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溝教育集團
少林塔溝教育集團成立於2006年元月,其中包括少林寺塔溝武術學校、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少林中學、金塔駕駛學校。 少林塔溝教育集團成立於2006年元月,其中包括少林寺塔溝武術學校、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少林中學、金塔駕駛學校。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塔溝武術學校位於中嶽嵩山腳下之登封市城西區的少林武術城內。學校初創於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出身於七代武術世家的國家武術八段劉寶山先生,憑著對弘揚少林武術的執著信念和發展武術事業的敏銳眼光,克服資金短缺,場地不足,教材匱乏,設備簡陋等重重困難,創辦了少林寺塔溝武術學校。27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經歷了由小到大,由簡陋到完善,文武教學由單一到全面的幾個階段。經過不斷地滾動發展,由最初的3間茅草房和三分打麥場,只有十幾名學員,發展到現在的建築面積達19萬餘平方米,在校生1.8萬人的規模。如今,學校占地面積52萬平方米。在校學生16000餘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員工2000多人,其中,專業武術教練450多人,文化課教師460多人。教學設施完善,練功場地27萬平方米,大型訓練房15個,擁有文化課教室200多個。另外還配有多媒體教室、語音室、生理化實驗室、微機室等各種先進教學設施。文武教學課程設定合理完備:武術教學設有套路、散打、拳擊、跆拳道、武術表演等專業,有武術教學班350個;文化教學已形成了從全托班、國小、中學到大學的完善教育學體系;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學校設有可以招收國外留學生的國際教學中心。經上級批准,學校於2004年成立了少林中學和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少林中學為全日制學習文化的普通中學,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為實施高等學歷教育,培養高素質武術人才的全國第一所武術院校。如今塔溝武校,已發展成為一所集文、武教學為一體的大型民辦武術教育集團。
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文武並重,德技雙馨,傳少林真功,育全新人才”的辦學宗旨,高度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至今,學校參加國際武術賽事及國家、省、市武術比賽450多場次,共獲得獎牌3923枚,其中金牌1775枚。在國際間、洲際間對抗賽和世界級錦標賽中,奪得過101次個人冠軍,在全國性的大型武術賽事中獲得過230次冠軍。在全國大型武術比賽中獲得20次團體冠軍,在河南省重大賽事中連續18年獲得河南省散打比賽團體冠軍。2004年11月,我校學員李永紅參加第二屆世界盃武術散打賽,奪得女子48kg級金牌。拳擊專業隊連續12年在河南省拳擊比賽中保持不敗紀錄,跆拳道專業隊成立10年來,在河南省歷次比賽中均保持團體冠軍。隊員陳衛剛、劉澤東、王文軍、石旭飛、張帥可、李永紅、黃志芳等先後在第三、四、五、六、七屆世界武術錦標賽上獲得金牌,李鳴鳳、柯榮亮、張宇潔先後在中美、中日、中韓對抗賽上獲得金腰帶。2004年在鄭州舉行的首屆世界傳統武術節比賽中,學校十七名隊員分別代表河南、四川、江西、鄭州等省、市和南斯拉夫、以色列、紐西蘭等國家參加了武術競賽活動,獲得一項集體項目一等獎,個人獲一等獎21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6項,為中國傳統武術的弘揚和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2004年11月,李永紅、倪春秋、張帥可三人在第二屆“世界盃”武術散打賽中分別獲得冠軍。2005年10月,塔溝武校學員張宇傑、李俊麗、夏瑞鑫代表河南女子散打隊參加全國十運會獲得了首次被列入全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的女子散打團體金牌。目前,學校被確定為河南省散打訓練基地,鄭州市重競技運動訓練基地。由於學校在重視文化學習的同時,突出武術特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20多年來,為社會培養了2.8萬餘名武術人才,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武英級運動員,為各大體育院校輸送了大批學生,也為全國各地武術學校以及各省、專業隊輸送了一大批教練和隊員,為弘揚中華武術,發展體育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文化教學嚴格按照國家教育部頒發的教學大綱開設課程,規範學習內容。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學校狠抓了師資隊伍的建設。通過新聞媒體,採取公開招聘的方法,錄用了一大批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和具有本科、大專學歷的年輕教師任教。已經形成了一支層次分明、業務精良的師資隊伍。由於我校長期堅持正規系統的全面教育,注重普及素質教育,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以全面發展,從1986年我校參加登封市文化課統考以來,文化課成績一直處於領先地位,連年被主管部門評為“教學一等先進單位”。2004年,學校被上級授予“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和“教學工作綜合考評特等獎”兩項榮譽。
