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鎮[河南省內鄉縣城關鎮]

城關鎮[河南省內鄉縣城關鎮]

城關鎮是內鄉縣下轄鎮,縣委、縣人民政府駐地。位於縣境南部、湍河右岸,地處內鄉縣城中心地帶,是內鄉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目前,轄區總面積9.3平方公里,總人口7109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8125人,農業人口12967人,總戶數26626戶。下轄6個社區居委會(縣衙社區、民主社區、西城社區、教育社區、北城社區、商城社區)、6個行政村(東風村、書院村、清真寺村、黌學村、南園村、北園村),41個村民小組,118個居民小組。

歷史沿革

據《內鄉縣誌》記載:內鄉縣城關鎮原名渚陽鎮,金末元初縣治哀宗正大末年(1230年)把內鄉縣治從西峽口遷移至渚陽鎮(今內鄉縣城所在地),屬河南省南陽府內鄉縣。內鄉縣原設26保,明成化6年,內鄉分境西北部10保置淅川,止存16保,城關鎮設為坊廓保(古渚陽鎮地)。明成化12年,內鄉又收撫流民3000戶,新建20保,共為36保。至此,轄域基本形成,清仍之,屬南陽府內鄉縣。

民國時期1932年,歸屬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南陽內鄉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成立後,屬南陽行政公署內鄉縣管轄;1969年屬南陽地區;1994年7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南陽地區,設立地級南陽市,實行市帶縣的領導體制。城關鎮地處內鄉縣城中心地帶,一直是內鄉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60年余來鎮域穩定,未作變動。

行政區劃

截止2016年,城關鎮轄區面積9.3平方公里,總人口7109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8125人,農業人口12967人,總戶數26626戶。下轄6個社區居委會(縣衙社區、民主社區、西城社區、教育社區、北城社區、商城社區)、6個行政村(東風村、書院村、清真寺村、黌學村、南園村、北園村),共41個村民小組,118個居民小組。

內鄉縣城關鎮行政區劃
社區(居委會)縣衙社區民主社區教育社區西城社區北城社區商城社區
村(村委會)東風村書院村黌學村清真寺村南園村北園村

地理區位

城關鎮是內鄉縣下轄鎮,也是縣委、縣人民政府駐地。位於縣境南部、湍河右岸,地處內鄉縣城中心地帶,是內鄉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接灌漲,南連大橋,西附桃溪,北靠趙店,S249省道、G312國道穿境而過,湍河順境而流。

經濟概述

止2010年底,鄉鎮企業總產值實現18億元,較上年增長25%,財政收入達1900萬元,較上年增長18.6%,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4320元,比去年增長10%。招商引資、城市建管、財政收入、計畫生育等工作位居全縣前列;信訪穩定、平安建設、依法治縣獲得市委、市政府表彰;2010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綜合實力榮獲河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百強鄉鎮。

全鎮現有可耕地面積1200畝,人多地少,居民多從事二、三產業。2015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到7.2億元,年均增長10.2%。地方財政預算收入3000萬元,年均增長10.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億元,年均增長42.1%。 其中內鄉縣衙被列為國際旅遊專線, 與北京故宮、保定直錄總督府、山西霍州署齊名;寶天曼自然博物館已進入世界文化遺產、文廟大成殿被列為國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標準建成的濱河遊覽區已日益展現出誘人的魅力。近年來城關鎮黨委、政府打造的內鄉縣特色商業區入駐規模以上項目35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8億元,發展指數位於全市第一方陣。主要建設項目縣衙歷史文化街區A區已全部建成,署右街開街運營,深受好評,正成為內鄉又一張靚麗名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