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墜入》該片以人腦構造的想像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交織重疊來打造怪誕不羈的終極想像空間,上映後獲得了2007年柏林最佳影片獎和2008年奧斯丁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劇本獎。由導演塔西姆·辛執導,李·佩斯、凱婷卡·安塔魯、賈斯汀·沃德爾主演,
片長117分鐘,於2006年09月09日上映。
電影劇情
此片是《入侵腦細胞》導演塔西姆·辛又一奇幻作品,獲2007柏林影展泰迪熊最佳影片獎,和Sitges- Catalon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最佳影片獎。
故事講述因骨折受傷的小女孩住進了醫院,在院中她認識了一個會講故事的男人。這個男人因截癱臥床無法行動,但他的腦子裡卻天馬行空的運行著另外一個奇妙的世界。男人給小女孩講故事,而故事裡講的正是他腦海中那些光怪陸離神奇繽紛的景象。小女孩被男人故事中奇妙的世界所深深的吸引,每天都跑來聽他的故事。日子一天天過去,小女孩在故事的世界中進行著新奇的旅行,而漸漸的故事中的世界開始與現實重疊,真實與虛幻慢慢相交融和出一個華麗的魔幻世界……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Roy Walker/The Black Bandit | 李·佩斯 | ---- |
Alexandria | 凱婷卡·安塔魯 | ---- |
Evelyn | 賈斯蒂恩·瓦戴爾 | ---- |
Sinclair/Governor Odious | Daniel Caltagirone | ---- |
Charles Darwin | Leo Bill | ---- |
The Mystic | Julian Bleach | ---- |
Doctor / Alexander the Great | 金·烏倫布羅克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Lionel Kopp、Nico Soultanakis、塔西姆·辛 |
導演 | 塔西姆·辛 |
副導演(助理) | Lee Grumett、Josh Robertson |
編劇 | 丹·吉爾羅伊、塔西姆·辛 |
攝影 | 科林·沃金森 |
配樂 | Krishna Levy |
剪輯 | Robert Duffy |
藝術指導 | Ged Clarke |
美術設計 | Lisa Hart |
服裝設計 | 石岡瑛子 |
視覺特效 | Alain Carsoux |
演職員表資料來自
精彩影評
電影The fall
裡面的男主人公,揣著一顆broken heart無法生活,一心向死以求解脫。天真可愛的小姑娘Alexandra偶然闖入他的病房,聽他講故事,慢慢迷上了兩個人一起創造的幻想世界。他騙小女孩為他偷Morphine(嗎啡)、安眠藥,說是需要睡眠才能繼續講故事。小女孩為了夠藥瓶不慎從高處摔下。小女孩手術後甦醒過來的時候,他流著淚講完這個故事,面對敵人的殺戮、殘害,故事裡的主人公無論如何都不肯反抗,因為心裡巨大的痛苦和絕望,只渴望能從高處墜下、永不甦醒。可是小姑娘堅持著請求他活過來,why not? 