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演化準周期性

地球演化準周期性整個宇宙系統對地球的影響和地球內部各圈層相互作用的表現。

地球演化準周期性地球演化準周期性(quasi periodicity of the Earth evolution)是整個宇宙系統對地球的影響和地球內部各圈層相互作用的表現。地球的演化(包括有機界與無機界)都經歷了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不可逆的進化過程。而且這種演化不是均速的,而是變速演化,時快時慢,時而似乎是勻速均變、時而又是災變、突變,從而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周期性、準周期性。在勻速階段時,大氣圈年平均溫度基本穩定,氣候帶的劃分也基本固定,海平面變化幅度較小,生物穩定地發育、繁衍或復甦發育,地磁極變化幅度較小,地層內表現為連續沉積,地層之間呈現為整合的接觸關係,地球內部熱能處於平穩地積累和釋放狀態,岩漿活動稀少或微弱,變質作用主要發生在地殼下部,以埋藏變質為主,岩石圈內的構造應力平穩地積累與調整,主應力方向不太明顯,差應力值較小,岩石圈板塊小幅度地升降,其水平位移量也相當微弱,岩石僅發生微弱的變形。這是地球演化中的一種相對的、暫時的、似乎平衡的狀態。常常只要施加某種並不太大的作用力,災變就會發生,整個地球系統便進入無序的混沌狀態。災變或突變時期,則呈現為極不平衡的無序狀態,常發生異常氣象,大氣溫度劇變,氣候帶遷移,海平面大幅度升降,生物種群大量絕滅,地磁極翻轉,地層中出現沉積間斷,呈現出不整合的接觸關係,地球內部熱量大量釋放,岩漿活動與各種變質作用劇烈,岩石圈內構造應力猛烈釋放,岩石發生強烈變形,構造應力的定向性明顯,差應力值較大,板塊升降幅度和水平位移量都較大。20世紀晚期以來,地球科學與天文學交叉研究的結果,揭示了地球各圈層的運動變化與天文因素的密切關係,認識到它們具有各種時間尺度的準周期性變化。目前了解得較多的準周期性時間尺度有(260±25)百萬年,(33±3)百萬年,9.5萬年,4.1萬年,2.17萬年,1000~1400年,140~180年,60年,29.8年,11年,1年,14.1~14.76天,1天等不同的準周期。這些不同時間尺度的準周期可以互相疊加、互相影響,使周期性表現出十分複雜的演化過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