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坎門“花龍”初時形成是一種觀賞燈,現今的花龍繞柱、花龍拼字、龍魚混舞則是以後發展起來的。
坎門花龍的形成與發展和漁民抗擊海盜及戚繼光抗倭有關,據傳明嘉靖年間,有一股倭匪在附近海域頻繁竄擾,搞得民不聊生,一位聰慧的漁家女想出邀請各地舞龍隊共度元宵的計謀,誘敵深入,並一舉殲滅了進犯的倭匪。之後每年以正月十五鬧龍燈作為紀念相傳至今,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據清光緒年間纂修的《玉環廳志·風俗篇》記載:“里社各制龍燈,鳴鑼擊鼓,旋繞為盛;制禽獸鱗魚花燈入人家串演戲陣。笙歌達旦,環觀如堵”。可見龍舞的串演在玉環至少已有一百多年的傳承歷史,而且民眾基礎廣泛,參與程度極高。
上世紀八十年代收入國家藝術科學重點科研項目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浙江卷》;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台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為了更好的保護和傳承坎門花龍,2012年成立坎門花龍活動中心,2014年建立專門性的展示館。
表演風格
習俗儀式
花龍的扎制、祭拜及舞動都有一定的儀式和程式。一般以供有本宗保護神的村廟(如天后宮、五顯廟、三官廟)為組織單位,由船主、漁船股東和龍隊的“頭手”、“頭家”,牽頭集資置辦,或從廟產及香火錢中抽取,或向各家各戶攤派。擇臘月中吉日“起檔”,開始扎制龍頭、龍尾(各龍節可經年續用)。舞龍者趁龍燈還在扎制之時,便與吹鼓手們集中在供本宗保護神的社廟,練習步法和樂隊演奏。等花龍燈扎制完工後,選擇春節前的黃道吉日,舞龍隊伍來到製作坊,點上香燭油爐等,將花龍迎接到社廟,恭請神靈。屆時擺香案、供五牲、祀福果,殺雞取血,用雞血為花龍畫眼(稱為“起眼”或“點睛”)。
正月初一起,舞花龍就正式開始了。元宵節時,舉行接龍儀式。花龍到達“接龍”人家之前,必有一人先行“放貼”,各家備茶點時果,焚香點燭於中堂。花龍到達各家後,置“龍頭”、“龍尾”於門首,由一個手提“令”字燈的贊龍師進入中堂,唱“招財進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丁興旺”之類內容的讚頌詞,稱為“贊龍”。接龍人家要為龍頭繫上紅布條,稱為“掛紅”;並把原先系在龍頭上的紅布解下,貼釘在自家門楣上,稱為“換紅”。然後,舞龍隊就為這戶人家舞上一場,如有大戶人家柱子多的中堂或廂廊,還會表演“花龍繞柱”的套路。
到了正月十八晚,花龍不再搖頭擺尾,也無其他舞蹈動作,而是緩緩前行。伴奏音樂也不再熱鬧、歡快,而是鑼和鼓同一拍敲打,一拍一聲呼喊“餵”、“餵”呼喊聲和鑼鼓敲打聲伴隨著花龍巡遊本宗社廟保界一圈到海灘,將龍頭和龍尾在海灘上燒祭,稱之“化龍”,即送龍回歸大海的意思。
舞龍手法
1、舉握:右手抓握龍棒中部,左手抓握龍棒尾端,為右“舉握”。對稱的為左“舉握”。
2、橫平:同“奉化布龍”的“橫平”執法。
3、單手舉:右手抓握龍棒頂端近橫檔處,為右“單手舉”。反之為左“單手舉”。
4、倒握:右手托握龍棒,左臂屈肘上提,手握龍棒尾端,為右“倒握”。反之為左“倒握”。
基本步伐
1、常用步:雙手右“舉握”過肩,左手為軸,以右手繞龍頭(節)在頭頂劃“∞”形雙腳小跑步。
2、大跨步:雙手“舉握”龍棒,頭微仰,雙腳交替向前跳躍行進。
3、鑽檔步:雙手左“橫平”握龍棒,上身前俯,邁步從兩節間的龍布下鑽過。隨即右“舉握”行進,此為左“鑽檔步”,反之為右“鑽檔步”。
4、屈身小跑:雙手右“橫平”(或左“橫平”),上身前俯扣胸,小跑步前進。
5、屈膝半身小跑:雙腳半蹲小步跑,雙手做“舉握”。(龍尾做時,視情緒高低,或與龍頭碰面,可雙腳半蹲蹦跳若干次,同時右“單手舉”或右“舉握”,轉到手腕使龍尾擺動,左手自然擺動或抓住前面龍節的龍布)。
