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長

土長

土長,出自《遂古篇》,意思是謂土地形成。

基本信息

詞語注音

tǔ zhǎng ㄊㄨˇ ㄓㄤˇ

土長(土長)

詞語釋義

(1).謂土地形成。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山崩邑淪,寧幾千兮;石生土長,必積年兮。”

(2).指地面上升。《詩·小雅·甫田》“大田多稼,既種既戒,既備乃事” 漢 鄭玄 箋:“至孟春土長冒橛,陳根可拔而事之。”《舊唐書·五行志》:“ 建中 初, 魏州 魏縣 西四十里,忽然土長四五尺數畝,里人駭異之。明年, 魏博 田悅 反…… 悅 時壘正當土長之所,及僭署告天,乃因其長土為壇以祭。”

(3).在本地生長。 宋 曾鞏 《道山亭記》:“雖其土長川居之人非生而習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4).一方之長。《宋史·外國傳五·占城》:“然臣自為土長,聲勢尚卑,常時外國頗相侵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