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民謠簡介
與早些年單純描述青蔥校園裡朦朧的愛情,純樸的友情的校園民謠相比,城市民謠更多的關注於現代人的情感點滴,其形式與內容也有了更多的變化。“城市民謠”的歌者需要一顆善於捕捉、並且細膩感性的心,所以城市民謠不是陳詞濫調的口水歌,而是對生活和情感最真實的表達。 就像有著“城市民謠教父”之稱的台灣音樂人袁惟仁及內地新晉的音樂人郝雲、宋東野、萬曉利等便是其中翹楚。
發展歷程
民謠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社會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同時最簡單純淨,沒有任何多餘的解釋和花哨的技法,只是單純表現民眾的所思所想,用隨手可得最方便的樂器甚至是人聲,來唱出自己的心聲。
民謠分支算是和傳統音樂走得最近,但是在各色獨立音樂人的手上,於現今日益繁複多樣的音樂元素和創作手法之下,民謠的體例被諸多的光鮮外在所包裹,衍生出不同音樂手法之下的特色民謠,如城市民謠(Urban Folk)電聲民謠(Electro Folk)、實驗民謠(Experimental Folk),此外由於民謠傳統和地域的密切相關性,使得不同地區,甚至是同一地區都可能出現地域差異化的民謠音樂,如蘇格蘭地區的特色民謠,再如伴隨城市化進程而產生的城市民謠。但不管民謠的變異分支有多煩雜,我們都可以視之為獨立民謠(Indie Folk),和前面的獨立流行樂一樣,這也是一個寬泛的音樂語彙。
中國“城市民謠”
在中國,民謠的意義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它的字面意思。它不像流行音樂那樣在繁華市井中泛濫也不像搖滾樂那樣被賦予各種各樣的精神,民謠只是一個淺唱低吟的歌者,在一把木吉他的伴奏下默默的流淌。民謠演變至今,大部分的創作者都生活在城市之中,甚至在城市與城市之間遊走,於是那些耳熟能詳的城市民謠歌者的名字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他們或者是堅持了多年音樂的漂泊歌者,或者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城市民謠大師,這一切並不重要。只要那些聲音能夠觸摸到我們內心最柔軟的角落,這就是城市民謠的魅力。而那些民謠歌者就像是這個喧囂城市中無名的劍客,在這個擁有幾千年文化沉澱的國家裡,這樣的一種音樂顯得格外的美好和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