學校武術藝術團在弘揚和傳播少林武術方面成績顯著,藝術團曾多次在中央電視台演出,並經常在各省、市重大政治、經濟、文化大型活動上表演。2003年、2004年參加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演出了《十二生肖拜大年》和《英雄小哪吒》的武術藝術節目。2005年,校藝術團第三次參加春節聯歡晚會,演出武術劇《壯志凌雲》,並獲得春晚歌舞類節目二等獎。2006年再次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演出歌舞節目《百家姓》。2004年8月,藝術團28名隊員參加了中國奧運藝術團在希臘雅典28屆奧運會閉幕式上的藝術演出,為國爭了光,也為河南爭了光。2004年10月,在鄭州舉行的“首屆世界傳統武術節”上,塔溝武校共出動13000多名師生,參加了開幕式大型文藝晚會演出和登封《龍騰少林》迎賓活動的武術表演,給國內外觀眾留下了異常深刻的印象。2005年,學校參加河南電視台《武林風》散打擂台賽獲總決賽冠軍。在表彰會上把所獲獎金7萬元全部捐獻給“河南省慈善總會”。
歷年來,國內外新聞媒體共800多人次來學校採訪,拍攝專題片400多部,刊發各種報導千餘篇,協助拍攝影視片110餘部。被多家媒體贊為“中華武術的教育明珠”,新華社以“天下第一武館”的譽稱對學校進行了報導。
由於塔溝武校取得的成績和做出的貢獻,多次受到了省、市政府的表彰。獲得省“十佳單位”、“五佳館校”、“文明單位”等稱號和“突出貢獻獎”、“啟蒙教練金獎”等榮譽。2004年,總教練劉海科等四人還獲得了國家體育總局授予的“全國體育榮譽獎章”。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姜春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兆國,原國家體委主任李夢華,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黨組書記李志堅,中國武術協會主席王筱麟,以及國家教育部、公安部、國土資源部、全國婦聯和省、市有關領導曾先後來校視察並指導工作。
為適應新形式的需要,學校努力爭取在不久的將來,把學校建成一所集文化教學、武術訓練、體育競賽、體育科研以及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學校,成為少林武術文化研究的中心和國內外武術人才的培訓基地。同時,學校將走出國門,到國外辦學,讓中國武術在世界上發揚光大,為向世界人民更好地傳播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學院介紹
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是 2004 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培養套用型、複合型、外向型高技能性人才的民辦普通高等院校。學院坐落在全國著名武術之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河南鄭州登封市西郊,毗鄰 207 國道,依山傍水,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新校區占地 860 畝,教學樓、圖書館、宿舍樓、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計算機中心、駕駛培訓中心、訓練館、餐廳、洗浴中心、健身房、賓館等學習、生活設施齊全。
學院自創辦之日起就從高起點入手,在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理論指導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堅持“學校定位、專業定位、能力定位”的辦學思想和“科學管理、人文關懷、嚴格要求、寬嚴相濟”的管理理念,以高標準培養高質量的有用人才。學院聘請了擁有豐富高校管理經驗的專家組成了學院領導班子,全面負責學院的教育培養和學生管理工作。同時,還從各地聘請了一大批具有豐富的高校教學和職業教育經驗 能力的 教授名師組成了學院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學院辦學三年多來,在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不斷提高辦學水平,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已經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2006 年學院順利通過了河南省高校德育工作評估; 2007 年初,學院又被鄭州市評為民辦教育辦學先進單位。
