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川城址

城川城址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城川蘇木東北。故城始建於唐開元十一年(723年),為唐代宥州城,主要安置附唐的突厥人。814年西夏復置宥州,領長澤、延恩二縣。在1227年被毀。故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765米,南北寬595米。城牆夯築,基寬3-10米,殘向2.5-5米。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內蒙古自治區
城川城址VI-41

簡介

城川城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城川蘇木東北。故城始建於唐開元十一年(723年),為唐代宥州城,主要安置附唐的突厥人。814年西夏復置宥州,領長澤、延恩二縣。在1227年被毀。故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765米,南北寬595米。城牆夯築,基寬3-10米,殘向2.5-5米。東、南、兩牆各開一門。外加築瓮城。四隅築角台。牆外築馬面,有3米寬護城河。遺址內文化層厚1.5-2米,採集到獸面紋瓦當、滴水、筒瓦、板瓦,灰陶罐、瓮,褐釉剔花瓶,白釉粗胎盆、碗殘片及“開元通寶”、“太平通寶”銅錢等。

城址

城川城址【位於城川鎮政府駐地東北約2.5公里·唐、西夏·2006年列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唐開元十一年(723年),為唐宥州,主要安置附唐的突厥人。814年西夏復置宥州,領延恩、長澤二縣,820年歸入新宥州。1227年被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