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溫度變化

土壤溫度(soil temperature)是太陽輻射平衡、土壤熱量平衡和土壤熱學性質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同地區(生物氣候帶)、不同時間(季節變化等)和土壤不同組成、性質及利用狀況,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土壤熱量的收支平衡。因此,土壤溫度具有明顯的時、空特點。

基本信息

簡介

土壤溫度(soil temperature)是太陽輻射平衡、土壤熱量平衡和土壤熱學性質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同地區(生物氣候帶)、不同時間(季節變化等)和土壤不同組成、性質及利用狀況,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土壤熱量的收支平衡。因此,土壤溫度具有明顯的時、空特點。

溫度時空變化

全年表層15cm土層的平均溫度較氣溫為高;心土則秋冬比氣溫高,而春夏較冷。這是由於心土處於被掩蔽狀態和熱傳導的滯後性所造成的。心土溫度變化釣滯後性特別值得注意,除表層溫度在短時間內的變化可能很大外,心上的溫度變化是相當平緩的,土溫的全年變化是:在晚秋-冬天-早春,表土層溫度低於心土層,故熱流是由土壤深處向地表運動,而在晚春夏天早秋,則表土層溫度高於心土層,熱流則由表土層向心土層運動。一般說,季節變化的變幅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小,在高緯度消失於25m深處,在中緯度消失於15~20m深處,在低緯度則消失於5~10m深處。

在溫帶地區太陽輻射使氣溫從早展開始上升,到下午2時左右達到最高溫,表土溫度也隨之上升,但由於土溫的滯後現象,通常要在下午2時後或更遲的時間才達到最高溫度。

影響因素

影響土溫的因素有:

(1)海拔高度 這主要是通過輻射平衡來體現,海拔增高,大氣層的密度逐漸稀薄,透明度不斷增加,散熱快,土壤從太陽輻射中吸收的熱量增多,所以高山上的土溫比氣溫高。由於高山氣溫低,當地面裸露時,地面輻射增強,所以在山區隨著高度的增加,土溫還是比平地的土溫低。

(2)坡向與坡度 坡地接受的太陽輻射因坡向和坡度而不同;不同的坡向和坡度上,土壤蒸發強度不一樣,土壤水和植物覆蓋度有差異,土溫高低及變幅也就迥然不同,大體上北半球的南坡為陽坡,太陽光的人射角大,接受的太陽輻射和熱量較多,蒸發也較強,土壤較乾燥,致使南坡土壤的溫度比平地要高,北坡是陰坡,情況與南坡剛好相反,所以土溫較平地低。在農業上選擇適當的坡地進行農作物、果樹和林木的種植與育苗極為重要,南坡的土壤溫度和水分狀況可以促進早發、早熟。

(3)土壤的組成和性質 這主要是由於土壤的結構、質地、鬆緊度、孔性、含水量等影響了土壤的熱容量和導熱率以及土壤水蒸發所消耗的熱量。土壤顏色深的,吸收的輻射熱量多,紅色、黃色的次之,淺色的土壤吸收的輻射熱量少而反射率較高。在極端情況下,土壤顏色的差異可以使不同土壤在同一時間的土表溫度相差2~4℃,園藝栽培中或農作物的苗床中,有的在表面覆蓋一層爐渣、草木灰或土雜肥等深色物質以提高土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