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芽歌書[納西族坡芽歌書]

坡芽歌書[納西族坡芽歌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坡芽歌書》是流傳在雲南省富寧縣壯族地區、以原始的圖畫文字將壯族民歌記錄於土布上的民歌集。

樂曲內容

全國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的舞台是每個歌手夢開始的地方,每屆青歌賽,我們雲南的原生態節目都會成為央視舞台上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線。從2006年榮獲第十二屆全國青歌賽原生態唱法“金獎”的李懷秀、李懷福姐弟到2008年榮獲第十三屆青歌賽原生態唱法“銀獎”的我與表姐和金花的“納西姐妹組合”,再到2010年榮獲第十四屆原生態唱法“銀獎”的“阿乖佬彝歌隊”,以及讓人過目難忘的“坡芽歌書山歌隊”。雲南的原生態音樂作為一張亮麗的音樂名片,用它獨特的唱腔和民族符號呈現在海內外億萬觀眾面前,給人們留下了深刻而難忘的記憶。

作為鍾愛中華民族民間音樂並一直熱衷學習民族民間唱法的我來說,從央視舞台走下來後,因工作的便利條件,有機會到雲南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去進一步感受不同民族民歌文化的魅力。

在一個秋雨綿綿的早晨,與省音協的專家老師們一同踏進雲南省文山州富寧縣坡芽村的採風途中。

坡芽村藏在一座隱蔽的小山村里。“坡芽”是壯語,意思是開滿黃飯花的山坡。村民們用這種花泡過的水煮米飯,煮出來的米飯是黃色的,黃飯花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我們的大巴車到剝隘鎮就只能換成吉普車趕往坡芽村,因去坡芽村的山路比較崎嶇且加上有雨而滑,一路上大家只能推著車前進,不過應該感謝山路的崎嶇和山村的隱蔽,坡芽村的生態沒有被破壞,坡芽歌書才得以保留。如今雲南各個地方的旅遊開發引起的生態破壞,導致民族文化的流失,那也是讓人值得深思的問題。

說到“坡芽歌書”,我充滿一種期待和好奇,不知道會解讀到它的什麼內容?走進村寨,遠遠飄來了壯鄉山歌。從小在納西族山寨里長大的我,在綿綿細雨中聆聽那些民歌,別有一番味道和親切感。我們的採風活動安排在村里,村裡的民歌手三三兩兩來到現場,非常自然地給大家演唱原生態民歌,優美的壯鄉民歌響起似糯米飄香的味道,讓人沉醉了,好像吃到那種糯米的味道似的,甜甜的、要粘著你的心弦。小小的村寨靜悄悄的,只聽到他們優美的歌聲。村子裡老老少少都停下手裡的活,聆聽歌手們的演唱。兩對年輕的民歌手演唱過後,現場的一位中年婦女和中年男子的歌聲不經意響起,他們的對唱高亢,脆亮,情感悲切、纏綿,我的心弦又一次被他們的聲音給衝破了,淚水奪眶而出,手裡的ipai還攝像著,不知道自己是擦拭眼淚,還是繼續錄下這感人的聲音,這是我第一次在採風過程中聽民歌而聽哭了。應該說少數民族的民歌我聽得多了,特別是加上自己從小生長在一個納西民歌世家,從小就在奶奶的歌聲中長大。有人說,我是在奶奶的民歌中熏大的,很多人聆聽奶奶的歌聲都會潸然淚下,可我不會,因為奶奶的聲音對我來說,太熟悉了。情感是需要距離的,可能是距離產生了美,也可能是因為音樂這種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打動了我的心,這次讓我悄然落淚了。中年男女唱完後,我就跟隨他們到背後的房子裡詢問他們唱歌的內容,他們說,那是一首在河邊思念情人的歌。原來演唱者還是一對夫妻呢!由此,我也開始慢慢解讀到“坡芽歌書”里的愛情密碼。為此,我以一位歌者的視角與專家學者初步探討一下“坡芽歌書”里的愛情密碼和納西民歌中的殉情文化。進一步感受情歌文化在少數民族生活中的重要意義和社會價值。