學院現設定有四系兩部(中文系、外語系、體育系、管理科學系、本科部和五年制專科部)共兩個本科專業和 14 個專科專業,招收高中(中專)起點國家統招本、專科學生和國中起點五年制國家統招大專生。學院以職業技能為基礎、以社會崗位為目標、以功夫文化為特色、以漢語國際推廣和文化交流為方向,構建了“寬基礎、活模組、多方向”的課程體系,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先後設立了多個技能考點並在登封、鄭州、上海、北京、深圳、蘇州等地建立了多個校外教學實訓實習基地和就業基地, 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群體能力和非專業群體能力,極大地加強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培養的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和用人單位好評,就業率達 90% 以上。
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是由全國武術名家、教育家 劉寶山 先生創辦的。 劉寶山 先生曾榮獲國家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等榮譽稱號, 1978 年創辦嵩山少林寺塔溝武術學校。多年來,塔溝武術學校學員參加國內外各類武術賽事,共獲獎牌 4641 枚,其中金牌 2221 枚,產生了 129 位國際級和 255 位國家級武術冠軍。學生藝術團從 2003 年至今,先後六次參加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演出,並多次隨國家領導人和有關部門出國進行文化交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對高層次複合型人才的需要越來越緊迫。在這樣的形式下,劉寶 山老 先生在塔溝武術學校發展最為鼎盛的時期清醒地認識到,學生僅有武術沒有文化知識和套用技能是不能滿足社會需要的,因此他高瞻遠矚,於 2004 年著手申辦了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真正把武術和文化結合起來,培養“德才兼備、文武雙馨”的現代化高素質人才。學院在大力實施高等職業教育的同時努力堅持“武術強化素質、文化塑造人格”的人才培養特色,改革武術學校中傳統的武術教學模式,以公修課程的形式將武術課融入專業課程體系的有機整體之中,對學生進行武術技能訓練和武術文化教育,同時更注重傳統武術的文化薰陶作用,使學生既擁有強健的體魄又具備高尚的修養,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朝氣、逢冠必奪的勇氣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塑造學生精誠團結、踏實肯乾、吃苦耐勞、扶弱濟貧的優良品質。 2004 年,學院學員參加首屆世界傳統武術節開幕式表演; 2005 年,學院學員剪紙作品參加河南省首屆大學生藝術節展演,榮獲書法繪畫類二等獎; 2006 年底,學院學員參加鄭州市民辦院校文藝匯演獲得一等獎; 2007 年 8 月,學院學員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世界特奧會開幕式演出。一次次亮相,展示了學院當代大學生獨有的風采,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
學院在人才培養和就業面向方面積極吸收對外教學培養經驗、廣泛開展對外交流,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中外文化交流平台。為適應海外各界人士學習漢語和中國武術的極大需求, 2006 年,學院經河南省教育廳推薦,被國家漢辦確定為漢語國際推廣師資培訓基地,每年從畢業生中選派武術和漢語教學人員到國外推廣漢語和中國傳統文化,同時學院還擔負國家從國內其他地方選派的漢語推廣人員出國前的培訓任務。此外,學院還被國家有關部門選定為接待世界各國青年學生來華學習、交流和訪問的基地之一。在這樣的形勢和背景下,經河南省教育廳批准,我院與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合作開辦了以武術和中原文化為特色的英語(漢語國際推廣方向)本科專業,自 2007 年起納入國家統招計畫,開始招生。 2008 年又新增了對外漢語本科專業。學院還設有國際教學中心,自 1998 年以來,已培養過來自美、英、日、法、德、意等 31 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 7800 多人。 2007 年 7 月,學院圓滿完成了由國家漢辦主辦、由美英韓三國 211 名學員參加的“ 2007 漢語橋國際學生夏令營”接待和培訓任務,得到了國家漢辦和河南省教育廳的充分肯定; 2007 年 10 月,學院學員應邀對參加“ 2007 漢語橋國際學生夏令營”的韓國和日本有關學校進行了友好回訪,學員的出色表現得到了受訪單位和我國帶隊領導的高度評價。 2008 年 4 月,學院 15 名師生被國家漢辦選派分別以漢推教師和志願者身份赴尼泊爾和泰國從事為期一年的漢語國際推廣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