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335.80畝(其中:田1466.00畝,地1869.80畝),人均耕地0.55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烤菸、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13986.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493.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1畝,主要種植板栗、核桃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6401.9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877戶通自來水,有151戶飲用井水, 有1547戶通電,有60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462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00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37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5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5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995.5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0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3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20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的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一個科學完整的體系,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既是其目標,又是其實現的手段。一方面,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內容,如果缺乏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體系就是不完備的;另一方面,只有全面實施包括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內的各項發展舉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才能得到較好的實現。同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也為東川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
首先,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示範和擴散效應。其次,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農村經濟的發展。第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擴大內需。第四,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改善農村的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讓農民充分享受現代文明,促進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改變。同時,完善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能夠不斷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一種和諧的社會環境,促進社會融洽,使廣大農民產生社會認同感和歸屬感,減緩社會矛盾和衝突。
只有把基礎設施建設搞好,新農村才有可能進一步深入,然後農村的文化建設,政治建設等才有可能,所以基礎設施建設的作用非同小可,但東川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狀況卻不容樂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順應現代化建設規律的必然選擇,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目標的戰略舉措,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載體。同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其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內容和著力點,通過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不斷取得成效。
二、我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現實基礎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實現農村現代化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城鄉的協調發展,城市現代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向農村擴展,而良好的農村基礎設施恰好是城市文明向農村延伸的橋樑。因此,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定期研究和解決我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切實抓好當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加強農業基礎建設、解決“三農”問題,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繼續增加財政對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投入。按照統一規劃、明確分工、統籌安排的要求,整合現有各項支農投資,集中財力,突出重點,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同時,應多渠道籌集資金和積極鼓勵、引導各種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農村社會事業。針對存在的問題,建議重點加大對農村公路、水利設施建設和公共醫療衛生體系、基礎教育等建設的投入,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當代鄉村建設不應該割裂開城市與鄉村,我們更希望得到的是它們的統一與調和。改革開放尤其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城鄉發展,不斷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重點實施了一批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也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是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最佳化。嚴格保護耕地,大力開展土地整理工作,連續七年實現了耕地占補平衡。為提高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質量,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供了基本保障。我區以實現水利現代化為目標,加大資金投入,重點開展標準水庫建設和除險加固、小江流域治理等工程,初步建成了較為安全的防洪體系,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為改善農民飲用水問題,我區分別啟動了啟動水源地工程和農民飲用水工程建設。2005年以來,區財政加大了資金投入,用於解決鄉村的水資源短缺、水源環境治理和地質災害隱患治理等事關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近兩年累計有近10萬農村人口飲用水困難得到改善和解決。
二是紮實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面貌不斷改善。改善農村面貌,促進傳統村落向現代社區轉變,是相對發達地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目標。早在2002年開始,區委、區政府就提出了創建示範村的要求,同時開展農村環境治理。全區按照“村美、戶富、班子強、風氣好”的要求,促進農村綜合面貌的改善。在科學編制規劃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對不同的村分別採取拆遷新建型、整理改建型和遷村移民型等整治模式,多層次、多形式地開展環境治理、村莊整理、舊村改造和新村建設。全區累計啟動村莊整治建設資金1億元,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農村道路交通建設投入力度加大,農民出行條件得到根本改善。我區認真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方略,加大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積極構建大交通格局,很好地促進了農村與城市的統一和調和。
四是農村信息化建設取得較快發展。為適應農村生產生活的需求,我區加大農村信息化建設投入力度,將農村信息網路建設納入城鄉一體化建設整體規劃,不斷縮小“數字鴻溝”。寬頻網路基本覆蓋全區農村行政村,實現寬頻進村、進家庭。農村行動電話普及率達到30部/百人。
五是農村文體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圍繞農村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各地加快了農村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公共設施建設投入力度不斷加強。農村中國小基礎建設實現標準化,農村中國小辦學條件得到較好改善。為改善農村衛生基礎設施滯後狀況,東川區啟動東川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全區農村社區衛生覆蓋率達到85%以上。村落文化建設不斷推進,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取得明顯成效,大部分村已建有村文化活動室,不斷豐富了農民精神文化生活。
六是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積極實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依託科技,大力改進先進農業技術和生產工藝,發展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業,減少農藥化肥的施用,推進養殖小區規模化、標準化建設,遠離生活區和水源地,推廣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加強生態公益林建設,重點生態公益林已全部實施了補償政策;農村環境處理設施建設開始起步,農村地區的垃圾處理能力和實際處理量呈迅速上升的勢頭。
