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殼構造

地殼構造

從地球的表面到地球核心,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主要由矽和富含鋁的矽酸鹽類岩石組成,所以又稱為岩石圈。它是地球表層的堅硬固體外殼,為地球上的陸生植物與陸生動物提供了生存和活動的場所。因此,研究地殼的構造及其運動直接關係列人類的生存。

簡介

地殼厚度各處不一,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約35公里,高大山系地區的地殼較厚,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地殼厚達65公里,亞洲青藏高原某些地方超過70公里,而北京地殼厚度與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相當,約36公里。大洋地殼很薄,例如大西洋南部地殼厚度為12公里,北冰洋為10公里,有些地方的大洋地殼的厚度只有5公里左右。整個地殼平均厚度約17公里。一般認為,地殼上層由較輕的矽鋁物質組成,叫矽鋁層。大洋底部一般缺少矽鋁層;下層由較重的矽鎂物質組成,稱為矽鎂層。大洋地殼主要由矽鎂層組成。

劃分

地球內部情況主要是通過地震波的記錄間接地獲得的。地震時,地球內部物質受到強烈衝擊而產生波動,稱為地震波。它主要分為縱波和橫波。由於地球內部物質不均一,地震波在不同彈性、不同密度的介質中,其傳播速度和通過的狀況也就不一樣。例如,縱波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介質中都可以傳播,速度也較快;橫波只能在固體介質中傳播,速度比較慢。地震波在地球深處傳播時,如果傳播速度突然發生變化,這突然發生變化所在的面,稱為不連續面。根據不連續面的存在,人們間接地知道地球內部具有圈層結構。

構造運動

地殼還有各種巨觀的構造形態。這些形態決定了地表海陸分布的輪廓,決定了地表的各種地貌特徵。它們基本上都是地殼運動的結果。因此人們把這種地殼運動稱為構造運動。

構造運動造成了地殼表面的褶皺隆起和凹陷以及地層的斷裂。在野外,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種構造運動留下的構造形跡。如岩層的褶皺,節理,劈理、斷層等。所謂節理就是中間的岩層發生脫離,而兩側的岩層之間沒有明顯的位移。所謂劈理則是一種大致平行的細微而密集的構造裂隙。

不過這些構造形跡只是描述了地殼構造的局部狀態。關於地殼整體構造的模型稱為大地構造學說。這裡介紹其中的一種,即板塊構造學說。因為這是近年來一系列地學重要研究成果綜合的結果,是現代地學最重要的理論成就。板塊構造學說也稱為大陸漂移——海底擴張——板塊梅造學說。這說明這個模型所經歷的三個重要歷史階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