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特魯斯坎美術

埃特魯斯坎美術

埃特魯斯坎美術是埃特魯斯坎人發明的一種美術形式。主要有券拱建築和具有東方風格的裝飾壁畫,以及有力而寫實的雕刻,這些美術文化對後來的羅馬美術產生了深刻影響。

埃特魯斯坎美術

埃特魯斯坎美術(Etruscan Art)

埃特魯斯坎人的美術。埃特魯斯坎人義大利埃特魯里亞地區的古代民族,居住在亞平寧山脈以西,台伯河阿爾諾河之間的地帶 。公元前6世紀時,其都市文明達到頂峰。從公元前8~前3世紀,他們就創造了券拱建築和具有東方風格的裝飾壁畫,以及有力而寫實的雕刻,對後來的羅馬美術產生了深刻影響。

建築

埃特魯斯坎建築分為城市建築神廟建築陵墓建築3類。其城市建築已不復存在,據羅馬文獻記載,埃特魯斯坎人自從接觸並吸收希臘文化之後,遂開始按希臘人的技術建造以十字路為主幹的規則化城市,這種兵營式結構被羅馬人廣為運用。城堡建築的遺蹟只有佩魯賈城的奧古斯塔門,從中可見出拱門與希臘柱式等建築因素的綜合利用。神廟建築因是木結構未能留存下來,而從僅有的地基看,總體設計與希臘神廟類似,只是台基較高,廟堂分為三部分,用以象徵三位一體的神。廟內壁面上裝飾著許多浮雕。至於陵墓建築,則適應著喪葬習俗和靈魂觀念的需要,墓室完全按日常居宅的結構建造,內部裝飾考究,且放入大量隨葬品。

繪畫

埃特魯斯坎人的繪畫遺存主要是墓室壁畫。這些壁畫均採用礦物質顏料繪成。描繪的內容以日常生活場面為主,風格較為自由,而不像古埃及墓室壁畫那樣程式化。在塔奎尼亞等地的墓室中,描繪的多是宴會舞蹈戰爭狩獵等盛大場面,畫中人物與自然景色相當協調,且有的人物形象還反映出情緒的變化。公元前4世紀時 ,隨著羅馬的日漸興盛,埃特魯斯坎人的經濟和文化開始衰微,壁畫中自由歡快的氣氛為緊張、威嚴的形象所取代。

雕刻和工藝

埃特魯斯坎雕刻主要包括陵墓和神廟裝飾,陶棺和神像等。這些雕刻都塗有濃烈的色彩,人物表現逐漸由程式化向個性化和寫實方面轉變。最早的雕刻是用於裝骨灰的陶質人形罐,蓋子做成人頭,身軀只是在器身上加兩個乳頭表示出來,手法極其誇張。在維伊城發現的阿波羅神廟的裝飾雕像《阿波羅》,人物比例同真人大小,身體呈前傾狀,面部帶有古風式微笑,胸部與腿部的肌肉堅實有力,衣紋作了裝飾性處理。整個作品的風格是希臘的理想手法和埃特魯里亞寫實作風的結合。
在工藝美術方面,以青銅工藝和黃金首飾為主要成就 ,而象牙雕刻和珠寶琥珀等工藝也相當出色。母狼雕刻是青銅工藝盛期的作品,手法較為寫實,鑄造技術嫻熟,是埃特魯斯坎人的想像力和觀察力相結合的獨特表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