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聖保祿大殿

城外聖保祿大殿

taleon 在教堂前的門廊是教堂於十九世紀重建時建的。 而新教堂內五世紀的馬賽克都是舊教堂在發生火災後留下的。

城外聖保祿大殿

城外聖保祿大殿

城外聖保祿大殿(義大利語:Basilica di San Paolo fuori le Mura)位於義大利羅馬,是羅馬天主教的四座特級宗座聖殿之一(另外三座為聖若望拉特朗大殿聖伯多祿大殿及聖母大殿)。

歷史

城外聖保祿大殿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下令建立,而這座教堂就建於聖保羅埋葬地的上方。在386年,狄奧多西一世下令擴建這座教堂。在五世紀時,城外聖保祿大殿甚至比舊聖伯多祿大殿還大。基督教詩人Prudentius,曾為這座教堂寫下了幾句,詩名為basilica Trium Dominorum 。此外,在教宗額我略一世的統治下(590年至604年),這座教堂再度擴建。在這時期,有兩座修道院在這座教堂附近。

修道院的迴廊
在937年,聖奧多來到羅馬時,斯波萊托的艾伯里克二世邀請修道院及教堂到他聚會去。當時,教宗額我略七世為修道院院長。就在那時候,阿馬爾菲的潘達萊奧內(Pantaleone of Amalfi)向人們展示了教堂的青銅門(出自君士坦丁堡的藝術家之手)。而修道院優美的迴廊就於1220年至1241年間建造。
在1823年7月15日,一位工人的疏忽引起了一場大火,城外聖保祿大殿在這場大火中幾乎被完全破壞,並於1840年重開。此外,很多國家在重建時都提供了幫助:埃及的副總督送了許多由雪花石膏製成的柱子,俄羅斯皇帝送了珍貴的孔雀石及青金石,而教堂的正面就由義大利政府完成。

內部

在教堂前的門廊是教堂於十九世紀重建時建的。而二十世紀的大門就包含了舊教堂正門的元素。大門的右面是聖門(只在紀念日開放)。此外,新教堂也保留了舊教堂的結構

教堂內部
(一個中殿及四條走廊)。
教堂中殿的八十根柱子及精緻的天花板建於十九世紀。舊教堂在發生火災後,只留下了內部的後殿。這後殿的馬賽克為卡瓦利尼 (Pietro Cavallini)的作品,這些馬賽克在火災時被嚴重破壞。而新教堂內五世紀的馬賽克都是舊教堂在發生火災後留下的。此外,在舊教堂內的圓柱上都有歷代教宗肖像的浮雕。
教堂的南邊為修道院,這修道院曾被稱為“中世紀其中一座最漂亮的建築物”修道院擁有不同形狀的雙柱,而有些柱子則鑲入了金色及其他顏色的馬賽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