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壘村

堡壘村

“堡壘村”,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鬥爭環境極端殘酷的情況下,覺悟民眾捨身忘死、隱藏保護共產黨幹部和人民子弟兵村莊,是保護和積蓄抗戰力量的基地。

“堡壘村”一般都是我們的黨員或基本民眾的家;堡壘村裡有堡壘戶,在特殊情況下,為了掩護黨的幹部、游擊隊員、抗日人員和八路軍戰士、傷病員行動,個別的在靠近敵人的占領區也有選擇在愛國士紳(地主)家的,聯絡員與“堡壘戶”之間都有一套聯絡的辦法和信號。八路軍住到“堡壘村”的堡壘戶家中時,大多數用化名,“堡壘戶”的家長會把全家人聚攏來介紹互相認識,根據年齡排個輩份,是兄弟、姐妹、兒子或侄子,然後教怎樣互相稱呼,這樣,萬一敵人突然闖進來搜查,八路軍來不及轉移,可以應付敵人,由此可見人民民眾為了掩護子弟兵的用心之良苦。

1940年河北交河縣和獻縣成立了獻交縣,趙莊村當時有20多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於民眾基礎很好,因此趙莊村成了獻交縣政府的駐地。根據鬥爭的需要,在縣委的領導下趙莊的民辦開始挖地道,為了保密只能在夜間挖,男民兵在地下挖,女民兵在上面運土,為了不被敵人發現新土,手提肩挑把土運到村子外面的地里,有的做成假的墳頭,有的上面撒上牲口糞,做成假糞堆。經過革命熱情高吃苦能幹的民眾的努力下,到了年底地道全村四通八達功能齊全,能藏、能打、能進、能退,洞口都非常隱蔽有的在牲口槽處、有的在牆上的佛龕處、有的在井裡…….。其中堡壘戶趙廣榮家有兩個洞口,堡壘戶趙守智家有兩個洞口,趙守智家洞口一個在北屋的佛龕處,一個在西陪房的牲口槽下,牲口槽下是可以拉動的木板,人進去後在裡面插上,外面就打不開了。

這個階段趙莊村的村民都發動起來,婦女們成立了“婦救會”“識字班”等組織,婦女都剪了長發,當時有七名婦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還成立了“抗戰國小”,老師是從獻縣派來的劉世玉,後來改名叫劉陽明,在當時殘酷的條件下組織兒童讀書識字,宣傳抗日思想,成立了兒童團每個兒童一支紅纓槍,孩子們站崗放哨唱抗日歌曲,當時趙莊村成了紅色的村子。村里共有十幾個地道口,一有情況就進入地道,從地下集合起來,商量對策打擊敵人,這時的趙莊村成了名符其實的抗戰堡壘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