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化探方法是在近代地球化學與微跡分析技術的推動下發展起來的。20 世紀30年代首先在蘇聯與北歐國家 (瑞典、挪威)使用,40年代中期至50 年代才在全世界引起廣泛的注意。20世紀70~80年代發展了一些較完善的地球化學勘查程式。它們的基本思路是運用高效率的地球化學勘查方法在廣大面積內進行廣泛的偵察,捨棄大片沒有希望的地區,縮小找礦靶區,然後用效率較低,但能較精確的圈定礦化範圍的方法在已經縮小的靶區範圍內工作。這種做法可以用儘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找到有經濟價值的礦床。
方法
化探方法有如下幾種:
①岩石地球化學測量。它是系統地採集岩石樣品,分析其中的微跡元素或其他地球化學特徵,以發現與礦化有關的各類原生異常,進而尋找礦床。
②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它是系統地測量土壤 (包括各種風化產物)中的微跡元素含 量或其他地球化學特徵,以發現與礦化有關的各類次生異常,進而尋找礦床。
③水系地球化學測量。它是系統 地採集一種或數種水系物質的化探方法,包括水系沉積物測量和地表水系的水化學測量。水系沉積物測量是系 統地採集水系沉積物樣品,測定其中 微跡元素含量或其他地球化學特徵,來發現與礦化有關的異常,並向上游追蹤,尋找礦床。地表水系的水化學 測量,是系統地採集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樣品,分析水中微跡元素及其他地 球化學特徵,來發現與礦化有關的水 化學異常,進而尋找礦床。
④植物地球化學測量。它是系統地測量植物 (主要是深根植物,如喬木、灌木等) 中的微跡元素含量及其他地球化學特徵,以發現其中的植物異常,進而尋找礦床。
⑤氣體地球化學測量。它是系統地測量天然物質(如土壤、岩石、大氣等)中氣體組分的化學成分及其他地球化學特徵,以發現與礦物有關的氣體異常,進而尋找礦床。此外, 還有航空地球化學探礦、同位素地球化學探礦等方法。化探方法可用於尋找有色金屬、稀有分散元素、放射性元素礦床及石油天然氣等。近年來, 同位素地球化學探礦、航海地球化學探礦以及海洋地球化學探礦等方法的研究,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化探方法。
工作流程
(1)域性掃描及普查。區域性掃描所發現的大量異常經過篩選,挑出其中有遠景的異常進行檢查。
(2)異常檢查。迅速再作少量工作對所發現的異常取得更詳細的情報,以便精選出最有遠景的少數異常進行詳查。
(3)異常詳查。詳查的要求是精確地圈定礦化範圍,了解其產狀與剝蝕程度並估計其經濟價值以便布置鑽探工作
(4)鑽探驗證。根據鑽孔中原生異常資料繼續追蹤盲礦。在不同工作階段,要根據地質地理條件及每一階段的工作目的選用最合理的地球化學勘查方法。
套用
地球化學勘探的目的一直是通過地球化學異常的線索來找尋礦床,地球化學勘查的套用正在逐步擴大,它不僅可用於找礦,還可為解決環境污染、農業、畜牧業、地方病以及各種地質問題提供有價值的資料。
成礦物質在礦床形成或解體過程中留下的,在各種天然物質的元素分布的正常模式或背景模式的基礎上能夠辨認出來的一切印跡,都可稱為地球化學異常。在找礦中有意義的是正異常,即在背景模式上顯現出來的元素高含量地帶。負異常,與背景相比元素的低含量帶,在找礦與其他方面的實用意義也已開始受到重視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