一次又一次的堅持和請求,他一次又一次地拒絕,堅持讓故事在死亡中結束。因為他強烈的死的願望,已到要完成時,不肯再回頭……當眼淚已流到底,心痛絕望已到底,死亡也已經完成。他讓那故事的主人公從窒息中復活,擊倒敵人,抱起故事裡的小女兒,一起離開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電影裡的張力並不顯見;因為幽默很多,愛很多,因為人物的可愛。將一個尋求自殺的人的放棄一切的決心,一直堅持著讓它下墜、下墜,這種大膽、決絕,有些強行展示給觀眾的殘忍,也讓人對自殺、絕望本身有所理解、有所敬畏。人有各自不同的痛苦,或大或小,或有解決之道或者沒有;內心痛苦到了極致,再活著也是煎熬的情形也有;人在尋找答案和出路嗎--絕望,不是答案;其實是一種拔不出來的情緒,一種對尋求答案和出路的實際努力的認定無效、拒絕行動。這種巨大的痛苦和絕望,在實際生活中可以規避嗎--有時候時間、空間、周遭的人,確實讓人無法規避--人首先是動物,情緒情感的壓力,不能夠太多,有這樣無法承載的時候,就是要放下,哪顧得那么多道理。何況如果用道理分析,困死人的往往是一個圈中的深重苦難,在此圓周之外,原是無限的世界,用比赴死小得多的勇氣決心,嘗試未知、陌生、稍忍一下初生的寒冷陣痛,也許就是一個新的廣闊世界。
以兒童的眼睛來看待死亡。小女孩偶然間看到醫院太平間裡,一位失去兒子的母親,在醫生出去後,突然狠命捏兒子的腳、打他的臉,wake up、wake up!!! 那種癲狂、憤怒、痛苦、恐怖,一下子顯示出生與死的距離,也許只在一線,也許就是永恆永遠。小女孩嚇呆了。我也是。那些將要辭別自己母親的人,請留下、如果你能留,因為這死亡是如此的冰冷,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可以承受
。
追憶造夢人
Tarsem Singh的《倒下》(The Fall)
這種模式的電影敘事越來越常見了:類似於元小說,講述情節如何被作者虛構出來,寫作過程中虛擬的人物仿佛有了生命,激烈地與作者發生觀念和言語的衝突,要求改變作者對自身命運的既定設計。它讓我們看到多重關係:作者和他的生活世界的關係——他總要在日常的煩忙中產生原初的現身性情緒,情緒總要意向性地被集中投注到具體的虛構形象上;作者和作品角色的關係——角色魔法般有了生命與自主性,從作者那裡爭取修正自身命運的權利,這是場激烈而冗長的戰爭。還有一層關係,就是作為一個整體的該作品自身,和作為觀眾的我們之間的關係,它讓我們看到一個巨細無遺的過程,它呈現的是“一個藝術世界是如何被建構起來的”。勉強套用卞之琳的《斷章》來說:如果作者是站在橋上看他所創造的風景的那個人,那么,我們,就是樓上看他和他的風景的人。
但是,我們是無能為力的——我們不能去改變作者的際遇,更不能去影響他的造物的命運。
我們只能去理解這一創造過程,並作出帶偏見的解釋。
《倒下》將場景安排在一座天主教醫院裡。特殊的際遇,才能將永遠不可能有交集的一個特技演員(Roy)和一個五歲的異族小女孩(Alexandra)聯繫起來,他們因為傷病而無可奈何不可避免地相遇。他們都因骨折而住院,在小女孩,是為摘桔子而摔壞胳膊,讓人感到童稚的貪婪與天真;特技演員的腿折,就有那么點暗示意味了:隱喻著他在人生的戰場上倒了下來,是個被打垮的失敗者。
這個失敗者的自殺意圖越來越明晰,行動不便是他的最大障礙。他需要一雙靈活的腿。
他看中了好奇的小女孩,用故事來引誘她。
他根據她的名字,講述了亞歷山大大帝的故事,但這個故事沒有繼續下去,也許是小女孩不感興趣?
