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拉丁名:Sinopha brevipenne Gunther
國內分布:江西、浙江、廣西、貴州
形態特徵
成蟲 蟲體細長,綠色。雌蟲體長47—69-mm,雄蟲體長44—56mm。雌蟲頭寬卵圓形,略寬於前胸。觸角經狀,長於前足。複眼球形突出,黑色。前胸短小,近似長方形。前翅鱗片狀,沿外線呈脊狀隆起,後翅發達。前緣較厚,臀域大,扇形,休止時摺扇狀。後胸加第一腹節較中胸為短。足細長,附節5節,以第一附節最長,前附節有爪1對,爪間有中墊一個。尾須短粗,不分節。雌雄異型。雌蟲較粗壯,觸角明顯短於體長。前胸長3mm,中胸長14mm,後胸長3mm;前翅長3.8mm,後翅長一般伸達第五腹節中部。腹末4節中,以第七節最長,第八節與臀節次之,第九腹節最短,肛上板超過臀節兩側端都,第八腹板伸達該節端都,後端鈍三角形,兩側龍骨狀,產卵器伸達第九腹節端都。前後翅有褐色寬縱條,前胸和中胸背板,前翅和後翅的翅頂以及臀節後面有明顯的綠色縱線。雄蟲體型較雌蟲細瘦,深綠色。觸角與體長大致等長。前胸長2.8mm,中胸長12mm,後胸長2.5mm。前翅長2.5mm。後翅伸達第七腹節中部。第八腹節後面較寬,第九腹節比前節更為寬大,並向上凸起,呈半球狀;臀節垂直向下,其前面3/4略成四邊形,後面l/4外突呈寬瓣狀,臀節前緣比後緣稍內凹。背中有1脊,中脊後1/4處內凹。下生殖板伸達第九腹節端部,後緣波形,兩側角較鈍,不對稱。卵 包于堅實的卵囊內,卵圓形,略扁,卵囊的一端有1白色環,為卵蓋。
生物學特性
1年發生1代,以卵越冬。在貴州3月份卵孵化,4月開始出現若蟲,若蟲共有5齡,歷期約1個半月,5月開始出現成蟲,5-6月活躍,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為交尾盛期。交尾在11時左右,歷時數分鐘,交尾後不到3天開始產卵,8月上旬經解剖,平均有卵29.粒。卵單產,墜落於土壤上或枯枝落葉上。初孵若蟲l—2天內不太取食,1-2齡取食量極小,3—5齡逐漸增加,整個若蟲期食量占總食量的10%左右,主要危害期為成蟲期,含量占總食量的絕大部分。成蟲有向後反跳的習性,17時左右,大量下樹活動。成蟲有假死現象。5至7月為該蟲危害猖撅期,9月下旬成蟲陸續死亡。1983年,貴陽市北部的烏當區此蟲大發生,樹冠上爬滿了成蟲,樹葉被食光,狀如火燒。有幾個明顯的危害中心,一般在山的中部、上部和山頂上,危害中心的樹葉被吃光,危害程度從中心向外逐漸減輕,林冠顏色由黃到綠,層次分明,有蟲株率達100%;危害中心的蟲口密度,每株達到300頭左右,有些則高達500多頭;林地內蟲糞密布。1977年在廣西,該蟲與斑腿華技鵬在紅推與米椎混交林內間歇成災,實為罕見現象。
防治方法
1林業防治加強現有林撫育管理,及時間伐修校或增加林地都閉度和植物種類;設法營造混交林;以提高林地自控能力。 2人工防治3-6齡若蟲和成蟲有假死性,可以人工震落捕殺之,或利用傍晚成蟲大量下樹時進行捕殺。 3生物防治加強保護利用天敵如烏、蛙、螳螂、蜘蛛、螞蟻等。越冬前後利用雨後或有露水的早晚噴撒白僵菌粉,每畝用量 1kg 4化學防治套用4 0%樂果乳油或5 0%馬拉硫磷乳油 2 0 0 0倍液、或9 0%敵百蟲或80%敵敵畏3000倍液、或10%氯氟菊酯5000倍液、或乙酸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噴殺1—4齡若蟲。鬱閉度在0.6以上的林分可用敵敵畏插管煙劑熏殺若蟲及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