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邑

堂邑

這座城名叫堂邑,一座擁有一千多年波瀾歷史的古城。 正是這個“白麻雀”的傳說,堂邑才有了“白雀城”的雅號。 北宋神宗熙寧年間,在現址修築堂邑古城。

詞語—堂邑

1、春秋楚地,本名棠,《左傳》:“子囊師於棠以伐吳。”後屬吳,稱堂邑,今江蘇南京市六合區西北。2、魏晉之地,《晉書·彭城王紘》“紘字偉德,初封堂邑縣公”;《晉書·姚襄傳》:“流人郭斁等千餘人執晉堂邑內史劉仕降於襄,朝延大震。”3、複姓,《史記·大宛列傳》:“騫以郎應募,使月氏。與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隴西。”

堂邑鎮

堂邑鎮現有“六關、四街、三村”共13個村,1.3萬餘人,以南北大街和東西大街為軸,以四條環城路為框,中間另有幾條骨幹道路。堂邑鎮有具有“中華葫蘆第一村"之美名的路莊村,“魯西第一村”稱號的劉莊村。堂邑鎮旅遊資源豐富。
4年來,堂邑全鎮累計拆遷舊房屋3.5萬平方米,新建(在建)標準建築5.8萬平方米。先後投入配套資金200多萬元,開通了4條大街,鋪設了排水和排污管道,安裝了路燈,栽種了樹木、花草,通上了自來水。城區功能不斷完善,城鎮管理不斷規範,民眾意識不斷提高。
最近,堂邑鎮又被確定為新農村建設試點鎮,鎮裡將制定出鎮駐地各項建設的詳細規劃,打破城區現有“六關、四街、三村”的分散格局,以南北大街和東西大街為軸,以四條環城路為框,重新組合成四個社區,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統一地價,有效推動舊城改造和新城開發。
這座城名叫堂邑,一座擁有一千多年波瀾歷史的古城。
堂邑的歷史是從隋朝開皇六年(586年)開始的。北宋年間,數萬隻白麻雀翔集上空,因此,這座城也叫“白雀城”;明朝時,穆閣老一幅“神帖”讓從天而降的冰雹戛然而止,這就是“冰不砸堂”的傳說。此外,唐代點將台、元代“四知堂”、明朝“鹼蒿地”、清時“珍寶井”,都讓這座城池的歷史文化底蘊更加深厚。
在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堂邑歷經數次遷址。宋熙寧初年,堂邑才在現在的地方定址。這座古城雖然歷經千年滄桑,但卻沉澱下來了一種文化,一種屬於堂邑的文化。 【歷史】隋朝時置縣,千餘年來數次易址
堂邑於586年(隋開皇六年)置縣,治所在今堂邑鎮政府駐地西北5公里處。春秋戰國時期為清邑之地,漢代分屬樂平縣和發乾縣,隋代置縣時沿其西北“漢代堂邑”之名,稱堂邑縣。《元和志》載:漢代堂邑故城,在隋堂邑縣西北13.5公里處。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封陳嬰為堂邑侯。嬰孫午繼封尚館陶公主(此城為在館陶)。宋熙寧初年,河決,堂邑城毀,東徙5公里遷於今址。
堂邑宋代屬河北路博州,金代歸山東西路博州所轄,元代為山東宣慰司東昌路總管府屬地,明代隸歸山東布政司東昌府,清代為山東東昌府所領。
1956年4月堂邑縣建制被撤銷,原堂邑縣的柳林區、辛集區和溫集區的定遠寨、范王莊、黑周3個鄉劃屬冠縣,城關、斗虎屯、梁水鎮、溫集的四個區劃歸聊城,堂邑遂為原聊城縣堂邑區駐地,時轄30個鄉。1958年11月撤區為堂邑公社駐地。1984年改為堂邑鎮。
【傳說】“白雀仙人”曾在這裡除妖扶民
近日記者來到堂邑採訪時,在一棵古槐下閒坐的幾位老人告訴記者,堂邑曾經飛來很多白麻雀。世上很少有人見過白麻雀,而堂邑因為是“風水寶地”,所以才有白麻雀光臨。
正是這個“白麻雀”的傳說,堂邑才有了“白雀城”的雅號。
堂邑鎮文化站站長郭春峰向記者繪聲繪色地講述了這個傳說。