一、坡芽歌書

“坡芽歌書”是流傳在雲南省富寧縣壯族地區、以原始的圖畫文字將壯族民歌記錄於土布上的民歌集。這是一部迄今為止發現的惟一用圖畫文字這古老形態記錄民歌的文獻,筆法簡潔、形象生動,由 81個圖畫文字構成,每一個圖畫文字代表一首歌。它集中了壯族民歌的精華,承載著壯鄉兒女天籟歡歌般的情愛密碼,是壯族最優美的音樂詩篇。它是一部壯族愛情組歌,反映了談情說愛的全過程,展示了青年男女的熾烈感情和互相考問的智慧。閱讀方式從右向左,由上至下。組歌以五言句為主,每首歌四句到幾十句不等,獨立成篇。可用不同曲調變化而歌。歌書以“月亮歌”開頭,一位亮麗的小伙子在皎潔如鏡的月光下唱起求愛歌,述說自己的孤獨。聰明的姑娘用種種方式來試探、選定自己的心上人。男女對唱,開頭男的一連唱兩首,後來一唱一和,你來我往,反覆交流,傾訴衷腸,相知相戀,誓死不渝,並相約白頭偕老。《綠頭鴨》(鴛鴦)、《紫梅》、《想你想得死去活來》、《同桌吃飯》、《腸相結》、《繩相搓》到《手拉手》,《心連心》等,如同竹筍根連根,生生死死,刻骨銘心,盪氣迴腸。河流與大地、日月星辰與族群,遠古的聲音和著生長在心靈之上的縫隙結痂……因為借用了文字,壯鄉兒女在《坡芽歌書》中對愛情的歌頌總是來得那么莊重而直接,猶如從畫布里跳出的那些符號,富含了可以言說和不可言說的一切。

