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切瑟爾海灘上[伊恩·麥克尤恩創作小說]

在切瑟爾海灘上[伊恩·麥克尤恩創作小說]

《在切瑟爾海灘上》是當代英國小說家伊恩·麥克尤恩的一部中篇小說。故事發生於1962年的英國。主人公新郎愛德華和新娘弗洛倫斯新婚之夜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內發生的事情是全篇的主線,其中穿插了兩人的家庭背景、成長曆程以及兩人從相識相知到相愛和步入婚姻殿堂的羅曼史,最後概述兩人分手後不同的人生歷程。小說篇幅不大,共分為五章,各章長度約略相等,但各章敘述的故事時間跨度卻相差迥異,因而敘事節奏有快有慢。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愛德華和弗洛倫斯新婚燕爾,他們正欲在切瑟爾海灘邊上的蜜月套房度過屬於他們的新婚之夜。但是,他們都對自己的新婚之夜不知所措。新郎充滿期待卻又缺乏經驗,因此擔心不已。新娘心懷恐懼,卻又不想掃了丈夫的興。兩人都是忐忑不安,緊張氣氛瀰漫其間。好不容易熬過晚餐,夫婦二人回到房間,尷尬繼續上演。親吻時新娘焦慮噁心的呻吟聲被新郎錯當成鼓勵。一個心急火燎,一個強忍噁心。氣氛達到最緊張之時,最後的結果卻令兩人難堪,新娘羞愧難當,疾走海灘,留下新郎惱羞成怒,暗自埋怨。隨後,兩人在切瑟爾海灘上進行對話,弗洛倫斯提出的“愛德華在婚後可以有其他女人“的謙卑提議,遭到了怒不可遏的愛德華的強烈叱責。最終,兩人分手結束。

創作背景

《在切瑟爾海灘上》發表於2007年,但小說的背景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被解禁,披頭士走紅前夕的1962年。在物質泛濫的21世紀,麥克尤恩花費了很多筆墨打造這個最後的純真年代。他還時不時地在小說文本中跳出來發表感慨:“後來,在那著名的十年里,這個時代會漸漸消亡。”麥克尤恩被看作是一名有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感的作家,他為新世紀的讀者勾勒出了一個值得懷念的年代,或許對那些親身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英國人來說這是一個讓人又愛又狠的特殊年代:有太多的天真又有太多的禁忌。

主要人物

愛德華

愛德華在切爾頓山一個髒兮兮的農舍里長大,他貧寒、粗率、土裡土氣,有一位精神失常的母親和憂鬱索然的父親。他活潑、好動,喜歡打打小架。他酷愛電子搖滾樂、喜歡研究歷史。新婚之夜時,愛德華對“早泄”的恐懼,像烏雲一樣堆積,他既渴望排解又害怕失敗;他畏首畏尾、手毛腳亂使得弗洛倫斯不勝羞愧而跑出了房間,跑到切瑟爾海灘上。他和弗洛倫斯在切瑟爾海灘上的一席對話並沒有使他們按照預期的方式達成妥協,一場婚姻只經歷了八小時。

弗洛倫斯

弗洛倫斯精緻、脫俗,住在哥德式風格的大別墅里,母親盛氣凌人,父親春風得意。她儀態萬方,豐趣高雅,更是“弦樂四重奏”無可爭議的領軍人物。新婚之夜時,弗洛倫斯所經受的是“一種攪得五臟六肺都不得安生的恐懼,那種忍不住要作嘔的感覺,就像暈船一樣明顯”;最後更是不勝羞愧,一路跑出房間,跑到了霧靄氤氳的切瑟爾海灘上,唯留下憤懣的新郎在房間裡輾轉反側。她和愛德華在切瑟爾海灘上商量,結果沒有達成妥協,她黯然離去。

