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彼處:大使演講錄

在彼處:大使演講錄

《在彼處:大使演講錄》是由傅瑩著作、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在彼處:大使演講錄在彼處:大使演講錄
作者:傅瑩(作者)
出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7月1日)
外文書名: When I Was There—Selected Speeches Of Fu Ying (Bilingual)
平裝: 30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3506137, 7513506132
條形碼: 9787513506137
商品尺寸: 22.6 x 17 x 1.8 cm
商品重量: 499 g

內容簡介

《在彼處(大使演講錄)》收選傅瑩任中國駐澳大利亞和英國大使期間的英文演講20篇、在英國主流媒體發表的文章5篇和訪談實錄3篇,並附有傅瑩大使關於演講技巧體會的文章。帶你領略中國女外交官的人格魅力、說話演講的藝術和為人處世的智慧。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親自作序推薦
英國《金融時報》總編輯稱之為必讀之作
《在彼處——大使演講錄》闡釋中西方之間的關係:
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為什麼中國的制度如此不同?
為什麼這個國家會有如此強大的生產力?
中國怎樣融入世界?
怎樣向世界介紹一個真實的中國?
面對西方妖魔化中國,《在彼處——大使演講錄》告訴我們,中國人應該持一種什麼樣的心態,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和方式回應。
西方對中國的不了解和偏見仍廣泛存在,中國應該怎樣努力,增強自己的軟實力,向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讓世界了解真實的中國。
對西方讀者而言,想要更深入地了解現代中國,必讀“在彼處”;對中國讀者而言,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眼中真實的中國,了解向西方人講中國故事的方法,必看“在彼處”。

編輯推薦

《在彼處(大使演講錄)》是中國“公共外交”實踐的寶貴文獻,為公共外交提供了經典案例。傅瑩大使對自己演講的總結體現了關於公共外交的深刻理解,就是“要實事求是,要早說話、要多說話、說明白話”,要讓世界理解和尊重中國。
《在彼處——大使演講錄》是學習“英語演講”的理想讀物。傅瑩大使講述了關於演講技巧的感想和體會,外交演講中“為什麼講”、“講什麼”、“怎么講”等方法和技巧,是中國外交官一流的外語水平和溝通智慧的寫照。
《在彼處——大使演講錄》是學習“說話之道”的好書。傅瑩大使是最受認可、在西方有巨大影響力的外交官之一。
《在彼處——大使演講錄》,讓你了解:
變化中的世界與中國
中西交往,破而後立
世界正在認識中國
金融危機下的中國與世界
中國是強國嗎?
為中國喝彩
團結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脈里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親自作序推薦
★★英國《金融時報》總編輯稱之為必讀之作

媒體推薦

傅瑩大使一直致力於把中國介紹給全世界,並向全世界敞開中國的大門。她樂於與別國交流並向別國學習,同時亦清晰地意識到,其他國家也可以從中國那裡獲益良多。
——[英]托尼·布萊爾,英國前首相
傅瑩大使以細膩的語言、生動的故事和外國客群能夠理解的方式,向世界介紹一個改革開放、和平發展的中國,同時也展現了新一代中國外交家的風采。她的這本演講結集,既是新中國外交實踐的可貴記錄,又是中華傳統文明觀“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典雅闡述。
——鄭必堅,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
向外國公眾講述中國故事是公共外交的重要方式。傅瑩大使的演說、對話和文章真實、生動地表達了中國人的心聲,感動了無數外國客群,現集萃成集將使更多的中外讀者有幸分享她的智慧、才氣和風采。對於凡是有意提升與外國人交流藝術的中國讀者,此書是最好的教材。
——趙啟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外事委員會主任
沒有艱深術語,沒有老生常談,從聽眾熟悉的事物說起,娓娓道來,如細雨入土,很容易便將聽眾吸引了過來。語言簡明樸素,傳達深厚的思想內涵,這就是語言威力之所在。這是公共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承繼了喬納森·斯威夫特和伯特蘭·羅素等英國文學大師的傳統。
——梅仁毅,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作者簡介

傅瑩,蒙古族,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曾任中國駐菲律賓共和國、澳大利亞聯邦、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特命全權大使。1977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今北京外國語大學)。1986年畢業於英國肯特大學,獲碩士學位。

目錄

演講 Speeches
Embrace a Colourful World——迎接多彩的世界
The Changing World and the Changing China——變化中的世界與中國
Understanding Modern China through Its Art——從藝術作品中了解現代中國
Appreciate the Art with Your Heart——用心靈感受藝術
New Diplomatic Challenges of China in a Changing World——從外部環境的變化看我國外交面臨的新挑戰
A Story of China, Past and Present——講講中國的過去和現在
A Gift Over 200 Years Old——一份兩百多年前的禮物
China’s New Path to Industrialisation and the Role of Britain——中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與英國的作用
Break the I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中西交往,破而後立
Survive the Disaster with Love and Strength——災難中的大愛與堅強
Enjoy Your Tea and Friendship——茗香傳友誼
A Long Journey of Greater Understanding——世界正在認識中國
Post-Olympic China and It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後奧運”時代的中國與西方關係
China and Its Relations with the World amidst the Financial Crisis——金融危機下的中國與世界
From Shakespeare to Cultural Exchanges——從紀念莎翁說開去
Is China a Power?——中國是強國嗎?
A Time for Celebration——為中國喝彩
Climate Change and China——氣候變化與中國
Understanding China——更好地了解中國
Farewell to London——道別倫敦
文章Articles
The Times The Olympic Torch is Undimmed
《泰晤士報》 奧運會屬於我們大家
The Sunday Telegraph Reflections on the Torch Relay
《星期日電訊報》 奧運火炬傳遞後的思考
The Guardian Unity is Deep in Our Blood
《衛報》 團結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脈里
The Guardian Remembering David Hawkes
《衛報》 憶霍克思先生
The Sun The X Factor Factor
《太陽報》 “英國偶像”
訪談 Interviews
The Start of a Beautifu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Interview with Channel 4 News
中國與世界的美麗新起點——英國第四頻道新聞電視採訪
China Comes for Cooperation—The Andrew Marr Show of BBC ONE
中國為合作而來——BBC電視一台安德魯·馬爾訪談
China Is a New Story—Lunch with the FT
中國是個新故事——與FT共進午餐
後記 傅瑩談關於演講技巧的幾點體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