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基要派不是以組織形式存在的一個宗教派別,而是由信仰內容決定的一個神學分類,這個分類又常常有一定的主觀性和模糊性,在基督教的很多不同宗派中(甚至包括天主教)都同時有自認為是基要派的和自認為不是基要派的基督徒和教會。下面的教義要點可做參考,但並不是絕對的。
基要派是與自由派(或稱現代派)神學相對立的。基要派的基本教義其實一直是基督教核心信仰的一部分:聖經的權威性一直是不言而喻的,馬丁路德更將“唯獨聖經”列為“五個唯獨”之首,其他的教義從聖經的基礎出發都是顯而易見的,在初期教會的使徒信經中就已經被明確總結了。雖然基督教經歷了很多的分裂,但在這些核心的信仰教義上,不同的宗派(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各宗派)其實都是一致的,所以不需要一個專門的分類標籤。從19世紀開始,有自由派神學出現,不認為聖經是無誤的,然後更懷疑其他在他們看來與時代不合的教義。有很多基督徒不同意,堅持以聖經為本的“基要真理”,在20世紀初便出現了基要派這個詞。當時的意思與後來出現的福音派一詞基本上是等同的意思。福音派一詞較多強調一些傳福音的重要性,但這是建立在對神的更根本的基要派神學觀點上的。而基要派既然相信聖經無誤,就相信耶穌的教導“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馬太福音28:19),所以至少在原則上一定是贊成傳福音的。自由派則往往認為不同的信仰都是殊途同歸,所以不強調有強烈基督教色彩的傳福音。
“基要派”在英文中是fundamentalism,這個詞的含義似乎有變窄的趨勢,現在的英文的fundamentalism似乎指對聖經進行特別嚴格的字面解釋的一類神學思想,(比如主張 ,但不是用一件事的看法就可以確定的,而是要看總體的態度)。但也有人堅持這個詞本來的比較寬泛的含義。因此在使用上有一些主觀性的差異。這個詞的含義變窄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從80年代開始,fundamentalism被廣泛用於指伊斯蘭教的原教旨主義,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的、真實的還是誤解的,在很多人看來“伊斯蘭教的原教旨主義”與恐怖主義沾染上了很多的關係,因此fundamentalism這個詞在外界的人心中也漸漸蒙上一些不好的感情色彩。
但在中文的情況有點不同,因為“基要派”(一般用於基督教)和“原教旨主義”(一般用於伊斯蘭教)看上去還是兩個不同的詞,雖然其文字的根源是相同的。所以“基要派”還保留了其本來的比較寬泛的含義。這些現象體現了概念和語詞的複雜關係。
在中國,基要派和現代派神學的爭論在20世紀初就開始了,王明道、宋尚節、倪柝聲是基要派的代表,吳耀宗是現代派的代表。後來的三自教會在很多神學觀點上是與現代派相通的,但三自教會自己似乎避免使用這種分類,而願意把這兩者的神學思想差別歸結於政治原因。基要派神學在中國的家庭教會中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美國華人的新教信徒大多數是福音派基督徒,按照“基要派”本來的意思,也可以叫基要派,但由於英文中fundamentalism一詞的演化,似乎不大自我歸類為fundamentalism,雖然在寬泛的原則上還是可以的。
教義要點
在1895年由美國保守派的宗教領袖界定的“五點要道”[2]就是:
聖經各卷都是靈意,是永無謬誤的;
耶穌基督是神;
基督是童貞女所生;
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為人類贖罪;
基督肉身復活,並將以肉身再次降臨人間。
1910年美國長老會會議議決,把基督教基要信仰歸納成五點(稱為 Doctrinal Deliverance of 1910 或 The Five Fundamentals):
《聖經》無誤謬性。(Inerrancy of the Bible)
耶穌基督乃由童貞女所生,並具有神性。(The virgin birth and deity of Jesus Christ)
“因信稱義”的教義。(the doctrine of Salvation by Faith Alone)
相信耶穌基督的復活。(The bodily resurrection of Jesus Christ)
相信耶穌基督的再臨。(The bodily second coming of Jesus Christ )
神學家稱相信這五點的保守信徒為基要派。
另外,基要派在產生背景和發展過程上受到時代論的前千禧年主義深刻影響,其末世論也是基要主義的重要特徵。
對《聖經》無誤謬性上,基要派當中的差距也很大。部份基要派相信字面無謬誤(即 literal inerrancy),而另一部份則相信這是喻意式的寫法。就以創世記第一章六日上帝創造天地為例:前者會理解為字面上的六天(每天廿四小時),而從之引伸出年輕地球創造論和智慧設計論等說法;而後者則理解為傾向主流科學所理解的數十億年。
與其他教派的關係
天主教會
“基要派”反天主教的教義,認為天主教會是異教,完全偏離基督教的教義。
與福音派的關係
“基要主義”或“基要派”一詞在二十世紀上半期與福音派基本上是一個意思,但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葛培理領導的越來越妥協的福音派運動興起後,基要派和福音派便開始指代兩個很不同的運動,走的道路截然有別。基要派強調的是與世俗分別,不與自由派和天主教會對話來往,批判天主教和自由派,具有戰鬥精神。福音派主張的是與世俗融合、包容、妥協,與自由派和天主教對話來往,尊重其他宗教,從中去吸納信徒。2011年挪威爆炸和槍擊事件的兇手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即是出於基督教基要主義的動機行兇。對聖經無誤謬性上,基要派與福音派的差距也很大。就以創世記第一章神六日創造天地為例:前者會理解為字面上的六天(每天廿四小時),而從中引申出年輕地球創造論和智慧設計論等說法;而後者則理解為主流科學所理解的數十億年。面對福音派對基要派保守的批評,基要派的回應是,當代基督教的問題是過於自由,過於隨便,而不是過於保守,所以無需擔心保守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