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南甸宣撫司署,建築群按漢式衙署式布置,由五進四院, 47 幢, 149 間房屋組成,占地面積 10625 平方米 (約等於 10 畝多土地),按土司衙門等級分為公堂、會客廳、議事廳、正堂、後花園、五進四院,逐級升高。
建築
南甸宣撫司署,梁河最早的古名叫南宋,元代設南甸軍民總管府,南甸這個地名從此叫起。為什麼要叫南甸呢?因元、明、清時代我縣隸屬騰越州(今騰衝縣)節制。“南”是指位於騰衝南部而言,“甸”是指郊外壩子,所以叫“南甸”。宣撫使是封使時代中央政權在邊疆設定的統治政權機構,分宣慰司、宣撫使、安撫司三等。宣撫司是武職,他具有生殺大權,相當於地方的土皇帝。南甸宣撫司平時級高七品,即縣官之職,但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隨官而升,如接待上司或鄰邦交住,可隨對方官銜而提高,最高可達四品官,也就是當地老百姓說的“見官大一級”。一進公堂後有麒麟屏風,就是四品官之象徵。所謂司署,就是衙門,署內除了辦公處外,兼有住宿及所需要的附屬建築物等。傣語稱:賀弄召發勐底,意即勐底頭人的大房子。
這家土司姓龔,原籍南京應天府上元縣人。元大德五年( 1301 年)皇賜姓刀,所以又稱刀龔氏,民國元年複姓龔,正式稱龔姓僅四代有餘。刀氏先祖明初隨師征討雲南,因屢建戰功加封為宣撫使,定居於此,從一三九八年到一九五 O 年五月,歷時五五二年,世襲為官共二十八代。
牢房
牢房 是一幢三開間土木結構小屋,在原地模擬建造。中是守夜者的火塘、床、桌和象徵獄神之圖騰對聯、香爐等。左邊是重犯在的地方,四邊欄柵,留有門道,供犯人出入。房內有卡腳枋、四枋枷、魚尾枷和鐵鏈手烤等刑具。左邊的輕犯住處,四邊無欄柵和刑具。
兩廂樓
對稱的兩廂樓,右是茶庫房 左是 巡捕房 。居住勤雜人員包括親兵班。親兵班是從土司屬境內外八寨各抽調一人總計十六人組成,他們主要負責保護土司、服侍土司生話。如早點擺飯、倒水、打掃清潔衛生等。土司外出,親兵就配備武器隨從。如果遇到審案,便站班侍立,以助威風,他們的薪資都由抵兵役村寨負擔,他們相當於民國時期的憲兵。茶庫房,是由二至四人組成,專供應司署內所需要茶水,另外充當炮手鳴放禮炮,兼巡打掃清潔等。
第二院左廂
這第二院左廂是屬官班住房,相當於現在的辦公室。左邊是軍械庫,相當於現在的武裝部。也就是大家通常叫的文官、武官公務處,軍械庫也叫做 軍裝房。
樓上住看守軍械的兵丁,主管看守的人必須具有軍事常識,主要負責購買槍枝彈藥,兼修理武器。土司的武器很早以前是些刀、槍(長矛)、棍棒、弓弩等冷作武器。光緒年代後開始有了毛瑟槍,九響槍,漢陽五子槍。到了民國末年,國民黨遠征軍留下一部分,那時已有六 O炮、輕重機槍、步槍,足可以裝備一個團的兵力。(指左邊家屬區)那建有現代房屋的地方就是過去土司家的大練兵場。左廂“ 屬官班 ”,他們是由十二個召朗或波朗以及被土司提為署職的辦事人員組成,他們都是一些年高望重的人,輪流到衙門值班,早晚可以陪同土司吃飯,協助土司處理民事訴訟,接待賓客。
大象樓
前面講過這大陽門之威嚴,沒有品位的官員和婦女都嚴禁出入,可是有一對大象可以大搖大擺的由此通過,專門有人為它抬糞擦尿。傳說這右廂樓原是“ 三班房 ”,即站班、吼班、承審班住的地方,後來作了大象樓。據說在很早很早以前,前三院的木料是靠這對夫妻大象從 40 多公里的龍塘村拉來的。因為當時沒有任何運輸工具,全靠它們的鼻子捲來,所以它們是“有功之臣”很受土司寵愛,特許它們進入第三院,通過大陽門與人共寢,由此可見,我們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把大象和孔雀視為吉祥物這是有實物例證的。它們與人類發展都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第三院議事廳里曾有重大意義的要事三件。一、土司是“土司領袖”,經常召集其他土司頭人來此會盟、議事;二、一九五 O 年五月中旬,梁河、盈江、蓮山工委書記、 122 團政治處主任張琦,邀請梁河土司龔綬、盈江土司刀京版、蓮山土司思鴻升在此開會,共商建立各族行政委員會等問題。現尚有仍貴歷史照片在展廳里。這次會議中,龔綬對繳槍、土司改革都同意,唯有州政府建在梁河他不同意。他說:“梁河地點窄小,不適宜州政府在 …… ”。實際他怕的是國民堂會捲土重來。共產黨怕在不長。另外他不願意把苦心經營二十八代的土司府親手交給共產黨。
