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坪村[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

埔坪村[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埔坪村位於五寨鄉西南方,有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65人。多山丘地形,主要種植蜜柚、水稻、毛豆等。

埔坪村簡介

埔坪村位於五寨鄉西南方,有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65人。多山丘地形,主要種植蜜柚、水稻、毛豆等。埔坪村林氏家廟洋溢著海峽兩岸一家親的濃濃深情。霧峰林家的開台始祖林石,是我們埔坪開基祖林子慕的第十四裔孫。自林石渡台後,台灣林氏族親與五寨埔坪宗親就經常往來,世世代代不曾中斷。林祖密之後,由於歷史原因,兩岸林氏交往不那么頻繁。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台灣霧峰林家後代才又通過各種渠道,想方設法到五寨祭祖省親。兩岸血脈情緣源遠流長,五寨埔坪林氏村民也無時無刻不牽掛著海那邊的親人。

姓氏源流

埔坪林氏開基祖林子慕來自漳浦縣深土鎮路下林,林大用第四子。

元至正年間,林子慕由漳浦縣深土鎮路下社遷入平和縣五寨鄉埔坪社,生二子,長子伯元之後裔繁衍於今五寨鄉的埔坪、東樓、侯門、新塘、前嶺、橫溪和溪頭等地;次子伯川之後裔林日隆開基於安厚鎮龍頭,其子孫繁衍於今安厚鎮的龍頭、嶺頂、三合、美峰、湯厝、田徑等地,前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出自伯川之後,由平和縣安厚鎮龍頭遷台灣宜蘭,為龍頭林氏第二十世。林石這支是按二世伯元、三世宗嗣、四世允貞、五世遜明、六世景武、七世文餚、八世汝支、九世時春、十世弘結、十一世奇昴、十二世可相、十三世名江傳衍而來的。由林石(十四世)開台,傳至十五世遜、十六世甲寅等今日的“霧峰林家”後代。

晉安林十五世-林萬寵生三子:韜、披、昌。長子韜衍”闕下林氏”,次子披衍”九牧林氏”,昌公衍游洋林氏一系。昌公字茂吉,乃萬寵公第三子,官兵部司馬,配宋氏,生一子名萍。萍於唐貞元間明經及第,官灃洲司馬(後追贈中憲大夫)。唐太和年間歸隱後,遷居仙遊游洋,世稱“游洋林”。游洋林家分忠和、忠孝、忠義三大派。

游洋林萍傳十七代孫廷玉(廷玉上十六代祖失考),名奇,生和忠、和孝、和義,和忠移居平和縣,為洪厝埔袓。和孝移居平和縣坂仔銅壺,為銅壺派袓。和義移居東庵路下社,為路下始袓,生大用。

路下林始祖林和義,生子大用,大用生七子,元末兵亂,七子散居各地。路下林分七支:長房子亨(分衍苦竹)二房子貴(守祖路下)三房子賢(分衍七都)四房子慕(分衍平和五寨埔坪以及安厚龍頭)五房子華(分衍漳浦石榴攀龍)六房子齊(分衍平和五寨後巷)七房子淵(分衍漳浦霞美、東山康美)。路下林枝繁葉茂,後裔眾多,為漳州市林氏最大支派,號稱人丁“一斗麻”,共14萬多人丁(不含外遷人口),占全市林氏人口26%。分布漳浦縣有90000多人,薌城1800人、龍海市4318人,雲霄縣2375人、詔安縣140人、東山縣9857人、平和縣35811人。

路下林各個分衍地遷台者眾多,在台灣形成一個個林氏血緣聚落,人傑輩出:清朝兵器專家、台灣水師副將、台灣總兵林亮(路下二房,漳浦綏安麥園埔);平和埔坪渡台的霧峰林家(路下四房,由平和五寨埔坪遷台);世界銀行副行長、著名經濟專家林毅夫(路下四房,由平和安厚龍頭村遷台灣宜蘭);清初台灣淡水廳大甲社大墾主林秀俊——台北板橋林成祖墾號(路下五房,由漳浦石榴攀龍遷台),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便是林成祖之後;鄭成功部將“‘林鳳營’開山祖林鳳(路下七房,由東山康美遷台)”,均出自該派下。

埔坪林氏大宗

林氏大宗位於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始建於清順治年間,1992年重修,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積629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240平方米,由門樓前廳、兩側走廊和正堂組成。門樓前有大坪和戲台。門樓和正堂均為面闊3間加左右耳房,懸山頂,木構梁架。門樓進深1間,草架,明間為抬梁式,五架梁前對單步梁用三柱。兩側走廊為七檁卷棚式。正堂進深十七檁。明間梁架為懸山頂抬梁式,五梁架對前後三步梁前帶二步廊用三柱,其檐柱、金柱、老檐柱均為八角菱形石柱。梁枋和瓜拱上殘存眾多精美的彩繪圖畫,梁架木雕精細。正堂和門樓前廳掛有同治二年“四代一品”、同治三年“太子少保”、雍正年間“文魁”等眾多牌匾。前廳門窗以鏤空圖案組成。門樓兩側各有一隻青石抱鼓,塑有人物浮雕。戲台左側豎有兩夾旗桿石。五寨林氏家廟1985年11月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五寨林氏始祖林子慕於元末自漳浦鷺下遷居五寨埔坪村。清代中期已成為五寨旺族。有乾隆舉人林長蕃;乾隆進士、撫威將軍林永遇等。