樂曲背景

《坡芽歌書》的內容為“壯族愛情三部曲”。第一部曲由第1首~第32首歌組成,這是一組展示壯族男女自由戀愛的情歌。
1、月下情歌。那是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皎潔的月光照在寧靜的坡芽村,村頭的夫妻樹枝繁葉茂地四處伸展,守護著這個溫暖的小山村,在婆娑的樹影下,壯鄉男女對歌傳情的良宵開始了。“今夜明月光、月明如鏡亮,四下亮汪汪……”月亮總是讓人有無限美好的想像,很多少數民族都有唱月亮的歌,《坡芽歌書》里月亮是這個愛情故事開始的第一個符號,充滿著對愛情的希望和圓滿之意。
2、鴛鴦戲水。鴛鴦總是被比喻為成雙結對的情侶,是《坡芽歌書》第3首里的符號,“綠頭兩鴛鴦,伸頭戲泉汪,引頸泉流上,下河巧梳妝”表達了願與對方結下情緣的願望和決心。歌書里還有“一把小石子”、“鷓鴣”、“剛竹”、“慈竹”等符號,借物抒情,用樸實無華的真摯情感表達了對心上人的愛慕之情。
3、楓葉情懷。當“正月楓芽發,二月楓葉綠”的時候,當木棉花開滿枝頭的時候,大地充滿了熱情,當稻秧返青,禾苗嫩綠的時候,愛情也開始漲滿。借喻春天是愛情萌芽的季節,一切有生命的萬物都會生長,把爛漫的愛情想像成有生命的萬物,等待成長、開花、結果。
4、百年修得同船渡。歌書的第24首符號是“木船”,“愛你情意重,重如七船錫,重如八船鹽”,能相愛是一種運氣,佛教中可以解釋為“緣”,那是百年修來的一種福氣,用“真愛如鉛沉,假愛如棉輕”,詮釋了真愛的真諦。
5、叫我如何不想他。第18首的符號“一棵菜”、“情深不能佩、意重不能挑,不想挑菜擔,不像佩彎刀”。第22首的符號“龍眼”,“想摘熟龍眼,手短伸不到,伸頭望樹顛”,借喻來表達相知相愛過程中的愛戀與思念。思念是一種味道,戀愛中的愛人之間認為思念是一種煎熬,壯鄉男女用生動樸實的比喻把思念和愛表達得真真切切。
第二部愛情曲包括第33~第67共34首歌,這是一組背叛封建禮教的絕唱。如果,第一部曲是浪漫的愛情協奏曲的話,第二部就升華到即將步入婚姻前對愛情的艱辛磨合和忠貞維護。男女雙方對歌產生了忠貞不渝的愛戀,都急於了解對方的婚姻真相,急於擺脫已成事實的封建童婚陋習的羈絆。
6、風雨同舟。當愛情最美好的階段像風像霧又像雨的相知相愛過後,情侶們碰上了現實的婚姻問題。如第33首《紫梅》,女方試探性提出 “雙手扶紫梅,巧嘴哄妹心,轉臉向妻笑,還騙妹獨身”;第34首歌《兩棵紫梅》,男性猜測性地反問女方“妹已有人訂,妹八字他拿,枉然交朋友”。又如女方在第45首《紗條》中唱到:“哥說沒有妻,哥妻在百色賣棉,哥妻在剝隘賣糖。她幫哥拿稱,坐靠椅數錢,哥妻享富貴。”男方在第56首《木鋸》中唱到:“妹說沒有夫,上月哥去見,本月哥相遇,相遇在院邊。拿斧做木活,院裡滿刨花,曬台滿鋸沫。”再後來,男方在第66首《房屋》表達對女方堅定不移的忠貞愛情:“如成情侶咱相愛,藤頂做房也值得;如成情侶咱相伴,樹稍做房也樂意。沒有飯喝風,沒有柴燒糠,永遠不相吵……咱倆同生火,火熄咱同吹,火旺咱同笑,相愛樂融融。”之後,男女雙方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相親相愛,擺脫了封建童婚陋習的羈絆,獲得自由幸福而美滿的愛情。女方在第67首《馬》中唱到:“今夜星斗亮,金與銀同熔,馬韁繩相扭,銀鈕把衣扣,我倆講相愛,誰個來干涉?”表達了追求愛情和幸福道路上的勇氣和信心。
艱難的第二部愛情曲結束後,第三部由第68首~第81首歌組成,表達的是走進婚姻幸福生活後的愛情誓言。
7、相依相伴到永遠。如男方在第72首《浮萍》中表露了得到知心愛人的喜悅之情:“若得妹為妻,高田埂變矮,旱田變水田……愛你愛不夠,賞妹手腳飽。”女方在第73首《下雪》中表示尋找到了如意郎君:“若得哥為夫,臘月下雪粒,坐曬台也暖,四月雖沒米,飯不吃也飽,菜無鹽也鹹,咱成家心甜。”第81首《連根筍》共有 30句歌詞,“兩棵樹同長,兩支筍共生”是坡芽歌書中歌詞最長的一首,是全歌的高潮和亮點,也是恩愛夫妻百年好合的見證。
《坡芽歌書》的愛情三部曲中能感受到壯鄉人長期的稻作農耕,磨練了壯族百姓溫和內向、吃苦耐勞、勇敢頑強、團結互助的民族性格。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而生活在玉龍雪山下的納西族,他們的民族性格可以通過殉情文化來解讀。

