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像[雕塑工藝]

塑像[雕塑工藝]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塑像是指用石膏或泥土等塑成的人物形象。這裡主要是指廟、觀和祠里的神、佛、賢人塑像等。

歷史溯源

東漢明帝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得到廣泛傳播與發展,特別是經過南北朝和隋唐時期,加之統治階級的提倡,石窟藝術、壁畫和寺廟文化得到飛速發展。

到清末,幾乎莊莊有廟,村村建寺。形成了有村就有廟(觀、祠),有廟就有(佛)像。倴城的壽勝寺、長凝的延慶寺、灤州的二聖祠、遷安的景忠山就馳名冀東。廟裡的佛像質地不同、大小各異,有銅、木、玉石等,但更多的是泥塑像。因為泥塑佛像成本低,可時塑時新。塑像師大多是農村的能工巧匠,他們是集木工、泥瓦工、繪畫等三位一體的“工程師”,每當哪村有新建廟宇,都要請他們幫忙。

塑像的步驟

(一)設計

製作泥像前,首先要畫好草圖,即根據殿堂的大小、高矮,確定佛像的高度。這主要是統籌安排整體布局,力爭做到既突出主佛像的中心地位,又要兼顧周圍的輔像,做到主次分明,排列有序。草圖要標出泥像各部位的尺寸,以便在施工中按圖索驥。

(二)澄漿泥

澄漿泥的做法與燒制瓦盆的淋泥做法大體相似。把從地下四五尺處(特定區域)挖出的膠泥,放在高出地面近1米的水池子裡攪碎過淋,泥漿流到下面的另一個池子。過淋的目的是使泥土達到純潔,除去雜質,之後把淋好的泥料放在葦席上晾曬,晾到大約含40%的水分時便可使用。把棉花用剪刀鉸成2寸長短的小段兒,取部分漿泥,邊摻入碎棉邊用木錘不停的敲擊,即把泥漿完全砸透砸熟。直到棉花和漿泥完全合二為一,柔和均勻地團在一起為止。摻入棉花的目的是防止或減少泥漿乾後裂縫兒。

(三)扎架子

根據草圖中佛像的高度和寬度,用木條釘成底座和骨架。底座所起的作用是穩固泥像,坐像骨架一般都搭成倒三角形,立像骨架一般都搭成“木”字形。骨架搭好後,接著便是在骨架上根據體型的結構在外圍纏綁乾稻草(或穀草),綁完後,大體成型。在綁紮過程中,要做到佛像的四肢、頭部與整體結構比例適當。特別是單頭骨架(如十字形,橫樑短),綁草要儘量少些,因為頭部不但需要精工細作,而且頭部的大小直接關係著身體的各個部位。另外,還能避免頭部出現過多的裂縫以引起變形。

(四)上泥

把捶擊好的漿泥往架子上掛,這是最見功夫的一道程式。佛像的體態、容貌、神韻全在此舉。好的塑像師能把佛像塑得神態安詳、栩栩如生。

(五)修整

佛像陰乾後,難免出現裂縫,修復是必需的一道工序。可用少量的桃膠加水調稠石膏粉,堵塞裂紋。在半乾時,用小刀把填塞的石膏粉修復平整,待完全乾後,用加細砂紙打磨好。

(六)上色

佛像的臉部、手部等比較明顯的部位,上色比較講究。用雞蛋清調勻國畫色即可使用。其他部位,可用國畫色直接繪畫就可以了。因為國畫色大多是純天然礦物、植物類原料製成,不易褪色,可長久保持本色。

(七)施金

施金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泥金,即把金粉和膠水製成的金色顏料,調和在油漆里,塗飾佛像的外表。另一種方法是灑金,即在泥胎塑好後不上色,外表抹澆上桐油,然後均勻地噴上金或銅粉(原直接用金粉,後用銅粉代替),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再造金身。

另外,冀東還存在一種夾紵像(又叫脫沙像)。首先用泥土塑出佛像大致輪廓,在重要部位銜入木條,防止凹陷。蒙上紵麻布,層層塗漆,等漆乾燥凝固後,從泥胎背後預留的洞口處,將泥土搗碎掏出,之後對像彩繪、裝飾。與上面的塑像相比,具有體輕、不剝落、防蛀等優點。解放前,倴城西門外關帝廟裡就擺放一尊夾紵像,每逢人們求雨時便抬出來。夾紵像的歷史很悠久,在晉代高僧法顯所著的《佛國記》里,于闐國(新疆和闐)就有夾紵像的記載。

捏泥人

泥人 泥人

20世紀80年代以前,冀東農村的孩子們,一聽見“嘡——嘡——嘡!”的敲堂鑼子聲,小夥伴們都心領神會,知道這是換泥人的來了,都趕忙跑出來看熱鬧。看著鐵籠子裡擺放的泥人、泥雞、泥狗、小老虎以及皮猴、玻璃球,都手心發癢。鬼點子多的小夥伴則找幾隻舊鞋,或從牆旮旯里翻弄出一些棉花套子、肉骨頭等破爛兒,背著家長到街上換取自己喜愛的玩具。然後,拿在手裡,用手一擠,用嘴一吹,汪汪叫、嗡嗡響,很是神氣,那高興勁兒到現在回想起來還記憶猶新。

冀東泥塑的歷史非常悠久,眾多漢墓出土的大量陶雞、陶狗、陶豬、陶樓、陶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些東西不僅說明了當時東漢地主莊園經濟的發展,亦說明我們的祖先那時亦開始了泥塑製作。