三、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致富,先修路。”這一俗話折射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性和農民的迫切需要。我區採取有力措施,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切實解決民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吃水難、用電難、行路難等重點、難點問題,逐步實施農村村屯街道硬化,不斷改善了農民生產條件;圍繞“村容整潔”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農民生活條件。加強農村宅基地的規劃和管理,根據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農民的收入水平,為新建住宅的農民設計統一規範的住宅圖,引導農民從衛生、適用等實際需要建設住宅,對已建的住宅也從衛生、適用等角度有計畫地加以改造。大力學習和推廣沼氣等技術,以沼氣池建設帶動農村改圈、改(建)廁、改廚,解決住宅與畜禽圈舍混雜問題,將人畜糞便、生活污水排進沼氣池發酵,又將沼液沼渣這種上好的有機肥料用於農業生產,促進土壤改良,節省農業投入,提高農產品品質。破除砍樹燒柴習慣,節約森林資源,保護生態,形成生態的良性循環。實現住宅與畜禽分離,住宅與衛生間、廚房配套,不斷改善農村人居衛生和生態環境,讓農民過上“城裡人的生活”。
根據我區統籌城鄉發展綱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繼續廣泛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搞好農業綜合開發,推進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標準農田建設;繼續推進鄉村小康文明村工程建設,重點加強鄉鎮道路面改造和村道建設,加大農村公交線路投入力度;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農民信息化程度達到70%,寬頻網路基本覆蓋全區農村;農村生活環境明顯改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衛生廁所普及率80%以上;生態循環系統在農村初步建立。充分認識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中的重意義,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和重著力點,通過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的順利實施。為此注意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認真搞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充分發揮規劃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的龍頭作用,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把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個整體看待,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對接。重視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加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傾斜和延伸,增強城市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輻射效應,減少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差距,形成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同時突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在實施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我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應重點集中在農村生態環境改善、村容整治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及農民飲用水工程等幾個方面。
二是加大政府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種政府主導型社會發展戰略模式,政府的主導作用具體體現在對農村總體發展規劃和政策的制定以及適當的財政投入等方面。按照中央要求,將財政性建設資金向農村傾斜,下決心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別是調整政府建設資金的投向和結構,由以城市建設為主向更多地支持農村建設轉變;各級政府按照“三個高於”、“三個加快”的要求,自覺轉變管理和服務職能,更多地關注和支持農村,把工作重心逐步轉向農村,把掌握著的資源更多地投向農村,把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轉向農村,在制定發展規劃、安排建設項目、增加資金投入時都向農村傾斜。
三是形成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多元投入機制。整合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充分調動廣大農民民眾的積極性,激發其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來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同時,政府通過直接補助資金、補助原材料或“以獎代補”等方式給予鼓勵,引導農民對直接受益的公共設施建設投工投勞。加快建立全社會參與的激勵機制,鼓勵各種社會力量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良好氛圍。
四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注重實效。中央在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思路時,已充分考慮到我國東、中、西部發展的差距,明確了因地制宜的原則。我區也同樣存在發展差異,發達村鎮和欠發達村鎮差距十分明顯。因此,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也立足於各地實際,不搞一刀切,設定有差別的指標和時間進度。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廣泛聽取農民的意見,進行科學決策。從解決農民需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方面入手,每年重點抓好幾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事工程,全面實施,分步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注重實效,反對形式主義和形象工程,讓農民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真正得到實惠。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964.1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79.90萬元,畜牧業收入881.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368頭,肉牛3815頭,肉羊2483頭); 林業收入16.4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696.60萬元, 工資性收入1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61.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0人 ,在省內務工85人,到省外務工15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547戶,共鄉村人口6056人,其中男性3023人,女性3033人。其中農業人口6056人,勞動力3706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231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7.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1369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37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413.64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25.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748.7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山區村組面多地廣,交通條件較差,經濟收入單一,貧困面廣,基礎設施薄弱,有12個自然村未通水、通路,需解決519戶人畜飲水困難,道路需修建37.42公里,製藥並影響了經濟發展,要解決實際困難,改變落後面貌受資金短缺製藥。。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三村聯創"、"三管齊下"、"三業並舉",即:黨建示範村、民族團結示範村建設、旅遊小鎮建設三村聯創;解放思想教育、誠信守法教育、勤勞致富教育三管齊下;溫泉度假旅遊、牛、羊養殖、特色種植三業並舉;推進塘子村委新農村建設。
雲南省昆明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塘子鎮
村情概況
塘子村委會,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2.50公里, 國土面積24.06平方公里,海拔1800.00米,年平均氣溫14.50℃,年降水量110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烤菸、小麥等農作物。有耕地3335.80畝,其中人均耕地0.55畝;有林地13986.00畝。全村轄2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547戶,有鄉村人口6056人,其中農業人口6056人,勞動力370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848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964.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61.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335.80畝(其中:田1466.00畝,地1869.80畝),人均耕地0.55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烤菸、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13986.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493.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1畝,主要種植板栗、核桃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6401.9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