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藕

地藕

是名貴的中草藥,且具有提神醒腦、開胃化食、補肝腎兩虛、強腰膝筋骨之效。 地藕,唇形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菜藥兼用,具有百年歷史。 見其生於土、形如參,故賜名地參。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地藕又名:地參地瓜兒地筍子、蟲草、地蠶子、水三七、旱藕銀條菜澤蘭
是名貴的中草藥,且具有提神醒腦、開胃化食、補肝腎兩虛、強腰膝筋骨之效。

簡介


地藕,唇形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菜藥兼用,具有百年歷史。全身都是寶,春夏可採摘嫩莖葉,涼拌、炒食、做湯均可,主要食用晚秋以後採挖出的潔白脆嫩的環形肉質參。地參根莖觀之潔白如玉,食之清爽脆嫩,可炒食、蒸煮、做湯、醃漬、醋泡、糖浸、蜜餞、做醬菜均可,尤其香酥油炸地參,風味獨特、脆香無比,堪稱菜中一絕,食之口味清香,與一般油炸食品不同,這道菜的獨特之處在於不上火,反而祛火。且具有提神醒腦、開胃化食、補肝腎兩虛、強腰膝筋骨之效。《中草藥大辭典》、《本草綱目》等權威資料記載,地藕含有多種藥用成分,其莖葉曬乾後即是名為名貴中草藥。 全草入藥,具有活血、利尿、通經、滋陽、潤燥、調血脂、通九竅、利關節、養氣血等功能,主治腹痛、水腫、產後瘀血、跌打損傷等症。《中華本草》詳細介紹地藕不但能作為蔬菜食用,而且曬乾後入藥,功能與冬蟲夏草相當。經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地藕含有人體所需的20多種微量元素、18種胺基酸、酚類、糖類等多種營養成分。尤其適合婦女產前產後做為蔬菜食用,保健功能極其顯著,宋.《嘉佑本草》詳有記載。此外,經常食用地參有抑制癌細胞擴散和減肥的特殊療效,因此享有“蔬菜珍品”的美稱。

地參名來源

相傳,公元1709年,康熙微服私訪,借宿農家,偶食此參,食後讚不絕口,堪稱菜中珍品。見其生於土、形如參,故賜名地參。地參,已有數百年歷史,但由於人類不合理的開發、自然條件惡化以及農藥的大面積的使用,傳統地參早已面臨絕跡。現在開發的地參是某特種種養殖基地,利用現代技術從傳統地參中優選提純、無性繁殖、壯大的一個新品種。該品種具有產量高、口感好、長勢強壯、抗病蟲、適應性強等特點。地參作為一種多用途的保健蔬菜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飽含千年地域文化的內涵,希望它能早日進入百姓餐桌。

外貌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6m。下根狀莖橫走,先端肥大,近紡錘形,於莖節處生根(鬚根)。地上 莖直立,四棱形,中空,一般不分枝。葉對生,長圓披針形,基部楔形,葉緣有深鋸齒,葉背有凹腺點。輪傘花序、小花唇形、白色。小堅果暗褐色、卵形,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種植技術

繁殖方法:將種參截成5厘米長的小段,北方於3-5月份栽植,南方四季即可栽植。最好整參繁殖。按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深度8厘米定植,栽後10天出苗。幼苗期及時鬆土、除草。苗高10厘米時追肥1次;在生長過程中如遇乾旱及時澆水,在我處種植幾年,未發現病害。
適應性:地藕適應性廣,喜陰、耐濕、耐寒、不怕瘠薄、生命力極強,無論田間、地頭、庭院、河邊、樹林行間均可種植。

全國種植情況

山東省鄆城縣武安鎮特種蔬菜發展基地
湖北省武穴特種種養殖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