作品賞析

主題思想

愛德華對“自我”的發現源自於母親受傷的真相。14歲時,愛德華才徹底明白他的母親有點毛病。在那個炎炎夏日,當愛德華的父親告訴他這個真相時,那一刻成了愛德華一生的轉折點,他默默地把震驚轉化為認知。真相併沒有改變他和母親的關係,他也沒有因為母親的緣故感到難堪,這個讓人震驚的事實讓他學會接受真相,無論真相是多么殘酷;同時也促使他發現了那個微小而強硬的自我,他是母親的兒子,但他是獨立的,不等同於任何人。當他在廣場參加集會時,他暗暗決定違背父親和所有老師們的意願,不報考牛津大學;他還打算逃掉兵役,而他父親卻認定服兵役對他有好處。“這些秘密方案將他隱藏自己的感覺進一步精煉提純,敏感、渴望與稜角堅硬的自我意識,彼此緊緊連結在一起。”這種自我意識的發現是他的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步,對自我的發現和認知促使他走向獨立和成熟。

促使愛德華在自我認知上更進一步的是一次打架事件。從中學到大學,愛德華時不時地由著性子打上一架,他原以為這是一種豪放的美德。在他大學畢業那年,當他因好友瑪瑟受辱而將那個尋釁的搖滾青年痛毆時,他的俠義之舉並沒有換來朋友的感激,而是朋友對他的疏遠。當他想到瑪瑟其實是厭惡他的行為時,他深感痛苦。這次打架事件讓愛德華更加成熟,他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和剖析,發現了隱藏在打架背後的讓人難堪的本質,事實上,打架並不能使他顯得豪邁、勇猛,相反,這恰恰展現了他的狹隘與淺薄。在這一刻,愛德華的自我認知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通過這次事件,他的自我認知更加理性,對這件事情的反思標誌著愛德華的進一步成長。

發現母親精神失常的真相以及失去好友,這些挫折使愛德華痛苦,但最讓他痛徹心扉的是他失敗的婚姻。愛德華和弗洛倫斯恪守禮儀,遵:午那個時代所規定的各種條條框框,他們相戀一年多,終於步入婚姻的殿堂。但是愛德華對性的極度渴望和弗洛倫斯對性的極度厭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難以調和的衝突將他們的新婚之夜變為一場災難,兩人從原來的柔情蜜意變為惡語相向,傷人的話一經出口便難以挽回,兩人之間赫然出現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兩人的婚姻僅僅維持了八個小時,最終他們的愛情以離婚終結。時隔多年,愛德華在失敗婚姻的反思中,悟出了自己在其中所應該承擔的責任,而不再像以前簡單地歸咎為這都是她的錯。而且,隨著時代的變遷,那“著名的十年”終於過去,在一個嶄新的時代,當他想到弗洛倫斯那個古怪的建議,他認識到“它既不噁心,也不是什麼羞辱。一旦將這個建議置於當下的新環境裡,它便似乎擺脫了羈絆,遠遠超越了時代,蘊含著無邪的慷慨,是一種他以前不太理解的自我犧牲行為。”當他離開那個時代,回顧自己與弗洛倫斯的婚姻,他漸漸理解了弗洛倫斯對他強烈的愛情。

《在切瑟爾海灘上》是一個關於在特定時代成長的小說,愛德華的成長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 。在不斷地成長、不斷地蛻變的過程中,他接受痛苦的洗禮,他逐漸地頓悟,發現了自我,認清了自我,走向了成熟,終於擺脫了那個年代對自己的羈絆,走向一個更加自由、本我的人生。

藝術特色

《往切瑟爾海灘上》的故事之所以如此扣人心弦,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麥克尤恩運用閃回、交錯、概述、擴述等技巧對敘事時間靈活巧妙的安排。

