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天然地震的震源深度大多在10km度範圍內 ,查明地殼上部斷裂與深部斷裂的關係 ,對地震危險性評價意義重大。
根據發生原因的不同,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種類型:構造地、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占全球地震數的90%以上。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振動。火山地震一般影響範圍較小,發生得也較少,約占全球地震數的7%。
陷落地震
由於地層陷落引起的地震,例如,當地下溶洞或礦山採空區支撐不住頂部的壓力時,就會塌陷,引起振動。這類地震更少,大約不到全球地震數的3%,引起的破壞也較小。
編輯本段天然地震與地震勘探
用地震儀器將天然地震發生時產生的地震波記錄下來之後,地震學家用這些資料就可以推斷災區地下地質結構和岩石性質。如今地震勘探工作者就是利用地震波來研究地下岩石性質並尋找石油和天然氣的。所不同的是,他們不是利用天然地震時產生的地震波,而是用人工製造的、可移動的、可控制振動能量大小的地震波。所以,用人工製造的地震波進行的地質探測叫地震勘探。地震勘探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地震資料採集、地震資料處理、地震資料解釋。這裡先介紹一下地震資料採集工作是怎樣進行的。地震資料採集是在野外進行的。野外工作分施工設計、試驗工作和生產三部分。在施工設計階段,首先對工區進行踏勘,然後進行設計。設計的主要內容是明確地質任務,設計地震測線位置,設計人工激發地震波的激發方式、接收地震波的接收方式,確定使用的主要設備,完成採集任務的工期,以及制訂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的制度措施等等。試驗工作階段包括通過試驗選擇能完成地質任務的最佳激發方式、接收方式、合適的觀測系統及儀器因素等。最後,試驗內容是否全面系統,地質效果是否理想,能否轉入生產等需經專家驗收審定。生產工作包括測量、打井、放炮、接收和質量監控等工序。通過測量把每條地震測線位置、激發點位置、接收點位置等用明顯的標誌物標示在地面上。施工人員根據施工作業書和地面上的標誌物有條不紊地進行打井、放炮、接收,直至全部完成地震資料採集任務。質量監控貫穿在試驗階段和整個生產過程中,尤其對採集工作的各個環節要進行質量監督和控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野外採集和後序工作的質量。
由於地震試驗的特殊性,目前能進行地震試驗(或地震模擬試驗)的實驗室不太多,主要有環境可靠性與電磁兼容試驗中心和航天環境可靠性試驗與檢測中心等。
相關詞條
-
天然地震試驗
atural earthquake 在頻繁出現地震的地區或短期預報可能出現較大地震的地區,建造一些試驗性建築物,或在已有的建築物上安裝測震儀器,以測量建...
-
地震預測
地震預報是針對破壞性地震而言的,是指在破壞性地震發生前作出預報,使人們可以防備。根據對地震規律的認識,預測未來地震的時間、地點和強度。實現地震預測的基礎...
簡介 目的 預測方法 地震預報的水平和現狀 對地震預報的發布的規定 -
地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
在2010年11月珠海航展中展出的地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模型吸引大批人士觀看。據了解,目前地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正在研製中。地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通過監測地球...
簡介 可預測7級以上地震 -
試驗
試驗指已知某種事物的時候,為了了解它的性能或者結果而進行的試用操作,與實驗不同,若您想了解有關“用來檢驗某種假設或者驗證某種已經存在的理論而進行的操作”...
釋義 解釋 詳細解釋 基本概念 -
中國地震電離層監測試驗網
系統包括: 測高系統 衛星電磁觀測系統
基本概況 主要功能 網路構建 -
中國地震電磁探測試驗衛星
中國地震電磁探測試驗衛星,用於獲取全球電磁場、電漿和高能粒子的觀測數據,識別大地震發生前相關的電磁、電離層和高能粒子異常,探索大地震短期預報的方法,...
-
中國地震台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於2004年10月18日成立,由原中國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更名,由原中國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技術部及預報部、中國地...
台網標識 建設與發展 -
聊城地震水化試驗站
85×104?,南北向2。 96×10??4?,垂直向3。 1984年12月31日停測。
地理環境 發展歷程 觀測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