6、倒地:雙手做“倒握”,上身略右傾,使龍節於身右倒置貼地為右“倒地”,雙腳自由站立或小跑前進。反之為左“倒地”。
7、繞柱跨步:雙手左“舉握”,頭微仰。雙腳向後從兩節龍布上跨過為右“繞柱跨步”。反之為左“繞柱跨步”。
8、繞柱鑽檔步:雙手左“舉握”,左腳起向右行進,隨即左手下壓,右臂屈肘上提,使龍頭(節)劃下弧線,從二節間龍布下鑽過,接做左“舉握”,稱為右“繞柱鑽檔步”。左“繞柱鑽檔步”則反之。
9、倒握繞柱:雙手左“橫平”,便步向右繞柱小半一圈後,迅速成左“倒握”,讓其他龍節從自己前身(或身後)的龍布上跨過,接做“舉握”為右“倒握繞柱”。左“倒握繞柱”動作反之。
表演陣式
花龍繞柱表演一般都在海灘、漁岙、村廟和人家天井。“龍繞柱”按傳統習慣,要東進西出,再西進東出。例如:龍從廟堂大門東側進,繞柱後從大門的西側出。然後按對稱的繞柱路線,從大門的西側進,東側出。東進西出從第10柱開始繞柱,西進東出則從第9柱開始。繞柱時,以龍頭帶領,各節依次相隨。繞柱的動作,除繞第一根柱子(或第十柱)的左側時,第3節至龍尾動作同第2節外(因龍頭開始繞柱時,無“鑽”或“跨”的動作),以下凡繞柱時下鑽、上跨龍布,均同龍頭的動作。龍頭帶領各節東進西出繞柱時,必須按照鑽、跨、鑽、跨的規律進行。西進東出則先跨後鑽。
繞柱時的方向:東進西出繞廟堂的正殿、拜亭、門廊的柱子時,要按照右、右、左、左繞的順序走出;當繞到廟堂兩側(左、右廊)時,則必須按右、左、右、左繞的順序行進(見“花龍繞柱路線圖”)。西進東出時方向剛好相反。而凡向右繞柱雙手左“舉握”;“鑽”時左“橫平”,做右“繞柱鑽檔步”;“跨”時左“舉握”,做右“繞柱跨步”。向左繞柱時均做對稱對作。
龍進大門前,由頭領各節成一直排面對大門,頭至9節均站立,尾“八字步半蹲”,全體原地做“舞橫∞形”(動作同奉化“布龍”“舞橫∞形”)。然後頭按圖示路線走“常用步”於第10柱,開始“繞柱”,各節依次跟隨行進。
頭走右“繞柱鑽檔步”繞過第10柱,從3、4節間的龍布下鑽過;4節隨即走右“繞柱跨步”,從頭與2節間的龍布上跨過;2節立即做右“繞柱鑽檔步”,從4、5節間的龍布下鑽過。頭雙手保持左“橫平”,腳步不停地按圖示路線走至第7柱。3至9節按頭與2節的動作,繞柱前做右“繞柱跨步”,繞柱後做右“繞柱鑽檔步”,依次交叉跨、鑽行進;尾做“屈膝半蹲小跑”行進。
頭繞過第7柱後,舉龍節走右“繞柱跨步”從第3、4節間的龍布上跨過;4節做左“倒握繞柱”,從頭和2節間的龍布下鑽過;同時2節走右“繞柱跨步”從4、5節間的龍布上跨過。頭做左“橫平”按圖示路線至第6柱左側。其餘各節依次相隨前行,於第7柱先做左“倒握繞柱”,繞過柱子後做右“繞柱跨步”。尾做左“單手舉”。每從一柱到另一柱的動作均如此反覆。
舞龍音樂
主要用嗩吶曲《將軍令》。用吹打樂伴奏,鼓點無固定的節拍,隨嗩吶曲的進行自由加花,俗稱“流水鑼鼓”。舞蹈動作不受音樂節拍限制,嗩吶曲第一小節演奏時舞蹈起步,以後的步伐不要求合拍。伴奏音樂無限反覆,氣氛歡快、熱烈。舞蹈結束,伴奏音樂進行到任何小節都可以緩慢停止,或自行演奏到終止。
表演用具
道具製作
1、龍頭:用粗4×6厘米、長80厘米的方形杉木條作橫檔,安在直徑4厘米、長80厘米的圓杉木棒上,成“T”字形龍桿。用1×0.5厘米的篾片穿過橫檔上的孔道進行編扎,形成龍頭骨架,在龍頭後裝上能插香火的香插。橫檔嵌入龍頭的兩端各有一個鐵簽,可插燭。用白漂布隨骨架細篾的經緯框架剪貼,繪以色彩。
2、龍尾:用粗4×6厘米、長70厘米的杉木條作橫檔,安在直徑4厘米、長50厘米的杉木棒上,成“T”形龍桿。再用篾片在橫檔上扎製成龍尾骨架。橫檔兩端各有一鐵簽,可插燭。然後用白漂布按骨架各篾條構成的框格大小剪貼,繪以色彩。
3、龍節:用粗4×6厘米、長80厘米的杉木作橫檔,安在直徑4厘米、長80厘米的杉木棒上,成“T”形龍桿。再用篾片在桿上交叉編織成簍狀。橫檔兩端釘有鐵簽,可插燭。然後用細紗布裹縫竹簍,腹部畫出波紋形線,繪上色彩,上面復以龍布。