小說以新婚夫婦愛德華和弗洛倫斯的蜜月晚餐開始。這是故事的開端時間。主人公新婚燕爾,住切瑟爾海灘附近的旅館套間用餐,但卻處於尷尬境地:“他們年紀輕,有教養,在這個屬於他們的新婚之夜,都是處子身,而且,他們生活在一個根本不可能對性事說長道短的年代。話說回來,這個坎兒向來都不好過。”開篇即將矛盾埋下伏筆。接下來暗示兩人出身不同:“她的父母並沒有對他的父母盛氣凌人一一他們先前是白擔心了一場,而他母親的舉止好歹沒有離譜太遠,也沒有把此番出行的目的忘得一千二淨。”為後文兩人截然不同的心理作下了鋪墊。敘述者分別在愛德華和弗洛倫斯的視角之間不斷轉換,心理描寫極其細膩,兩人都是極度緊張,然而卻各懷心事。

第二章屬於閃回。回憶二人從互不相識,到邂逅,相戀,又介介紹各自的家庭狀況,學習,愛好,性格興趣的差異。他們門第懸殊,專業迥異,興趣大不相同,性格也無半點相似之處。可能正因為不同所以互相吸引,難能可貴的是雙方家庭不計較門第藩籬,二人結為夫婦。敘述者將他們十年的生活做了一個簡短的概述,通過介紹二人背景和性格的差異暗暗地為初夜接下來的事情埋下了伏筆。這個“坎兒”在讀者心裡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難過。焦慮暗暗堆積,懸念不知不覺加大。

第三章回到主線故事的時間,從第一章結束的地方開始,故事繼續向前發展。這章心理活動寫得尤為細緻,運用了大量的意識流寫法。他以人物的聯想形成細節的枝蔓,放慢了敘事節奏。如新娘由蜜月鞋想到五重奏的開頭句等。他還設計了一些小的細節來放慢節奏,如弗洛倫斯出於恐懼,故意磨磨蹭蹭,在磨蹭的同時又穿插近她的心理活動;蜜月小禮服的拉鏈,阻止了緊張而又缺乏經驗的新郎給新娘寬衣解帶,還發生了後來的不堪。此章的心理描寫非常出彩,新郎渴望難耐,卻又顧慮重重,思前想後,因此行動畏首畏尾,新娘竭力壓抑厭惡,希望取悅丈夫卻又猶猶豫豫。

第四章又閃回到兩人初識之後的交往,包括與對方家長的交往,尤其是與愛德華與未來的岳父母。這一章突出了格格不入的家庭背景,再次暗示兩人無法避免的悲劇結局。

第五章的故事通過大量的心理細節描寫放慢敘事速度,為悲劇結局做足了感情鋪墊。兩人的沙灘對話以各自生氣,最後勞燕分飛結尾。這樣的結局作者雖然早已在前面做下了各種預言,然而掙扎是免不了的,雖然徒勞。而讀者雖然已有猜測,卻不免也扼腕嘆息。而後半部分對兩人以後的生活的交代,故事時間跨度長達幾十年,而篇幅非常簡略,與前面時間跨度雖短卻用去大量篇幅的一夜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前面這短短一夜對於他們人生所起到的重大意義。

這部小說的五個章節在現在和過去之間穿梭,而敘述速度也是快慢穿插,有張有弛,扣人心弦。在講述現在的事情時,作者還使用了交錯的技法,讓幾十年後的人物再來回顧當時的場景和心境。通過對不同敘事時間的安排,麥克尤恩製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懸念,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弦,還渲染了一種對於無法挽回的過往的感傷緬懷,讀來回味無窮。

作品影響

《在切瑟爾海灘上》在2007年一出版就在英國本土賣到十多萬冊,並且入圍2007年布克獎,成為最暢銷的小說之一。

作者簡介

伊恩·麥克尤恩 伊恩·麥克尤恩

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1948- ),本科畢業於布萊頓的薩塞克斯大學,於東安吉利大學取得大碩士學位。從一九七四年開始,麥克尤恩在倫敦定居,次年的第一部中短篇集就得到了毛姆文學獎。此後他的創作生涯便與各類獎項的入圍名單互相交織,其中《阿姆斯特丹》獲布克獎,《時間與孩子》獲惠特布萊德獎,《贖罪》獲全美書評人大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