然後,他講了五人強盜幫的故事。這個故事強烈地吸引了小女孩,以至於他能將故事作為籌碼,來勒索小女孩為他做事,譬如,為他去藥房盜取嗎啡。
嗎啡,暗示著他是個不能自拔的沮喪的癮君子,是失敗的結果與原因,是他倒下(the fall)的形態表現,是意志潰散、不能自主的直接明示。他的重新站立,必定需要一個巨大的事件帶給他精神上巨大震撼——
這個帶宿命色彩的神秘交換,便是小女孩的再次跌倒——為了故事的延續,為了給他更多的藥片,她再次冒險行動,不幸滑落,嚴重受傷[這段幻覺呈現出的想像力,很有衝擊力,且表現力和概括力驚人]。一個人的傷痛磨難,換來另一個人的生機復甦,令人很自然地想起特里爾那部大名鼎鼎的《破浪》。
他像博爾赫斯筆下落寞的失意者,事隔多年後,以隱喻的方式冷漠、疏離地講述自身的故事。強盜故事,就是他喬裝的鏡像自傳——從微妙的對應中,我們看出了,他要復仇的對象奧爾蒂斯,就是奪取他女友的電影明星[一個得意洋洋、自命風流的輕浮男人],他被暗示擁有巨大的組織化的力量,是一個專橫跋扈的暴君。他的女友,被敘述成一個善於表演的人,周鏇於兩個男人之間。
其他四個強盜,和暴君有這種或那種讎隙,但是,都不是重要的,矛盾最終要被還原到蒙面黑騎士Roy和暴君間的決鬥上,他們必將消失在復仇的征途上。所以,Roy要安排他們一一死去。
然後,終點是他自己的倒下,他自己的死去,死者不可能再站立。他在虛構,同時又是在如其所是地中性描述,描述了他在生活世界中的被打垮,而且,加上了一個失敗的灰色預言:這創傷將是巨大而不可救療的,是致死的疾病。
這么看來,它不過是一個粗糙的失戀故事,帶有少年維特莽撞的幼稚和霍塞(《卡門》)沉迷的固執。但是,我們畢竟是經過教育的,明白故事“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怎么被講述”,意義要集中在形式的複雜性上。
小女孩不僅被故事所吸引,也被講故事的男人所吸引。她逐漸陷入了雙重移情,而這雙重移情又逐漸合一——她敏銳地捕捉到,Roy就在講述他自己的故事,她快速而自然地將Roy與黑騎士合併,然後,將之移情為自己死去的爸爸——小女孩對父親習慣性的英雄想像。
[女孩父親的死,似乎和印度的種族或宗教衝突有關,因為“憤怒的人們”(angry people)燒毀了她們的房子。女孩母親披帶頭巾,有點伊斯蘭色彩。他們移居到洛杉磯。片中多次提到“美國異族”,並用蝴蝶來隱喻——“異族也是美麗的?”這種對種族平等的正義訴求,隱含著尋求身份承認的政治意味,讓人很輕易地想起印度裔後殖民主義理論家斯皮瓦克,譬如,“賤民”如何發聲?]
因為這種移情,她就成為了一個強硬的力量,強行插入到男人的創造中,抗辯著、修正著被講述的故事。
之前,男人獨占了創造的權力,以獨斷專橫的方式,按照既定意圖安排死亡一個個降臨,並要給故事/現實人生安排一個失敗結局,小女孩開始逐漸篡奪講述的權力——她甚至直接進入故事,成為其中的一個角色(“女兒”),在男人試圖以死亡結束全部故事(婚禮騙局上,五強盜全被俘,Roy本欲安排他們全被殺死)之際,小女孩急不可待地進入故事,解救了他們,解救了“父親”。然而,父親卻要昏昏倒下。
她本能地直覺到,挽救了故事中黑騎士的生命,就是挽救了現實中Roy的生命。
她必須向他要求改變人物命運的權力,代價是她重重地墜落。半個生命的代價。
她終於可以和他一起來創造世界了。
她流著淚懇求,讓被擊倒被打垮的騎士,從徹底放棄的狀態中驚醒,瞬間迸發出復仇的力量,將暴君擊垮,並且,驕傲地拒絕了水性楊花的女友複合的企圖。
他終於擺脫了過去陰影的糾纏,重生了。
結局呢?
