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祇祀制

歷代相沿,祀五嶽四瀆及諸名山大川。 各遣官均須致齋一日,行祭時以三獻二跪六拜禮。 行祭各官前期齋戒二日,著朝服。

祀禮名。中國古代祭祀山海河神的儀制。《史記》有古代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的記載,諸侯則祭其疆域之內名山大川。歷代相沿,祀五嶽四瀆及諸名山大川。清初,以岳、鎮、海、瀆從祀於方澤壇,復沿明制,於先農壇南門外西側建地祇壇,兼祀天下名山大川。順治三年(1646) 定,遣官分祭五嶽、五鎮、四海、四瀆。行前, 各遣官均須致齋一日,行祭時以三獻二跪六拜禮。康熙二十四年(1685)皇帝東巡親祀泰山,祝版不書御名,前一日致齋,太常寺卿齎祝版、香、帛、爵, 有司備祭品。屆日,皇帝著龍袍袞服,出行宮,備樂而不作。至廟內降輿,入中門,於幄次盥畢,詣殿中拜位,二跪六拜,奠、獻如常儀。順治初, 曾諭令各府州縣建壇,每年春秋仲月致祭本境內山川,祭品用羊、豬各一,果五盤, 帛、尊各一, 爵三。行祭各官前期齋戒二日,著朝服。祭儀同祀社稷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