北宋神宗熙寧年間,在現址修築堂邑古城。當時堂邑縣令叫耿幾父,他在修城時發生了意外。城牆土基剛剛築起時,城中心忽然裂陷出一個無底深潭,潭內吼聲如牛,黑水湧出,接著就是狂風暴雨,天昏地暗。電閃雷鳴中,一隻水怪從水潭中爬上岸來,百姓嚇得驚慌不安。
水怪夜夜吼叫,縣令非常著急,但卻束手無策。隨著怪物日益猖狂,潭水逐漸漫溢出來,還衝毀淹沒了許多良田,甚至連近處的豬羊都被怪物吞吃,老百姓叫苦不迭。憤怒之下,耿縣令準備調兵向怪物發動攻擊,自己也打算親自上陣。就在這緊要關頭,一名少婦忽然求見縣令,說是有制服怪物的辦法。
少婦白衫白裙,一身縞素。少婦說,水怪是隋代的宇文化及的化身,他生前殺死了煬帝,率兵叛亂,曾在這一帶屯兵騷擾,後被殺,死後悍性未改,又變為怪物禍害百姓。
次日夜晚,幾百兵丁民夫聚集到黑水潭四周吶喊,並擂響鑼鼓,同時燃起許多火炮,向潭中齊射。隨後,一隻比鷹還大的白鳥俯衝疾下,照怪物頭上猛啄一口,水怪立時血噴數丈。水怪想逃脫,又被白鳥在頭上亂啄一陣,它登時四腳朝天,掙扎了幾下就死了。眾人近前一看,水怪已斃,潭水已涸,白鳥也不見了。
水怪被消滅之後,堂邑城池很順利地建成了。
不過此事並沒有結束,就在堂邑城建成後,忽然飛來數不清的白雀兒。這時,耿縣令和全體軍民才領悟到,前時來的那名少婦原是“白雀仙人”化身。從此,堂邑又被稱為“白雀城”。
後來,為了感謝“白雀大仙”除妖救民的功德,堂邑百姓在北堤外修建了一座“白雀觀”,並塑有白雀女神像。每年正月廿九至二月初二,還要在白雀觀舉行廟會,極為熱鬧。可惜在文革時期,白雀觀被毀。
【人物】拋帖止雹、冰不砸堂都和穆閣老有關
堂邑歷史上人才輩出。這裡我們不得不提一下穆閣老。
穆閣老就是穆孔暉,堂邑城北張莊人,明弘治年間中進士,曾為嘉靖皇帝老師。穆閣老深通理學、佛學,著作很多。暮年,因遭宦官讒言被貶職。
魯西一帶民間有這樣一句諺語——“冰不砸堂”。就是說,冰雹從來不光臨堂邑這塊“風水寶地”。
其實,“冰不砸堂”的說法和穆閣老的一幅“神帖”有關。傳說穆閣老被貶職後便到江西拜訪好友張天師,遊玩散心。張天師居江西龍虎山下,其地蒼松古柏,怪石橫生,峰間飛泉流瀑,令人心曠神怡。穆閣老不知不覺來到“鎮妖天師之府”,並徑直往洞門而去。東海白龍此時正在龍虎山修行,並化身書童拜於張天師門下,但因一件小事得罪了張天師,張天師正欲問罪,被穆閣老講情救下。臨別前,小白龍為感謝救命之恩,遂告訴穆閣老有事隨叫隨到。
穆閣老回到堂邑後,正逢連年大旱,幸好第二年初春下了場雨,百姓這才種上莊稼。誰知六月的一天,烏雲突然從西北湧來,頓時,雞蛋大的冰雹紛紛落下,百姓焚香跪拜,求神祈天,可冰雹不但不停,反而越下越急。眼看地里的莊稼就要被毀,穆閣老忽然想起小白龍,便速速寫了個以求冰雹停止降落的紅帖,拋出屋外。令人稱奇的是,冰雹戛然而止,並一下子轉成了雨點,百姓欣喜若狂。
後來,穆閣老扔帖止雹之事,百姓無一不曉,紛紛感謝穆閣老的“神帖”之功。此後,堂邑城方圓五里之內很少有冰雹降落,人們還學著寫帖止雹。於是,拋帖止雹的故事代代流傳,只是“帖”字漸漸演變成“鐵”字,“冰不砸堂”的故事也流傳了下來。
【遺存】古城牆和文廟見證了堂邑的千年風雨
現年67歲的常持啟對堂邑的歷史文化了如指掌、如數家珍,此外,他還常年義務看守文廟。
“周圍六里單三十步,高一丈八尺。”常持啟準確地說出了堂邑古城牆的記載。隨後,常持啟帶領記者來到堂邑古城東南角。這裡依然保存著一段近百米長的古城牆,城牆上草木叢生、一派荒涼。常持啟說,這段古城牆是宋朝熙寧年間修築的。記者在這段古城牆上依然能看出夯打痕跡,並且城牆土質為“三合土”。常持啟回憶說,上世紀六十年代,古城牆比現在保存下來的城牆要長得多,並且城牆外還有護城河。目前,為對古城牆進行保護,古城牆外圍已經修築了青磚砌成的圍牆。
堂邑文廟也是歷史留給堂邑的一處文化遺存。堂邑文廟始建於金大定年間(1161-1189),金、元、明、清時曾進行過八次局部維修,現存建築占地十餘畝,有欞星門、泮池、大成門、金聲門、玉振門、大成殿、鄉賢祠、名宦祠等二十餘間,是魯西北地區最完整的文廟建築群。
