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事
武帝廟樂之爭
本始二年(公元前七二年)五月,即位不足兩年的漢宣帝下了一道全面頌揚他的曾祖父漢武帝的詔書,要求丞相、御史與列侯(世襲的侯襲,一般為功臣或外戚及嫡系後裔)、二千石(年俸二千石的官員)、博士討論武帝的“尊號”和“廟樂”。群臣莫不贊成,唯獨長信少府(皇太后師傅)夏侯勝發表了驚人的反對意見:“ 武帝雖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然不宜為立廟樂。”
丞相蔡義和御史大夫田廣明帶頭聲討夏侯勝“非議招書,毀先帝”的罪行,定性為“大逆不道”;又揭發丞相長史(丞相府秘書長)黃霸事先知道夏侯勝的觀點而沒有舉報,犯有包庇慫恿之罪;兩人都被捕入獄,判處死刑。 不過漢宣帝並沒有按慣例將夏侯勝和黃霸按“大逆不道”罪處死並“夷三族”,而是長期關押。後逢大赦,出獄繼續當官。
此後大臣們很快擬定方案:尊武帝的廟號為世宗廟,在廟中演奏《盛德》、《文始》、《五行》舞曲,武帝生前巡行過的四十九個郡國(約占全國郡國的一半)都建立世宗廟、像高祖(劉邦)廟和太宗(文帝劉恆)廟一樣。宣帝立即批准,下令在全國實行。為慶祝這一重大決定,特地給全國成年男子普遍增加一級爵位,並賞賜酒肉。
從這起事件中,深究一番可以知道, 為武帝立廟一事確實是宣帝初即位時的一招好棋,也是其與霍光暗戰中的一環。宣帝即位時雖然曾祖父已去世多年,他不可能為先帝主喪,但由於昭帝未為武帝立廟,因此宣帝以為武帝立廟的方式來宣示自己才是武帝的嫡系遺脈(戾太子是武帝的嫡長子),用來與以庶子身份即位的昭帝區別開來,顯示自己才是繼承武帝事業和遺志的正統,自己的繼位是天經地義並且完全合法,具有不容置疑的正當性就是要用為武帝立廟的正當性來標榜自己繼位的正當性和合法性,並藉以提高自己的個人威信。而且也是標榜孝道,以示為武帝盡孝。因為是打著武帝的旗號,霍光也無法表示反對。當出現夏侯勝反對的局面後,宣帝順勢將其下獄,來一個下馬威,進一步樹立了自己的個人權威,讓大臣們都不敢小瞧自己這個沒有外戚撐腰,全無根基的布衣皇帝。如此既表達了對先帝的孝心,又標榜了自己的正統嫡孫的身份,初步確立了在朝廷上的威信,真是一舉而三得。由此可見西漢晚期劉向說宣帝“聰明遠見,制持萬機”在文帝之上,絕非虛言。
自豐羽翼 平亂定鼎
漢宣帝即位後的第六年,也就是地節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宣帝親臨葬禮,按皇帝葬制的規格埋葬了霍光,並加封霍光的侄孫霍山為樂平侯,以奉車都尉的官職領尚書事。與此同時,漢宣帝認為時機已到,開始親理朝政。他重用御史大夫魏相,讓魏相以給事中的身份參與朝中的機密決策,後來又提拔魏相做了丞相。繼而任命邴吉為御史大夫,又委以他的岳父平恩侯許廣漢以重任,逐漸把權力收歸己手。
漢宣帝深知,霍光雖然死了,但霍家的勢力還很大,霍家的親屬和親信還控制著中央政府的各個機要部門,兵權也掌握在他們手中。為此,漢宣帝首先採取行動,削奪霍家把持的權力。他先解除了霍光兩女婿東宮、西宮衛尉的職務,剝奪了他們掌管的禁衛軍權。又把霍光的兩個侄女婿調離了中郎將和騎都尉的位置,讓自己的親信擔任南北軍和羽林郎的統帥。最終把兵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後,他提拔霍光的兒子霍禹為大司馬,明升暗降,剝奪了他掌握右將軍屯兵的實權。還對上書制度進行了改革,下令吏民上書,直接呈皇帝審閱,不必經過尚書,把霍山、霍雲領尚書事的職務架空起來。通過這一系列步驟,霍家掌握的權力剝奪殆盡,權力逐漸集中在漢宣帝的手中。
面對漢宣帝全面奪權的行動,霍家集團內部惶恐不安,決定鋌而走險,舉行叛亂,推翻漢宣帝,保住他們的既得利益。但叛亂在嚴陣以待的漢宣帝面前很快瓦解了。漢宣帝大規模地鎮壓了霍氏集團的叛亂,將參加叛亂的人都處以極刑,並廢除了霍皇后(霍光次女霍成君),在西漢朝廷中盤踞了十幾年的霍家勢力一朝覆滅,漢宣帝最終確立了他的絕對統治。
漢宣帝徹底清除了霍氏的勢力,可以大刀闊斧的施政了。
劉詢早年生活在民間,深知吏治好壞將直接關係到百姓的生存發展與社會的和諧穩定。他說“吏不廉平則治道衰”。所以,他即位後,除親自過問政事,省去尚書這一中間環節,恢復了漢初丞相既有職位又有實權的體制外,還特別重視地方長吏的選拔和考核,並下大力氣整飭吏治。為此,劉詢建立了一套對官吏的考核與獎懲制度。他多次下詔對二千石(郡守級官吏),實行五日一聽事制度;並不定期派使者巡行郡國,對二千石官員的工作進行考察。根據考核結果,信賞必罰。他頒布詔令說:“有功不賞,有罪不課,雖唐虞猶不能化天下。”在他當政時,一大批因政績突出的官員受到了獎勵,或以璽書勉勵,增秩賜金,或爵關內侯,升任九卿或三公。對那些不稱職或有罪的官吏,則嚴懲不貸。 隨著這些措施的推行,一大批“良吏”便逐漸造就而成。其中,還有許多官吏是由低級郡吏察廉晉升而來,或因明經而被提拔。
紀年對照
公元 前69年 前68年 前67年 前66年
乾支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逝世
地節二年——霍光,西漢大司馬大將軍。
君主介紹
巫蠱之禍,襁褓中的劉詢曾下獄,後被祖母史家收養,直到漢武帝下詔掖庭養視,上屬籍宗正。元平元年(前74年)昌邑王劉賀被廢后,霍光等大臣將他從民間迎入宮中,先封為陽武侯,於同年7月繼位,時年十七歲。第二年改年號為“本始”。他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在即位前受過牢獄之苦的皇帝。
由於劉詢幼年遭遇變故,長期生活在民間,因此對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這對他的施政有直接影響。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任用賢能,賢相循吏輩出。他能注意減輕人民負擔,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並重視吏治,認為治國之道應以“霸道”、“王道”雜治,反對專任儒術。在對外關係上,劉詢於本始二年(前72年)曾聯合烏孫打擊匈奴,設定西域都護府監護西域諸城各國,使天山南北這一廣袤地區正式歸屬於西漢中央政權。
相關年號
漢宣帝(在位:前74年—前49年) | |||
本始 | 前73年—前70年 | 4年 | |
地節 | 前69年—前66年 | 4年 | |
元康 | 前65年—前61年二月 | 4年2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