影片沒有直接展示,只是通過小女孩的敘述,我們知道Roy又開始了他的特技演員生涯,用生命來創造一個個精彩瞬間。
女孩的童話成功了。她創造了兩個互為鏡像的世界。
[這種對應,總讓人想起《道連格雷的畫像》,摹本和原本間有種神秘的關聯]
Tarsem Singh的這部片子,用電影來講述電影,帶有濃厚的自我指涉色彩,不僅有反諷性的自嘲(譬如“垃圾電影”),也有溫情的理解與關懷(對特技電影人的甘苦感同身受),更有對電影創造本質的探索——電影無非就是一個造夢的過程,這個夢,當然是充溢著天真、愛與生命及詩性正義的童話般的天堂之夢,它映照著當下的殘缺與有限。
造夢人是偉大的,因為他們能將個人苦難轉化為淚光閃爍的珍珠,就像藝術家將粗糙的泥土轉化為“精製的瓮”。問題是,造夢人似乎越來越稀少,《倒下》讓我們經歷了一次對他們的集體追憶,並在“共通感”中讓“心有戚戚者”構成一個實際的情感共同體。這是藝術特有的力量。
獲獎記錄
柏林國際電影節2007
Generation 14plus - Best Feature Film塔西姆·辛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CFCA Award) 2008
最佳攝影 (提名)Colin Watkinson
奧斯汀影評人協會(Austin Film Critics Award) 2008
最佳攝影 Colin Watkinson
線上影評人協會獎(OFCS Award) 2009
最佳攝影 (提名) Colin Watkinson
土星獎2009
Best Performance by a Younger Actor (提名)凱婷卡·安塔魯
幕後故事
影片段預告絮
《墜入》的靈感來自於保加利亞電影《人生囈語》。
本片在18個國家的26個外景地拍攝。
導演塔西姆·辛聲稱在影片裡沒有使用任何虛擬技術,沒有製作一個虛擬畫面。儘管有很多鏡頭看起來非常超現實,影片還是全實景拍攝的。
由於選角導演和為了讓小女孩的扮演者凱婷卡·安塔魯的表演更加真實,與扮演羅伊的李·佩斯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讓她以為李真的是一個高位截癱的病人。
影片背後
影迷們應該還記得在2000年曾經有一部濃墨重彩的奇幻影片《細胞》(the cell)。該片講述了一個精神醫師在一個殺人犯的腦海中遊走旅行的另類故事。影片以絢麗的色彩別致的鏡頭語言和強大的想像力征服了觀眾們,同時也受到了學院的注意,並以其中的奇異服飾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化妝的提名。人們在驚嘆該片所創造的視覺與想像奇觀的同時也忍不住將讚美之辭送給了該片導演,並開始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但誰知這一等就是八年……塔瑟姆·塞這個鬼才終於帶著本片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
本片在各方面都保持了他在《細胞》中大膽前衛的風格。並且這一次塔瑟姆·塞不僅是執掌導筒,編劇和製片的活他也一個人挑了起來,這也讓他對影片有了完全的控制權,讓影片更加徹底的打上了他個人風格的印記。從套路上來說,本片與《細胞》如出一轍,同樣是以人腦構造的想像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交織重疊來打造怪誕不羈的終極想像空間。而對於《細胞》中各種風格詭異,鮮亮奪目的影像在本片中也進一步被發揚光大。
影片在拍攝過程中輾轉遊歷了多達23個國家進行取景,其後期的製作費用更是創下了天文數字。從這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塔瑟姆·塞八年蟄伏後重返影壇時想要一鳴驚人的野心,但是,這樣賣力的製作似乎在圈內也並不討好。業內雜誌DV和HR的報導都對他的這部自己投資的影片冷嘲熱諷,認為“影片雖然充滿了各種費用高昂的想像力,但是太過注重視覺效果以及對特技的濫用已經讓表面的文章喧賓奪主,故事乏善可陳,絢麗的畫面固然好看但也就如同幻燈一般單調乏味。如果這樣的影像放在一部5分鐘的MV中倒還可以讓人接受,但是生把它擴展成一部117分鐘的唱片就純粹是忽悠人了。另外一方面,《墜落》中沒有了如《細胞》中詹妮弗·洛佩茲那樣的偶像明星撐場面,在票房上也難有什麼作為。”當然,這樣的言論也只是一家之辭,並不能根本的說明影片的品質,不過在一方面也的確道出了影片的特點——那就是視覺當家。當然,本片所呈現出來的視覺盛宴還是有別於即將到來的暑期商業巨製中那一幕幕拉風的場面。其不同之處就好比一個是濃墨重彩的寫實油畫,而另外一個是異彩紛呈的超現實主義水彩。
