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村村

城村村

城村村全稱:福建省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村,位於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南20公里、城村漢城遺址的北側,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古村,建於宋代。日前由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三批“全國歷史文化名村”,這是繼下梅之後該市又一村莊入選“全國歷史文化名村”。

基本信息

概況

全稱:福建省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村
日前由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三批“全國歷史文化名村”,這是繼下梅之後該市又一村莊入選“全國歷史文化名村”。
城村古村由36條街、72個巷、4門、4亭、2樓、9廟及庵堂構成。主街呈“工”字型,街道用河卵石鋪面,兩旁分設排水系統,由西向東,由北向南注入崇陽溪。
從夏朝開始,就有閩族先民在武夷山地區定居生活。西漢初年,閩越人在城村這塊土地上建設城池宮闕、王侯第宅,創立閩越國,創造了輝煌一時的閩越文明。由於閩越勢力日漸強大,統治者意欲統一閩越各地,並占領周邊地區,與中央王朝分庭抗禮。朝廷震怒。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派四路大軍平定閩越。是年,漢武帝以“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反覆”為由,“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間,東越地遂虛”。這樣,城村這塊古老、神秘的土地因此荒蕪了數百年之久。城村現在村落的開基始祖來到這塊土地落籍卜居時,顯然距古城廢棄的時間不長,對城址的時代和族屬有所了解,於是以古城居民的族稱作為村名,昭告後代,村莊是建在閩越人建設的城邑舊址上,是為“古粵城村”。
城村村現居村內的村民以林、李、趙三姓為主,三姓皆中原望族。林氏號稱“九牧林”,為商代名臣比干之後;李氏系唐高祖李淵之後裔;趙氏則是大宋太宗長子楚王元佐的子孫。其祖先均居中原地帶,因避戰亂,先後於東晉、唐末、宋末輾轉入閩,遷移落腳於此。據現有材料考證,城村的千年歷史大致為:始建於隋唐,興起於宋元,繁榮於明清,敗落於民國之際。
城村四面青山拱抱,崇陽溪由崇山峻岭中迤邐而來,碧水澄澈,縈繞其前,至村西面向東,再折而向南流去。村前是一塊沖積平原,沃壤良疇,自成天地。城村自古農業發達,手工業興旺,人口稠密。同時交通方便,是歷史上中原進入福建的水陸要衝。昔日商賈雲集,貨物集散,商業繁榮,是閩北的通商大埠,素享“北方重鎮”之譽。如今保留下來的村莊格局和文化遺存,還顯城村當年經濟發達的盛況。
城村村位於漢代閩越王城遺址北側,是座坐北朝南的古村,東西寬845米,南北長578米,總面積48.8萬平方米。遷居於此的趙、林、李三大姓,由宋至今,數百年族聚於此,形成文化古蹟眾多的古村鎮,被稱為“淮溪首濟”,有“潭北名區”之譽。古村由36條街、72個巷、4門、4亭、2樓、9廟及庵堂構成。主街呈“工”字形,街道用河卵石鋪面,兩旁分設排水系統,由西向東,自北而南注入崇陽溪。
城村古民居至今保留40餘座,皆具明、清風格。住宅平面多以三合院為一進,外辟磚雕門樓裝飾的大門,貫通前後。規模大者沿縱軸可多至五進,並在橫向增加2~3條平行軸以“弄”聯繫,為日常生活的主要通道。屋內擺設都用明、清兩代家具。房屋外觀多古樸、硬山屋頂,起架平緩。山牆多為磚砌空斗牆。內部樑柱用材較大,木質堅硬。有的廳堂主柱採用楠木或苦楝樹為材料。基台皆用青石台階,灰磚鋪地。房間正中做抬梁,梁、柱多用斗拱交接,並加精細木雕。廳內樑上多用彩畫,色彩樸素淡雅。有的宅第採用磚木雕飾美化梁、柱、斗拱、照壁、門樓和門窗等,刀法流暢有力,深淺適度,為明清時期建築藝術珍品。置身其間,仿佛進入儒家文化藝術殿堂。
城村古街主要建築除住宅建築外,還有慶陽樓、聚景樓、北帝廟、媽祖廟、觀音堂、降仙庵、藥王廟、奶娘廟、三官堂、關帝廟、慈雲閣、華光廟、百歲坊、羅漢堂、古粵門、趙氏家祠、林氏家祠等。其中華光廟、古粵門樓、百歲坊、慈雲閣、林氏家祠、趙氏家祠分別於1984年和1987年由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文化

城村古民居至今保留40餘座,皆具明清風格。西漢初年,閩越人在城村這塊土地上建設城池宮闕、王侯第宅,創立閩越國,創造了輝煌一時的閩越文明。
現在此居住的趙、林、李三大姓皆中原望族,由宋至今,數百年聚族於此,形成文化古蹟眾多的古村鎮,被稱為“淮溪首濟”,有“潭北名區”之美譽。城村入選“全國歷史文化名村”對開發城村的鄉村旅遊、保護歷史文化名村起到重要的作用。
位於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南20公里、城村漢城遺址的北側,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古村,建於宋代。近千年前由趙、林、李三大姓聚族始居於此,形成了文化古蹟眾多的古村鎮,主要古建築有古粵門、趙氏家祠、李氏家祠、華光廟、百歲坊、慈雲閣、藥王廟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