到清代中葉,冀東的泥塑工藝得到很大發展。玉田泥塑一枝獨秀,出現了一批蜚聲中外的泥塑藝術家。

光緒年間,玉田縣代家屯的劉凱因家境貧寒,靠種田難於維持生計,便選擇了塑造泥人玩具以養家餬口。其藝術手法具有傳統泥塑藝術的淳樸、洗鍊的特點,又承襲了秦漢古風。其子劉俊輝從小受其父的藝術薰陶,並對泥塑進行了大膽創新,從而帶動了西高丘等鄰村泥塑藝術的發展,使該藝術進一步發揚光大。

泥塑不僅用料考究、工序嚴謹,而要精工細作、形神俱備。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已增加到八道工藝,300多個花色品種,成為鄉土藝苑中的一枝奇葩。

20世紀30年代,玉田泥塑的生產銷售進入鼎盛時期,代家屯、西高丘等村家家戶戶都動手製作泥人。泥人玩具的批量生產,逐漸向古鎮鴉鴻橋集市集中,進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泥人一條街”,攤點長達數百米。北京、天津、東三省等各地客商絡繹不絕,爭相到此購買。形成“夜裡刀削笛一盆,白天筆染泥人鎮。泥人爭相去上市,回來扛米進家門。閉目扯著嗓子喊,有破爛兒的換泥人”的繁榮景象。

50年代,劉廣田和吳玉成等人經過繼承改革,泥人品種越來越多,泥人從舊時的尋常百姓家,進入京城大店,甚至漂洋過海,得到外國人的青睞。他們製造的小型泥人多供兒童玩賞,大型泥人多為互贈禮品,表達了富裕起來的人們對幸福和吉祥的追求。

“文化大革命”期間,泥人被視為“四舊”、“牛鬼蛇神”,橫遭破壞。直到打倒“四人幫”撥亂反正後,各級文化部門發掘民間文化遺產,玉田泥人才得以重見天日。

捏泥人步驟

泥人分似“圓雕”和“浮雕”兩種造型,禽獸類如大公雞、青蛙、小老虎、小鳥等都屬“圓雕”(如上圖)。其特點是古樸而具天趣,上色又較真實。人物類多為戲曲人物,屬於“浮雕”。背面基本上是平面,只塗一層大白粉,不加任何修飾和描繪,突出了古樸之感。

泥塑在製作工藝上,需要八道工序。

(一)和泥

把乾淨黑粘土的晾乾、碾碎,用乾後的細土面兒加水和泥,反覆揣揉,直到均勻柔和,用起來得心應手,此道工序最為關鍵。

(二)塑胎

即套制泥模的母體。藝人們為了批量生產,並根據市場需要,根據生活和戲曲中的人物、或想像中的吉祥題材進行捏塑泥胎,以備套制泥范。

(三)制范

也叫扣模,首先在乾透的泥胎上包一層一公分厚的粘泥。然後沿著泥巴套層,動物從脊背中心線,人從側面兒中線切成兩瓣泥胎殼;待乾後將其放入灶膛中軟火燒成陶范(如圖)。

現在一般用石膏扣模(范)。

(四)裝笛

也叫壓泥坯。一付泥范分兩部分。在兩瓣泥范殼內分別用手摁一層粘泥,順勢在范內的背面、底部或側面的粘土上捅出直徑1公分左右的塤孔。一般動物在嘴中鑲葦笛,空在下面;人物孔在後背,笛在下;雞是孔在胸部,笛在下;小老虎孔在嘴部,笛在胸內等等,不一而足。接著把捏好粘泥的兩瓣泥范合在一起,對壓成型。揭開泥范即可脫出泥人坯子。

陶范步驟

(五)修晾

將泥坯多餘的泥邊兒修掉,放在陰涼處晾乾,嚴禁暴曬,以防裂縫。

(六)打底

俗稱打底子,晾乾後,一般用天然的白堊(俗稱土子),其特點白澤細膩,加水後即可使用。在泥人外表刷一層粉,有的還在下部留一塊本色,以增加淳樸氣息。

(七)敷彩

顏料的泡製工序保持了傳統的調配方法。除墨色外,桃紅、槐黃、艷綠,一般使用食品色。使用時,分為調膠和不調膠兩種顏色。任何一種顏色都可以調膠使用。顏色調膠的方法主要是在顏色里加熱水放明膠或桃膠熬制而成。泥塑著色以紅、黃、綠為基調,根據不同造型用簡練的寫意手法先描黑,然後隨類敷彩。巧妙地運用有膠顏色和無膠顏色,使其色彩融和碰接,沒有顏色過渡,增加層次感,達到色彩鮮明美麗、五彩斑斕的藝術效果。

玉田泥塑取材廣泛,主要分為四類:一是取材於神話傳說,如《八仙過海》、《天女散花》、《麻姑獻壽》《哪吒鬧海》、《麒麟送子》等;二是取材於戲劇人物,如《楊家將》、《西遊記》、《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三是取材于飛禽走獸,如雄雞報曉、獅子狗、小老虎等;四是取材於現實生活,如《小孩子騎腳踏車》、《騎毛驢回娘家》、《兒童騎摩托》等。泥塑的創作風格獨特,運用誇張的手法突出泥塑的神韻,蕩漾著童趣野味,散發著濃厚的鄉土氣息。

1981年,玉田泥塑參加了中國美術館舉辦的河北民間美術展覽會。同年11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副主任李寸松先生專程到玉田考察,撰文專門介紹玉田泥塑,並為中國美術館收藏了30多件泥塑作品。

1982年,玉田泥塑作為中日友好邦交的使者赴日參加展覽;1993年玉田縣被中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6年玉田泥塑公布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國務院公布玉田泥塑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部頒發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