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坎特伯雷故事》是一部詩體故事集,大部分以韻詩形式寫成。全書收有一篇總引和二十三篇故事,其中散文兩篇,其餘都是詩體。講述了一群香客到坎特伯雷城去朝聖的路上,為解悶而各人所說的奇異故事。這群人來自社會各階層,有教士、武士、修女、大學生、工匠等等,他們的故事也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作品以幽默和諷刺為基調,刻畫了不同階層的人物,諷刺封建社會的醜惡,揭露社會的腐朽,反對禁慾主義,宣揚世俗享樂。其間以短小的戲劇場面串連,故事的內容和文體各異,並符合每一個講述者的身份。作品生動地描繪了十四世紀英國的社會生活,體現了反封建傾向和人文主義思想。
內容簡介
4月的一天,一群香客去坎特伯雷朝聖,投宿在泰巴旅店。次日,店主、香客與在此住宿的作者一起出發。店主提議在去坎特伯雷的路上每人講兩個故事,回來時再講兩個,被大家公認為最佳的講故事者可以在回來時白吃一頓豐盛的晚餐。喬叟只完成計畫中120個故事中的24個(包括兩個未完成的),其中22個為詩體,兩個散文體。每個故事前均有開場語,全書有一個總序。作者用這種方式把各個零散故事連成一體。
《坎特伯雷故事集》有幾點值得注意:
一、它展現了廣闊的社會畫面。香客來自社會各個階層:騎士、僧侶、學者、律師、商人、手工業者、自耕農、磨坊主等。
二、它綜合採用了中世紀的各種文學體裁,有騎士傳奇、聖徒傳、布道文、寓言等。
三、總序和開場白中對人物的描寫和故事本身饒有趣味,充滿幽默感。
四、語言帶上了講述人自身的特徵,每人所講的故事都體現出講述人的身份、趣味、愛好、職業和生活經驗。
作者簡介
喬叟(約1343—1400) 英國詩人。倫敦酒商的兒子。十幾歲起進入宮廷當差。1359年隨愛德華三世的部隊遠征法國,被法軍俘虜,不久贖回。喬叟與宮廷往來密切,當過廷臣、關稅督察、肯特郡的治安法官、郡下議院議員。他曾因外交事務出使許多國家和地區,到過比利時、法國、義大利等國,有機會遇見薄伽丘與彼特拉克,這對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喬叟在庇護者失寵期間,被剝奪了官位和年金,經濟拮据。他曾寫過打油詩《致空囊》給剛登基的亨利四世,申訴自己的貧窮。1400年喬叟逝世,安葬在倫敦威斯敏特斯教堂的“詩人之角”。
目錄
一、譯本序
二、總引
三、武士的故事
四、磨坊主的故事
五、管家的故事
六、廚師的故事
七、律師的故事
八、巴斯婦的故事
九、游乞僧的故事
十、法庭差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