而在故事情節上,塔瑟姆·塞的不被看好也是有理由的。這位MV和廣告起家的印度籍導演一向以其強大的想像力與創意和別致的色彩構圖而聞名。著名超現實主義樂隊R.E.M的許多MV都是出自他的手筆。多年MV的導演經歷練就了塔瑟姆·塞對於影像獨特的把握,對於畫面的感覺他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但是轉行電影述的。不過,本片的故事情節卻還是改編自1981年保加利亞一部海盜題材的電影《Yo Ho Ho》,這也足見塔瑟姆·塞在故事創意上的匱乏。他將海盜的故事改編成為人腦歷險也不過是為了展開自己鋪天蓋地的華麗想像做鋪墊,說白了,故事情節在他這就純粹是視覺效果的“花架子”。
在想像的空間裡,一切皆有可能,脫離了現實的種種束縛之後,影片中的化妝師和服裝設計師則有了更廣闊的發揮空間。這也就是為什麼《細胞》單單獲得了一個奧斯卡化妝提名的原因。而這一次擔任本片服裝設計的依舊是和塔瑟姆·塞在《細胞》中的老搭檔石岡瑛子(Eiko Ishioka)。石岡瑛子本人在1992年影片《德古拉伯爵》(Dracula)中獲得過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的小金人。本次有了更加奇光異彩的視覺景觀作背景,石岡瑛子手下的華麗服裝也必將大放異彩。
影片最後,有兩組16格錄製24格播放的老電影鏡頭,一組是極幸運的、從必死之境逃離得救的種種情形,第二組是極不幸的、火車相撞、汽車事故中人們遇難的種種鏡頭,都在小女孩看電影時候的咯咯笑聲中放映,讓人頓感生死悲歡、幸福不幸,是無常、又都是人生常態,在小女孩的眼睛中看來,原沒有那么多賦義。不憤懣上天的不公平,又會有一些向死者往生吧。希望每個人的痛苦少一些,慰借和支持多一些;希望生活對人的逼迫少一些,絕望的情境少一些,關懷和體諒多一些;希望人們能再多忍耐一點,多相信一點,多嘗試一點--這都是平白的希望。
其實該劇的主演Lee Pace為了讓小女孩的表演更自然一些,在影片開始拍攝七周半的時間裡也就是Roy和Alexandra在醫院拍攝的時間裡,Lee一直坐在輪椅上讓女孩兒以為他真的癱瘓了,這個行為甚至騙過了所有的劇組工作人員,Lee每天從早晨被人抬到病床上一直到下午結束幾乎沒有移動過,午飯都是在病床上解決,等到今天的拍攝任務完成再由工作人員把他從病床上抬到輪椅上就這樣騙了大家七周半的時間,直到他們拍攝完醫院的戲份之後,Lee說要給女孩兒一個驚喜就是他可以站起來並沒有癱瘓,這一刻全劇組的人都起立鼓掌給Lee同時也給女孩兒。這部片子的男主是演員Lee Pace演過所有角色中最文藝也是最有感情的一個角色,整部劇充斥著各種暗喻和伏筆,使人看過之後真的墜入進了Roy和Alexandra為我們描述的故事中。
製作過程
製作公司
Absolute Entertainment (II)[美國]
Deep Films
Googly Films
Kas Movie Maker
M.I.A. Features
Radical Media
Tree Top Films Inc.
發行公司
Paradise Group[俄羅斯](2008) (Russia) (all media)
Roadside Attractions(2008) (USA) (theatrical)
日本電影眼公司[日本](2008) (Japan) (theatrical)
Paradiso Entertainment(2008) (Netherlands) (theatrical)
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美國](2008) (USA) (DVD) (Blu-Ray Disc)
特技製作公司
Duboi[法國]
Duboicolor
劇照賞析
影片評價
影片此前在多倫多電影節等各大國際影展上亮相時都博得滿堂喝彩,觀後的影迷無不對影片拍手稱道。有許多影迷驚呼自己從來沒有看過這樣風格的影片,也懷疑這世界上根本從來就沒有過類似的影片。當然,毋庸置疑的是影片中的華麗影像,那些如同達利的超現實主義繪畫一般的構圖當然能夠輕而易舉的打動觀眾的神經。除此之外,讓人想不到的是影片的敘事也同樣值得稱讚。現實與想像空間兩條線索互相交織彼此映射的結構平整而又緊湊,讓故事得以圓滿的呈現。演員的表演也很出彩,李·佩斯用不多的台詞和有限動作將一個神經錯落的截癱病人刻畫的真實而有質感,也給影片整體營造了適宜的氛圍。總的來說,本片稱得上是影壇至今為止唯一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