樂曲賞析

“玉龍第三國”是納西族古老的傳說,是愛情的樂園。相傳當人們的感情和傳統社會道德相衝突時,無法面對現實的人們,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所換取一個生存空間,一個理想的國度。而雲杉坪就是傳說中進入這個國度的視窗,納西語稱“玉龍第三國”為“舞魯尤翠閣”,很早就被西方人稱為世界“殉情之都”。
玉龍雪山是一個美麗絕倫的靈域淨土,那兒有一對愛神情侶,女的叫“坎美極命金”,男的叫“都若宇冷盤”。他們騎著紅虎和白鹿,彈著口弦吹著竹笛,率領著無數的飛禽走獸,在雲和風中不停地呼喚著人世上悲苦難脫的有情人。相傳痴心相愛的情人在那裡將永世不分離,生命在那裡將永遠年青;那裡沒有蚊子蒼蠅,沒有如人世間那樣的惡言毒語;那裡晨霧流云為紗帳,綠草鮮花做地毯,日月星辰為明燈,五彩雉鳥當晨雞,斑斕紅虎當坐騎,犄角白鹿當耕牛,獐子野驢當伴遊。
傳說,東巴教中與殉情有關的鬼叫“風鬼”或是“風流鬼”,有7個,全是女性。現實生活中,如果不能和心愛的人結婚,首先想到去死的,也多是女性,男性因為有不能失掉的責任,一般也選擇共赴傳說中的玉龍第三國。殉情前的男女青年會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帶上最喜愛的物件,在玉龍雪山下生活一段時間,然後含笑而去。玉龍雪山上的自殺,可以看成是相愛男女的理想歸宿。
過去,眾多的納西族青年男女,當他們的愛情在世間受到阻礙時,他們就會來到雲杉坪雙雙殉情。他們認為,在此殉情可擺脫世間煩惱,升入理想的愛情國度——“玉龍第三國”,在那裡,鍾情的戀人可以盡情地躺在雪水滋潤的鮮花叢中,可以飲著最靠近天國的無比晶瑩的天賜露水,可以沐著清純無比的皎潔月光,長久地相守直到永遠。
由此,納西男女在殉情中演唱的納西民歌《尤悲》,在古老的東巴經典中有記載,《尤悲》也成為與《坡芽歌書》相媲美的文化奇葩,也是一部很有研究和探索價值的民族文化瑰寶。
《尤悲》,譯成漢語是《殉情調》,它作為一部納西族民間抒情敘事長詩,源遠流長,廣泛傳頌,影響深遠。《尤悲》雖然是麗江納西族民間流傳廣泛並受人喜愛的作品,但由於它是歌唱青年男女殉情的愛情悲劇,因此,人們對它又有禁忌。
在東巴經中,以男女殉情為內容的作品有《魯般魯饒》 《初布由布》等,是東巴超度非命而死的人時吟誦的經典。過去,《尤悲》只能在野外唱,不能在家裡唱,而且只能用納西民歌“谷氣”調和“時授”調以及“口弦”調去演唱或演奏。
《尤悲》的故事情節,大概可分為六個樂章及一個尾聲。
1、 定情。放羊的納西姑娘與打獵的納西小伙相愛了,“可憐我小妹,羊群來做伴,白天上雪山,夜晚宿深山。” “心愛的妹妹,哥已沒歸宿,忘妹帶著哥,當作羊照顧。”姑娘在雪山上等著打獵的阿哥歸來,他們相互傾訴自己從小經歷的痛苦生活。兩個苦命的人兒碰在一起,思想感情就容易親近,兩顆孤獨的心互訴愛戀之情。雙方都要求互贈 “定情”信物,女方送了男方一節白布和一綹頭髮,說“頭髮交哥手,心栓哥身上,影兒隨哥行,天天做哥伴。”男方接下信物後,表示要把“妹的情和意,深藏在心窩。”相約在“正月過新年,擇個好日子”,到北嶽廟(三多閣)去“燒香許個心愿”。
2、 燒香。“雪山照田白,雪水依然淌,哥哥去打獵,妹妹去放羊,等到正月來,哥妹去燒香。”男女雙方在互訴衷腸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產生的真摯情感即將被雙方父母的包辦婚姻給拆散,他們相約到北嶽廟(三多閣)燒香,女的剪下頭髮當香燒,針刺指頭,淌出的鮮血當油點神燈,虔誠拜神,擲海貝卜卦。接著他們又到中甸白地,向大東巴求籤問神。可是,無論求籤、卜卦都說相愛的男女不能成一家,“兩人要成對,要到游翠閣”,那裡有殉情者的祖先。“都若宇冷盤”和“坎美極命金”以及一對對相愛的情侶,會來迎接前來“尤翠閣”的情人,於是,男女雙方相約到傳說中的“玉龍第三國”—— “尤翠閣”。