常持啟介紹說,堂邑文廟在明朝時期規模最大,占地達到40畝,文廟內有40多棵柏樹,可惜現在只保存下來一棵已經枯萎的金代時期栽植的柏樹。文廟由於年久失修和風雨侵襲,破損狀況十分嚴重。至2004年底,文廟三大主體建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毀壞和倒塌。2005年4月,堂邑鎮正式啟動文廟修復工程。2007年9月,重修後的堂邑文廟落成。目前,在文廟內矗立著很多石碑。這些石碑見證了堂邑文廟的千年風雨,也記載著堂邑這座古城的千年滄桑。
“古堂邑”有名的歷史人物
堂邑父 堂邑父是漢朝時的西域胡人,本名甘父。另說,姓堂邑,名甘父,匈奴人,戰爭中被俘虜,為堂邑縣一貴族家奴僕,所以又稱堂邑父,其射箭技巧精良,被釋放後加入漢軍。建元三年(前138),隨張騫出使西域,是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助手和嚮導,很優秀的射手,在西行路上的困難時期,憑射技射野獸以充飢,和張騫一起被匈奴人所抓,13年後,整個使隊數百人僅有他和張騫二人安全回國。漢武帝封他為奉使君。
《史記》.《大宛列傳》第六十三中載:……騫以郎應募,使月氏,與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隴西。《集解漢書音義》曰:“堂邑氏,姓;胡奴甘父,字。”謂堂邑縣人家胡奴名甘父也。下雲“堂邑父”者,蓋後史家從省,唯稱“堂邑父”而略“甘”字。甘,或其姓號。
專諸 專諸,春秋時吳國堂邑(今南京市六合區)人,因為其 “魚腸劍刺殺吳王僚”的壯舉被列為“中國古代五大刺客”之一,後被司馬遷收入《刺客列傳》。
吳公子光(即吳王闔閭)欲殺王僚自立,伍子胥把他推薦給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吳內部空虛,與專諸密謀,以宴請吳王僚為名,藏匕首於魚腹之中進獻,當場刺殺吳王僚,專諸也被吳王僚的侍衛殺死。公子光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乃以專諸之子為卿。
“今堂邑”(隋初北遷後)史話
自隋開皇六年(586)置堂邑縣,遷至山東,已有1400多年,城峻時白雀無數雲集上空,又名"白雀城"。在這段漫長的歲月里,堂邑歷盡滄桑,在社會、人文等方面都留下了燦爛的篇章。
堂邑文廟 堂邑文廟位於聊城市東昌府區堂邑鎮堂邑舊城東北隅,始建於金大定年間(1161-1189),太子洗馬趙松石移文廟於此,系舊時祭祀孔子的場所。金、元、明、清時曾進行過8次局部維修,堂邑文廟座北朝南占地十餘畝。文廟現存大成殿、大成門、原欞星門改建的木牌坊、名宦祠、鄉賢祠等,是一座龐大的建築群。在大成門前,還有一棵圍徑3.6米的柏樹,蒼勁挺拔,獨立院中。《堂邑縣誌》曾載,文廟前後有古柏40株,甚為森茂。2008年,堂邑鎮政府投資及社會捐資共200多萬元對堂邑文廟進行修繕。
武訓 武訓(1838~1896)清代平民教育家,東昌府堂邑縣(今冠縣柳林鎮武莊)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訓則是清廷嘉獎他行乞興學時所賜。武訓7歲喪父,乞討為生,求學不得。14歲後多次離家當傭工,吃盡文盲苦頭,決心行乞興學。鹹豐九年(1859),21歲的武訓開始行乞集資。其足跡遍及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地。他還經常給人打短工,並隨時編出歌謠唱給主人聽。當給人家推磨拉碾時,就學著牲口的叫聲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乾土墊磨道。”另外,他還表演豎鼎、打車輪、學蠍子爬、給人做馬騎等,甚至吃蛇蠍、吞磚瓦,以取賞錢。