傳裔孫十四世林石,於乾隆十九年渡台,居台中大里村。至今在台已傳十一代,人口眾多,成為全台有名的霧峰林家。在台灣建培遠堂一座。十八世林文察官至福建陸路提督,其子林朝棟光緒十年(1884)於基隆大敗法軍,以戰功欽加二品銜,後為撫墾局長。林朝棟第三子林祖密遷居廈門鼓浪嶼。追隨孫中山,任閩南軍司令,陸軍少將,大元帥府參軍兼侍從武官,大本營參議等。

近年來,台灣霧峰林家後代又曾多次到五寨祭祖省親。其中有林祖密第六子林正利,台中林氏董事會會長林欽濃等,往來頻繁,並向有捐修了林氏大宗。

支派分衍

平和安厚鎮龍頭

平和縣安厚鎮龍峰頭(今龍頭村)林氏始祖日隆公(1416-1446)系埔坪子慕公之孫,伯川公長子。據龍頭林氏七世孫月川明萬曆年《龍峰始祖由來衍派》記載:時兄弟三人同往漳浦縣內教讀。公心慕耕田,獨居縣外二十里警心埔住家,取劉氏為妻,居十數載,生三子。公歿,劉氏思子叔俱幼,兵賊往來,歲無寧日。遂負翁、夫二骸,同二小叔率三男,逃(於)礬山第三峰下,築廬一座,耕田而食。延至明初,天下大治,劉氏心慕平洋廣土建立宗基,於景泰二年(1451年)同二小叔從水而下,至馬塘,地形鼎金,非住兩木之地。因往龍頭,仰見龍勢踴躍飛騰,處處生節,節節生枝,蜂腰鶴膝,開屏列賬,知為億兆聚族之蓛,故營居於是焉。公享年31歲,與父伯川公(子慕公次子)合葬於礬山。妣劉氏,葬在龍頭城內鯉魚拋梭。歷五百五十餘年,已傳25代(詳見《平和龍頭宗譜》),人口13850人<2008年>(不含外遷),播居在安厚鎮龍頭、龍門、湯厝、三龍、美峰、田徑等行政村及街道,五寨鄉前嶺、新美行政村,文峰鎮黃井行政村,山格鎮平寨、白樓行政村,南勝鎮龍心行政村,坂仔鎮東風行政村,小溪鎮金光、內林、岩板行政村和鎮街道。外遷裔衍薌城、南靖、華安、長泰、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詔安、龍巖、廈門、三明、福州等市縣區和台灣、巴蕃(今地址不詳),廣東、廣西、北京、上海等省市,以及新加坡等地。

元至元年間(1335~1340)林和義之裔孫子慕由漳浦縣深土路下遷居五寨埔坪,生2子。長子伯元之後裔分居於東樓、侯門、新塘、前嶺、橫溪、溪頭等地;次子伯川之後裔日隆開基於安厚龍頭,其子孫繁衍於 龍頭一帶。安厚龍頭林氏從明清時期,便陸續向外尋求發展,不少人定居於東南亞各國,更有不少人移居台灣,在台灣墾荒闢土,建立了無數血緣聚落,並以家鄉祖 祠模樣建起了林氏祖祠。龍頭林氏三房第九林世良、第十世林院於康熙年間移居入台;第十三世林怕於乾隆年間移居入台,他們成為台灣宜蘭、南投、淡水、雞籠、 等地的林氏始祖,至今已傳十代,人丁興旺。兼之二、三、四房遷台裔孫二百餘人,總數五百人左右。台灣裔孫人數已超過祖地,達到18000以上。目前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的林毅夫,就是龍頭林氏遷台後裔,在台灣原名林正義,到大陸後改名林毅夫,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八、九、十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於2005年獲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8年2月,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2012年6月,世界銀行副總裁的任期滿後,繼續擔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漳浦縣舊鎮鎮東厝

據《漳浦縣東厝宗譜》(漳台族譜對接網),記載:東厝古稱“東泗”,人本乎祖代有傳,人不可忘者之本、水之源。始祖源出鷺下大用公之四子,即子慕公,於元末(公元1353)肇基於平和五寨埔坪開族,生有伯元、伯川二子傳宗,長子伯元公分衍於烏門,其長子宗嗣返遷於漳浦後戴守祖。據《上洞林氏宗譜》記載,有四子傳宗:即長房允椿子孫分衍於後戴古石黃等;次房允槐子孫分衍於霞美公路西岩仔林(今無社),子孫分衍於廣東,尚有一部分分衍於六鰲;三房允貞子孫早定居下吾,四房允器子孫建居吾東厝。

