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位於洪水鄉山城子村西。漢至明代。
特點
燧黃土版築,高6米,覆斗形,底面積64平方米,夯土層厚13~16厘米,四周有�木坑。燧北有5個封土堆,高0.5~1.5米。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洪水鄉山城子村西。 燧北有5個封土堆,高0.5~1.5米。 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洪水鄉山城子村西。漢至明代。
燧黃土版築,高6米,覆斗形,底面積64平方米,夯土層厚13~16厘米,四周有�木坑。燧北有5個封土堆,高0.5~1.5米。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烽燧也稱烽火台、烽台、煙墩、煙火台。如有敵情,白天燃煙叫燧,夜晚放火叫烽,是古代傳遞軍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介紹 著名烽燧 制度 海上長城該烽燧為土坯結構,底部東西長6米,南北寬5米,殘高6米,中上部為空心狀,為唐代遺址。 烽燧東西長約12米,南北寬約11.3米,殘高5米。 烽燧平面略呈方...
古烽燧古代軍事設施。 漢代。 清代。
古烽燧野雲溝遺址,位於輪台縣野雲溝鄉和策大雅鄉,是西域都護府設立時期士卒在這裡屯守的用物。
簡介 發掘建築構造 烽火台 烽火(the Beacon Tower),也叫烽燧...、居延的烽燧遺址中出土的漢簡有說明:“高四丈二尺,廣丈六尺,積六百七十二尺,率人二百三十七”。“廣丈四尺,高五丈二尺”。漢簡中還表明當時守烽燧...
建築構造 名稱由來 主要功能 警戒方式 修建歷史發表外,重要的專著則有《輝縣發掘報告》、《洛陽燒溝漢墓》、《長沙發掘報告...》、《望都漢墓壁畫》、《廣州漢墓》、《鞏縣鐵生溝》、《和林格爾漢墓壁畫...的西北部。這一帶是當時主要的國防前線,長城、鄣塞和烽燧等是最具特色的遺蹟。長城...
》、《考古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外,重要的專著則有《輝縣發掘報告》、《洛陽燒溝漢墓...的國防前線,長城、鄣塞和烽燧等是最具特色的遺蹟。長城內側早置郡縣,治所...
簡史和現狀 斷代和分期 各地區的文化面貌 遺址的調查和發掘 墓葬的調查和發掘|左權文廟大成殿|利應侯廟|靈石后土廟|平遙清涼寺|王家大院|孟家溝龍泉寺...|鐵佛寺|師家溝古建築群|媧皇廟|羊舌墓地、郎寨磚塔|麻衣寺磚塔|靈光寺...棧道遺址|崔家河墓群|妙道寺雙塔|白台寺|舜帝陵廟|喬溝頭玉皇廟|后稷廟...
發布批次 部分名單古代驛站文化。賀蘭山蘇峪口樊家營子西邊有一稱為“黑泥溝”的山水溝,一條古...
人物生平 相關載體 中國歇後語 相關作品 歷史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