻近8萬支、織機數百台;以南通安琦服飾有限公司、海安神鹿製衣有限公司為骨幹的服裝企業達18家;擁有規模化纖企業3家,年生產能力達1個億;還有以南通茂溢工具機有限公司、南通大力神建築機械有限公司為重點的機械類規模企業4家。墩頭鎮以這四大產業為支柱形成了“一鎮數品”的區域經濟特色。通過招商引資,一些新興的產業門類逐步在墩頭安家落戶,如食品加工、制罐、樂器、印刷包裝、玻璃儀器、粉末冶金等。墩頭鎮現已擁有工業企業147家。
村莊名錄
墩頭鎮下屬 村莊:
墩頭村 | 墩北村 | 杜樓村 | 墩西村 | 雙新村 | 新海村 | 雙溪村 | 新舍村 |
鳳陽村 | 禾莊村 | 西湖村 | 東湖村 | 長垎村 | 仇湖村 | 吉慶村 | 千步村 |
毛莊村 | 寶祥村 |
農村建設
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墩頭鎮將促進村級經濟騰飛,引領村民致富作為一項重點實事,明確要求各村認真制定“十一五”發展規劃、擬定力促村級經濟跨越發展的重要舉措,墩頭鎮18個村競相發展,已有毛莊、吉慶、雙新跨入了億元村行列,杜樓正在向億元村衝刺,年底可望實現目標。毛莊村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加大工業發展力度,加快農民莊園建設步伐,提升經濟總量,改善村莊環境。圍繞化纖絲線重點,加粗增長產業鏈條。江蘇華洋公司投入2000萬元,新上尼龍切片項目,已竣工投產,預計今年可新增產值1億元。毛莊村擁有企業16家,吸納本村村民1000多人就業,6名幹部個個帶頭致富,人人有項目,2008年全村工業經濟可達3.2億元。圍繞小康示範村建設目標,毛莊村科學規劃,分步實施。已投入50萬元,新建農民休閒廣場,整個工程將於11月前建成。5組農民莊園建設已經啟動,道路硬質化到戶,年底前所有住宅統一“穿衣戴帽”,大力提升村莊整體形象。
杜樓村充分利用海瓦線穿村而過的優勢,借路發揮,大力招商引資,奮力衝刺億元村目標。鑫海公司引來江陰龔老闆,在原有300萬元資產的基礎上增加投入資本200萬元,流動資金800萬元,生產能力提高4倍,年產值達9000萬元。利來織布廠原來是個小作坊,通過合作,新上40台劍桿織機,年產值可達1000萬元。晨光制線廠準備年底前追加投入300萬元,擴大產能。杜樓村已擁有12家企業,吸納村民400多人入企就業,年底實現億元村目標穩操勝券。
項目建設
推進項目建設,做大做強骨幹企業。墩頭鎮現有億元企業3家,年底要達到5家。墩頭鎮充分發揮成長型企業和骨幹企業在工業經濟發展中的支撐帶動作用,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三季度墩頭鎮重點抓好通源制線廠投入800萬的紡紗擴建生產線、蘇中紡織公司新增技改投入100萬的改擴建項目、兄弟合纖公司的新上化纖加彈項目、龍城化工公司投入300萬的氯化石蠟項目以及馬氏罐業公司新擴建的奶粉罐生產線等。建立健全服務網路,暢通服務渠道,以創建最佳服務型機關為目標,為推進項目建設提供最佳軟環境。突出載體建設,構築經濟發展的新高地,進一步出台優惠激勵考核意見,運用多種渠道和形式跟蹤溝通,掀起全民創業新高潮。抓住204國道改線的機遇,高起點規劃新的工業集中區。按照“完善老區規劃,加速新區規劃,完成功能定位”的思路,加大園區的基礎投入和配套設施建設,加大園區在建項目的推進力度,增強園區的吸附力,形成園區的集聚效應。
社會事業
社會事業穩步推進。教育布局合理調整,村組通公路等全部實施到位。完成集鎮路燈的修復和延伸及燈箱工程,新增路燈30盞,爭市供電公司支持,實施集鎮和工業園區內電力增容和線網改造。鞏固發展合作醫療保險,2002年參保率達70%,建成標準社區服務站6家,完成雙溪衛生院改制試點工作。教學工作名列全縣前茅,墩頭中心國中中考成績列全縣農村國中第一名。計畫生育、文化、廣電等各項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