東厝始祖純儒公同弟純璧公倆兄弟係為允器公之孫。據吾東厝舊家譜載:“純儒公同弟純璧二人為浦邑軍營籍居在坊三圖與西街魏、謝、象墩徐同班”。至明代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開基東厝,至今已有550年,傳21世。

埔坪一世祖子慕公在村里種下了一棵榕樹,由於其子分兩支,一支留埔坪,一支遷往安厚龍頭村,所以榕樹留下兩根杈,後來奇昂公的後代林石遷台(台中霧峰林),林姓宗親就將榕樹偏生的樹杈又再留下粗壯的一根。三根樹杈象徵著三個林姓家族,在祖宗的庇護下根深葉茂,興旺發達。

認親的最後一道內容是對輩序,輩序是路下輩數序:

祥景邦順長,道世學順崇,繩日誌紳士。慶華國顯大,謨家修丕振,守先耀宗祊。

廣東省饒平縣石壁村雙桂堂

據平和縣安厚鎮龍峰頭林氏族譜記載,龍頭林氏始祖日隆為埔坪二世伯川公長子。伯川次子日興(諱乾泰)往廣東省饒平縣石壁居往,為饒平石壁祖。伯川三子佛生,遷往詔安官坡渡堂。(由於饒平石壁始祖乾泰據考為南宋末年生人,日興公為明朝生人。此處有歧異,待考。)

“雙桂家聲遠,九龍世澤長”。饒平縣林氏大宗祠“雙桂堂”對聯:“唐宋元明十二狀元三宰相,詩書禮樂八百進士五封侯。”林氏大宗祠位於老縣城三饒鎮東巷,背靠大金山,前仰尊君峰,是一處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該祠肇建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四百餘年歷史,是饒邑林氏宗親崇宗敬祖的聖地。

林氏大宗祠建築面積423平方米,積澱著豐源的文化遺產。泥塑,木刻,壁畫精工維妙,古樸輝煌。潮汕林氏入閩之遠祖,以林祿公(公元289—362年)家世蔭,匡扶晉室,受合浦太守。太守三年(公元325年)奉敕守晉安郡(今福州)遂遷家居晉安,成為開閩一世祖。二世祖林景公,三世祖林緩公均有戰功,相繼封為桂陽郡(今湖南柳州)南平侯,雙桂源出於此,是饒平一座古蹟文化遺產。
林厝祠還為饒平革命鬥爭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1926年4月,饒平縣第一屆農民協會在林厝祠成立,同年在此祠成立中共饒平縣黨支部,農民協會會長及黨支部書記均為林琮璜(河口鄉人)。滄海桑田,蹉跎歲月,解放後,地方政府接管了祠宇。爾後,租人居住,而致年久失修,破爛不堪。

台灣饒平石壁林氏宗親提供的字輩資料::惟均仕克宗伯文 子端庭起際明君 斯時舉家期逢振 昌傳世遠益長春 瀾環秀石方成印 山列尊星高接雲 朝選階升三百級 攀麟修鳳足超群

台灣省彰化縣霧峰

史書記載,霧峰林家的祖籍源自閩南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1746年開台第一代林石渡海到台定居。林石是埔坪第十四世。一世子慕、二世伯元、三世宗嗣、四世允貞、五世遜明、六世景武、七世文餚、八世汝支、九世時春、十世弘結、十一世奇昴、十二世可相、十三世名江。台灣霧峰林家由林石(十四世)開始,傳至十五世遜、十六世甲寅。從林甲寅開始,移居阿罩霧(今霧峰)生活。其後,林家分為“頂厝”和“下厝”兩支,發展初期主要由下厝系發揮影響力,家族以武力發跡;後期則頂厝系抬頭,以藝文、社會運動知名。霧峰林家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台灣五大家族”。

霧峰林家從第五代林文察開始,成為清代著名台籍將領,曾協助平定小刀會,並於閩、浙、贛等地領軍對抗太平軍,最後戰死於漳州萬松關。林文察在世時,得清朝賞賜全福建省(包含台灣)的樟腦專賣權,林家從此積累了大量財富。

林文察之子林朝棟,曾參與中法戰爭台灣基隆之戰,擊敗法軍,還協助劉銘傳在台辦理新政,於甲午戰爭後支持籌組“台灣民主國”抵抗殖民統治,他率領的部隊也成為台灣抵抗日本的重要力量,後因寡不敵眾,舉家遷至廈門,病死於上海。

霧峰林家第七代林祖密,長期追隨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事業,深受其賞識,和蔣介石同時被授予陸軍少將軍銜,還被孫先生親自委任為閩南軍司令和大本營參議兼侍從武官。1925年他不幸被反動勢力殺害,年僅48歲。

後人將林文察、林朝棟和林祖密稱之為霧峰林家的三代民族英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