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條目:城隍
拼音:chéng huáng
注音:ㄔㄥˊ ㄏㄨㄤˊ
引證解釋
1.城牆和護城河。
《晉書·石勒載記上》:“時城隍未修,乃於襄國築隔城重柵,設鄣以待之。”
宋·蘇軾《富鄭公神道碑》:“南朝違約塞雁門,增塘水,治城隍,籍民兵,此何意也?”
或專指護城河。《文選·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備制度。”李善註:“城池無水曰隍。”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肥水》:“東側有一湖。三春九夏,紅荷覆水,引瀆城隍,水積成潭,謂之東台湖。”
或專指城牆。
《梁書·鄭紹叔傳》:“﹝高祖﹞令植登臨城隍,周觀府署。”
2.泛指城池。
唐·寒山《詩》之一六七:“儂家暫下山,入到城隍里。”
宋·范仲淹《書碑陰》:“刺史暨官屬州人鹹欲棄城奔於南山,公按劍作色曰:‘奈何去城隍,委府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