3、 裁衣。男女雙方要到“尤翠閣”,必須換上漂亮的衣裳。男方把弓箭準備好,把獵狗餵飽,去雪山打獵,得到了白鹿,割下鹿茸,取來鹿心血。女方偷來家裡的羊毛、毛帶、白銀和黃金。男女一起到大理的三月街,賣掉所有的東西,一起備齊美麗的衣裳。從頭到腳,煥然一新。還買了到“尤翠閣”時送給殉情者祖先“都若宇冷盤”和“坎美極命金”的金口笛、金口弦,以及男女所需的綢帳、鏡子等用品。
4、 夜奔。待到山花爛漫的春天,是去“尤翠閣”的最好時光。男女雙方約定了去“尤翠閣”的日子。約定前夜,由於思念對方,男女雙方都睡不著覺,於是背著父母偷偷起來約會。不巧,天空雷雨交加,他們約會的橋被洪水沖走,無奈的男方,只能冒雨游過湍急的洪水與心愛的姑娘約會。
5、 上山。男女雙方在約定的時間裡一起上山前往“尤翠閣”,他們爬到雪山上,穿過杉樹林,走過陡峭高峻的石山,爬過像掛在天上一樣又陡又窄的山路。來到“尤翠閣”的大磐石跟前。他們走過不見天日、長滿柏樹、樹梢歇惡鷹、不能養晨雞的“第一閣”,再走過不長樹、不長草,沒有雉雞棲、沒有鹿過路的“第二閣”。最後,過了一座上有懸岩,下臨萬丈深淵的異常險峻的獨木橋,當聽到殉情祖先“宇冷盤”的口笛聲及“極命金”的口弦聲時,“尤翠第三閣”就到了。
6、 殉情。相愛的男女青年走到“尤翠閣”門前叫門,請殉情祖先開門,他們把帶來的禮物——金口笛和金口弦敬送給“宇冷盤”和“極命金”。可殉情祖先不開門。男方說,那他們就睡在門口不走了。女方偷聽到“宇冷盤”和“極命金”說的話,說他們沒帶“尤石”來(表示他們誠心殉情的信物孔雀石),接著他們只能牽手回去撿“尤石”。等他們撿到“尤石”後,懷揣“尤石”,身輕如浮雲,像風吹過壩子,像虎跨過山嶺飛快來到閣門前,用“尤石”叩門,閣門打開了。“宇冷盤”和“極命金”及閣里的一對對有情人,都來迎接他們的到來。“尤翠閣”里孔雀戲水、鳳凰洗翅,那裡沒有悲傷、沒有痛苦,那裡鳥語花香,白鹿當耕牛,紅虎當駿馬,他們一起走向又平又光亮的雪石水晶床。從此,他們過上了自由、幸福、美滿的生活。
7、 尾聲。高高的雪山上,白雲纏著姑娘,白雪蓋著小伙,白雲纏著白雪,變成一把永遠打不開的大銀鎖,鎖住了世間的有情人。姑娘彈著金口弦,小伙吹著金竹笛,他們永遠歡樂在雪山上。
在殉情民歌“尤悲”的故事中可以感受到生活在雪山下的納西遊牧民族剛烈、堅強、浪漫的性格,他們可以為愛不顧一切,視死如歸。“尤悲”與壯鄉《坡芽歌書》里的愛情密碼相似,而納西民歌《尤悲》讓納西族男女青年對愛情的追求升華到靈魂的結合,那是一種對生命最高的領悟。
《坡芽歌書》里的愛情密碼和納西民歌里的殉情文化都是少數民族對愛情的讚頌和嚮往。愛情,在當今的經濟社會,已經成為人們的奢侈品和社會快餐,面對現代人物質至上的愛情觀,解讀“坡芽歌書”里的愛情密碼和納西民歌里的殉情文化,作為生活在現代快節奏社會的人們來講,除了深思就是感到汗顏。物質工業文明帶給人類更多的是享受和便捷,可是我們的精神王國就未能像“坡芽歌書”和納西“殉情調”里唱的那般浪漫和美好,我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渺小,導致我們面對困難越來越脆弱。有人說,現代人的人生像一幢三層樓的房子,第一層是物質的,第二層是精神的,第三層是靈魂的,世間大多數人就住在第一層,一輩子忙於錦衣玉食,華榮富貴;少數人如學者藝術家等,他們不肯做本能的奴隸,即專心學術文化,就去住第二層,而要爬上三層樓去探求人生究竟的、去追逐靈魂的人有多少?少數民族的民歌里總是詮釋了人生的悲情和最高的精神世界,望更多的人群來關注這些即將瀕臨失傳和斷層的中華少數民族根文化,他們是人類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