同治七年(1868),武訓將分家所得的3畝地變賣,加上歷年行乞積蓄,共210餘吊,悉交人代存生息,而後置田收租。光緒十四年(1888),花錢4000餘吊,在柳林鎮東門外建起第一所義學,取名“崇賢義塾”。光緒十六年(1890),武訓又在今屬臨清市的楊二莊興辦了第二所義學。光緒二十二年(1896),武訓又於臨清御史巷辦起第三所義學,取名“御史巷義塾”(今臨清“武訓實驗國小”)。山東巡撫張曜聞知武訓義行,特下示召見,並下令免徵義學田錢糧和徭役,另捐銀200兩,同時奏請光緒帝頒以“樂善好施”匾額。清廷授以“義學正”名號,賞穿黃馬褂。光緒二十二年(1896)四月二十三日,武訓在朗朗讀書聲中含笑病逝於臨清御史巷義塾,終年59歲,終身未娶。10年後,清廷將其業績宣付國史館立傳,並為其修墓、建祠、立碑,他的事跡被編入《清史稿》。1943年將原堂邑縣改稱武訓縣。1949年復名堂邑縣。1950年10月,由孫瑜導演的一部電影《武訓傳》在全國放映,後在全國對這部電影進行批判。1985年12月,山東省政府給國務院呈遞了一份《關於為武訓恢復名譽的請示報告》,次年5月,國務院作了《關於為武訓恢復名譽的批覆》,武訓的“名譽”終被恢復。武訓墓亦得已修復,但其屍骨已不知所終。
宋景詩 宋景詩(1842~?)清末農民起義領袖。東昌府堂邑縣小劉貫莊(今冠縣)人。自幼家貧,愛習拳棒,練就一身功夫。稍長便闖蕩江湖,打拳賣藝,並在多處任武術教練,其徒弟不下數千人。1860年,魯西各縣鬧災荒,農民被迫進行抗糧鬥爭。他帶領當地萬餘農民,扛著鐵杴鋤頭衝進縣衙,迫使縣官答應免糧。鹹豐十一年(1861),捻軍進入山東,宋景詩參加白蓮教起義,在聊城(今東昌府區)沙鎮劉家河一帶集結義軍萬餘人,以黑旗做標誌,號稱“黑旗軍”。同治四年(1865)初,黑旗軍繞道江蘇,再入山東,配合捻軍,誘使尾追的僧格林沁部陷入重圍。同年四月二十四日夜,於曹州(今菏澤)大敗清軍,擊斃僧格林沁。關於宋景詩的結局,說法不一:一說捻軍失敗後,黑旗軍轉入東平湖,宋景詩不知所終;一說捻軍失敗後,宋景詩獨自流落徐州、亳州一帶,賣藝授徒,於1871年被安徽巡撫莫翰殺害;一說小劉貫莊一帶有人在1899年還見宋景詩回過家。
孔繁森
孔繁森,山東聊城市堂邑鎮五里墩村人,1961年應徵入伍,1966年9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67年復員回到聊城,先後任聊城技工學校革委會副主任,共青團聊城地委常委,中共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1979年4月,孔繁森以黨和國家的利益為重,自覺服從組織的安排,毅然放棄“高堂在,不遠遊”的古訓,到海拔4700多米手西藏自治區崗巴縣任縣委副書記,歷時三年之久。1992年12月,二次赴藏已期滿,由於工作需要,自治區黨委希望他到條件更為艱苦的阿里地區任地委書記,此時,他又一次舍“小家”顧“大家”,留了下來,到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地區任地委書記。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他行程8萬多公里,跑遍了全區106個鄉中的98個,訪貧問苦,調查研究,尋求阿里地區擺脫貧困,實現富裕的振興之路。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邊貿途中,因車禍殉職,年僅50歲。被譽為“領導幹部的楷模”,江澤民同志親自書寫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館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