戲樓
左廂樓上是專供土司和眷屬看戲的樓子,形似現在的包廂。但男不跟女混。在舊社會階級等級、老幼男女,主僕平民都劃分得比較嚴格。樓中為土司、印太,左兒子、右女子專座,側廂樓檐為官員看區,地面為百姓看區。這座戲樓四角飛翹,雖不十分精湛,但具有特色。我們傣戲以唱功戲為主,沒有像其他民族有過多武打之武功戲,所以無須過大的台面。戲樓右廂樓除看戲外,曾做 學堂 。這所土司大院內有學堂二所,有子弟學堂和平民學堂。是土司在民國末年前辦的私塾學堂。解放前土司就重視教育,曾有堂伯叔二人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學堂外面是一個可容千餘人的大練兵場,每年土司都有“霜降操練”的習慣。每當操練時,調來各路兵勇,時間 3 - 5 天,練習跑馬射箭等。
南甸宣撫司署建築群最為華麗的就是這第四大殿,在整個建築群中所投入的財力、物力最多。左廂是 書房 ,右廂是 帳房 。
帳房
帳房是由一總管和副員組成,主要負責司署內的財政、錢糧收支。買辦司署內的日用品,執掌一般開支,大宗項目的列支要經得土司同意。另外附設糧倉,設專人收放糧食,屋內有大秤、帳本、量籮(傣族篾編量斗)和上刻“司署制”字樣的木製斗等。書房人員是由秘書、師爺、謄錄員組成。專司謄寫,起草文稿整理訴訟卷宗,管理文稿和各項收租票據。師爺的地位較高,他可以代理土司外出代辦,可以與土司同桌共餐。一九五 O 年,樓上曾為“各族行政委員會辦公室”。同年十月下旬,中國人民解放軍梁河駐軍營長衛永華,梁河軍政代表團副團長和友賢、地方工作人員瞿富生等,與末代土司龔統政的全權代表龔安周在此談判。龔安周當時的身份是末代土司的官,又是“反共救國軍”第二路總指揮。當天談判席從簡,擺一張黑漆大圓桌,桌上擺著“團結牌”香菸和幾盤茶葉糖果。談判內容為:一、關於南甸自治問題。二、關於土司權益問題。三、關於解放軍駐紮問題。四、關於保留土司自己武裝問題。五、關於土地改革和反霸鬥爭問題。後來,龔統政不但不接受這五點意見,相反繼續武裝竄擾各地,因談判無效,中國人民解放軍於 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進軍蘿蔔壩剿匪,反共救國軍一敗塗地,龔統政率親信六十餘人經隴川逃亡緬甸。從此,梁河徹底解放,推翻了長達五百餘年之久的土建土司制度。末代土司龔統政久居緬甸,於一九九三年清明去世。
小姐樓
大殿左是小姐樓 。是小姐專門玩耍、梳妝打扮的地方。當時女人行動是要受到節制的,只能在一定區域活動。只有胭脂妝,他們可盡情享受。一九八四年,人大會議後,他家遷到了這小姐樓,現在末代土司的第三妻還住在裡面,一下大家有幸和她交談合影,但見面後不要論數一、二、三 …… ?末代土司共娶了七個媳婦,這是第三妻。
後花園
後花園土司每早上起床有重要的三件事,一習武坐禪。第二是誦經,念傣文經,最後是有人擊鼓喊冤才去辦理公務。左前角這一幢三開間小房,過去就是經書房。小院相通,習武之後是土司必去之處。
總結
南甸宣撫司署,是由三代人完成,從一八五一年到一九三五年間,用了八十四年的時間,如此宏大的古建築群,在全國土司署中屬於前列,人們稱它為傣族的“小故宮”。
五進四院逐級升高,周圍另有二十四間耳房、花園、佛堂、戲樓、小姐樓、傭人住房、廚房、糧庫、馬房、軍械庫、監獄等建築應有盡有,而且各有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