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簡介
明崇禎九年,工科都給事、鄉賢葉高標奏建城坎下。十年(1637年)城成。坎下寨始建之時,一面倚山,三面環水。北門是山,今之變電站小山。東、西、南門臨海。西門(今西門媽祖廟處)是水門,只有船隻可以出入,一如《水滸》梁山水寨,碼頭在城內。水寨有水師,水師有水舶,可通捷勝、碣石。時至今日,西門仍留有一個“西門池”,面積雖不大,乃是歷史的有力見證。古城保護
為了保護位於該市城區明代遺址“坎下城”歷史遺蹟,汕尾市於2011年10月17日至20日期間到對古城寨周邊違法建築進行拆除。據了解,位於汕尾市區的“坎下城“是中國兩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海防城池之一,也是廣東省目前保存最好的一處明代古城池。至今400多年歷史的坎下城,歷經兵患、自然風化以及人為的破壞,現存有約70%的城牆和城內的城隍廟、文廟、武廟等建築,該古城池分別於1995年和2008年被列為縣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自2010年12月開始,坎下城文物保護區內出現多處違法建設工地,此事在該市民眾、海外鄉親以及網民間引起了強烈的討論,市民們呼籲政府對違法建築進行停工及拆除。而後,該市相關部門根據民眾的舉報對違建進行調查,發現坎下城文物保護區內的三處建設工程均沒有取得文物行政部門批准和規劃建設行政部門的許可,屬於違法建築。
根據廣東省文物局專家的勘察鑑定,古城池內有三處建築嚴重影響了的歷史風貌。第一宗是“富麗花園”地產的8層商品住宅樓,建築東面的柱子壓在城牆基礎上,破壞了古城牆基礎,對坎下城城牆造成直接破壞。第二宗在建的“東城樓”商品住宅樓緊貼坎下城城牆,與古城池東城門零距離,工程施工影響到古城樓的城牆基礎。第三宗是世後徑路口沿古城牆新建成的7層住宅樓,該樓首層牆體與古城最近距離2.2米,二層以上外挑牆體與古城牆最近距離0.7米,與坎下城城牆本體距離過近,間接影響了坎下城的城牆。
就此,汕尾市政府對三處違建業主發出停建通知,但該三處違建業主不聽勸阻繼續強建,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為保護歷史文物,該市政府決定對坎下城文物保護區內違法建築物實施拆除。
據悉,汕尾有130多萬的海外僑胞,當地風俗注重尋根問祖,而擁有悠久歷史的坎下城在當地民眾心中有很重份量,其保護和修復工作不僅是當地民眾更是海內外潮汕系民眾關注的焦點。
開發利用
汕尾城區在推動“文化強區”建設中,高度重視對坎下城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工作,科學籌劃,認真組織實施,力爭把坎下城建設成為彰顯深厚歷史文化魅力的旅遊品牌。目前該區已制訂完成坎下城保護開發利用的初步方案,用於前期維護工作的100萬元資金已到位,建成的文化廣場已成為民眾休閒、健身的理想場所。坎下城位於市區香洲街道城內路北端,是全省現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池之一。該城建於崇禎九年(1636年),呈不規則橢圓形,城內面積7.2萬平方米,周長 1157米,城牆原高 5.6米(現存 3米),為雙層夾牆,灰沙夯築,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垛口391個,抗敵樓兩座,海防炮78門;城內有武帝廟、都城隍廟各一座,還有石刻、石馬、石獅等一大批文物。坎下城部分城牆牆體在文革時被人為破壞,但仍有部分牆體保存完好。1995年坎下城被列為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坎下城城牆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做好坎下城城牆文物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城區立足實際,積極謀劃,按照分步指導實施原則,制訂出台了《關於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坎下城城牆實施有效保護的意見》,提出了建立坎下城城牆文物信息資料庫,向社會公布坎下城城牆保護規劃方案;加強宣傳,製作坎下城文物保護宣傳圖冊和DVD片;徹底清理清除坎下城文物保護範圍內的違建房屋和亂搭的棚柵,設計各個功能區和文物點,製作設定指示牌和標誌說明;制訂保護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強文物管理人員培訓,落實防洪、抗震、消防措施和應急管理工作機制;對受破壞的城牆、城門、城內其它文物按保護規劃分期分步進行修復。該區還加強與香洲街道和旅遊局等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提出方案和建議。協同香洲街道制訂坎下城城牆維修和保護的前期維修方案,協助該街道向省文化部門申請撥給前期維護工作經費700萬元。目前該街道已請有資質的施工單位對坎下城城牆西門至南門段進行搶修,完成對搶修段的現場測量。向區旅遊局建議抓緊對坎下城進行旅遊規劃;爭取上級資金修復坎下城仿古商貿街和相關標誌;儘早將坎下城列為汕尾一個旅遊景點,讓外來遊客觀光,提升坎下城影響力,發揮坎下城的游旅品牌作用。此外,該區政協列出提案,建議將香洲中學遷出坎下城,在中學原址改造建設城區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利用文化館搭建地方民俗文化表演和創作舞台,讓民眾和遊客觀賞到汕尾地方特色文藝節目;利用博物館將汕尾城區歷史文化遺產展示給遊客,讓遊客了解汕尾的歷史和文化。
古城新貌
龍年伊始,位於廣東汕尾市城區掛牌3個月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城“坎下城”迎來“金獅獻瑞”,當地人將這只在春節期間才出現的賀歲年獸統稱為“虎獅”,各武館的“虎獅”都會在新春之際到各鄉鎮逐一拜年並祝賀家家戶戶一帆風順。據了解,舞虎獅是廣東汕尾地區特有的融武術、舞蹈於一體的民間綜合性藝術,獅隊用“鑼、鼓、鈸大嗩吶”演奏著優美動聽的樂曲和舞著可愛、威武的動作,彰顯各武館專業獅隊與地方民間文化藝術的精妙之處。
新春兩天來,各舞獅隊遠道來汕尾古城“坎下城”,並在其城隍廟前表演“紫微星收服獅猊”而棄邪歸正,以此保佑民間萬民康盛物阜、風調雨順。表演場上獅猊、紫微星、大頭佛和米翠娘四者各具特色,演繹得淋漓盡致。
市民陳先生說,汕尾每年年初都會“舞虎獅,”他從小看到大,百看不厭。他祝願古城坎下城從此風貌還原,成為市民休閒和遊客旅遊的好去處。
觀看演出的蔡先生說,去年“虎獅”來到坎下城,這裡還是開發的新樓盤。今年“虎獅”來到這裡已成了一片空曠地,看到政府對古城的保護工作加大,他更希望明年虎獅來到坎下城“獻瑞”時,古城會是一片綠草地。他說,希望各界儘快修建坎下城古城和城牆,能夠真正的將坎下城打造成旅遊景點之一。
據了解,位於廣東汕尾市城區的“坎下城”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兩座明代海防城池之一,也是該省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城池。至今有400多年歷史的坎下城,歷經兵患、自然風化及人為的破壞較嚴重,現存約70%的古城牆和城內都城隍廟、文廟、武廟等建築。該古城池分別於1995年和2008年被列為縣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