4、龍布:用長35米、寬50厘米的漂白布,兩側邊釘縫上20厘米寬的紅布剪成的齒形“龍腳”。龍布上用色筆勾畫出菱形龍鱗,繪上色彩。
將龍頭、龍尾與龍布的首尾結合部用線繩綁紮緊(龍頸、龍布接口端預先縫上5至6條線繩)。各龍節骨架第5、第6節間距4.5米;其餘各節按均等間距,以龍布復之,綁紮緊,整條龍即做成。
在製作上,講究形神備至,縱橫交錯,脈絡合理的細竹篾構架,在“T”字形木架上交織上龍頭、龍尾的骨架,然後蒙貼上漂白布(俗稱白水草布),繪以彩色圖紋。八節龍身,也以“T”形木為架,圍以竹篾,呈圓筒形,覆以“龍布”,使各節串聯。首、身、尾相聯,便構成一副逼真而威武的“海龍”形象,其外觀格調一致,體態適中,稍一舞動,便顯活靈活現。
伴奏樂器
伴奏樂器涵蓋嗩吶、京鼓、大鑼、小鑼、小鑔、碰鈴、梆子、中鑔、小叫鑼(是江南漁區鑼鼓中特有的打擊樂器)。
表演服飾
表演者的服裝上身為左開式大襟衣,用白帆布縫製,然後用栲樹根皮煎漿浸染成棕黃色。下身則穿大口腳黑色龍褲,腳穿便鞋。服裝大小應人而宜。
傳承保護
表演傳承
花龍繞柱表演傳承以舞龍頭傳承為代表。據鮑木順口述,坎門“花龍繞柱”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鮑木順20歲時,向父親鮑阿田學習舞坎門花龍繞柱至今已經有66年,而鮑木順的父親鮑阿田向他師傅學習舞龍時20多歲。鮑阿田的師傅向他師傅學習舞龍時,也只有20多歲。花龍繞柱技藝是玉環龍舞的代表。解放前,花龍曾有客地巡舞(相互交流)的習慣,當時玉環最大的廟堂城關城隍廟內有30多根柱子,玉環各鄉村的花龍到此做客巡演,只有坎門花龍由鮑阿田舞龍頭的帶領下,才成功地繞完這30多根柱子的廟堂,成為玉環知名繞柱前輩。
工藝傳承
鮑木順製作花龍沒有拜師學技經歷,純屬自創,其在製作過程中也有新的改進,即在原有的龍頭、龍檔和龍尾的結構上進行了重量和長度的改革。如:原來10斤重龍頭降到6.5斤,原來30米長的整條花龍擴展到70多米,更適合女子舞龍和拼字的技藝。如今,鮑木順年時已高,無傳承弟子;而有60多年製作歷史的陳希賢,則已將製作技藝傳授給兒子陳正康。
傳承基地
2013年,為了做好坎門花龍的傳承和保護工作,坎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建立坎門花龍傳承教學基地,設有固定的傳承教學場地600平方米,並配有開展教學工作所需的設施,同時聘請坎門花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鮑木順進校授課。學校將龍舞(坎門花龍)納入體育課,並按照教程對全體學生進行訓練,使更多的學生了解並掌握這項龍舞的技巧和人文歷史價值。
2015年10月12日,玉環縣坎門第二中學坎門花龍傳承教學基地成立。學校秉承“人人知曉、人人參與、人人支持”的原則,促進花龍傳承進校園、進課堂。
傳承意義
坎門花龍是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紙紮的花龍燈具,各種形象栩栩如生,手工技藝精湛奇妙;大紅大綠的民間彩繪藝術,色彩鮮艷火辣、對比強烈明快;別具一格的“花龍繞柱”表演,在龍頭的帶領下,八段龍節和龍尾,在三十二根甚至六十四根柱子間穿插迂迴。首尾相顧,此起彼伏,左騰右滾,柱柱盤繞而線路不亂,井然有序。間以火爆熱烈、氣勢磅礴的鑼鼓、哨吶,營造出熱烈歡快的氛圍,場面壯觀,氣勢恢宏,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花龍繞柱”舞蹈,自然、樸質、粗狂,是坎門地域人文品質、審美情趣的體現。研究坎門“花龍繞柱”舞蹈與其他民間花龍的差異,探討“花龍繞柱”存在的方式及形態特徵,有利於中國民族舞蹈文化的多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