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 [美]楊曉能譯者: 唐際根 / 孫亞冰
出版社: 三聯書店
出版年: 2008-10
內容簡介
古老青銅器上的神秘紋飾凝聚著特定的含義嗎?早期中國社會是否真的存在流傳已久的三皇五帝?考古發現的信息與古文獻中描述的早期中國社會有何異同?……作者跨越史學、考古學、古文字學、美術史四大學科,在探索青銅紋飾、圖形文字的基礎上,發現了一種介於文字和裝飾圖案之間的“圖像銘文”,繼而討論了三者的演化與古代社會、文化、政治、宗教、禮儀發展的密切關係。本書並非一部以年代、地域或文化編排的通史,也不是一本僅僅研究古代中國青銅器銘文和紋飾的專著。作者不厭其煩地全面梳理考古發現、視覺藝術實例、銘刻資料和文獻信息,並對一些重大課題進行深入研討,其苦心所在,凝縮於對中國古代社會關鍵問題所產生的感悟之中。從某種角度講,這些感悟實際上是對早期中國數千年歷史發展脈絡的概括性總結,試圖勾勒出中華民族及其文化在始創和形成進程中來自多方的貢獻、錯綜複雜的形態與別具一格的特性。
——楊曉能
對商代至西周時期青銅器的圖形文字,過去學者多認定為“族徽”。本書則從更為廣闊的視角,全面解析當時的青銅器紋飾、圖形文字和圖像銘文,追溯其與史前藝術的聯繫,對圖形文字的特點、含義和功能進行新的詮釋,做出有益的值得重視的學術探索,推進了對圖形文字的研究進程。
——楊 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青銅器,古人智慧之巔,自有無限奧秘。本書所及青銅器上的符號語言,亦是學術未解之謎。作者廣羅資料,一一比勘,然後條分縷析,述而有論,其見解獨樹一幟。研究者讀後會掩卷三思,有興趣者定會趣味更濃……
——李朝遠(上海博物館研究員、副館長)
古代社會的複雜往往需要藉助不同視角的觀察才能洞徹。楊曉能先生通過對商周青銅器紋樣、圖形文字以及他所提出的介乎圖飾與文字間的“圖像銘文”的解讀,探索其所體現的古代政治、經濟與宗教內涵,以圖輔說,窮源究委。這種綜合考古學、歷史學、文字學和藝術史的研究,不僅使書中充滿了創新見解,而且其翔實的史料與清麗的辭辯也足資怡神。
——馮 時(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楊曉能先生對青銅器紋飾、圖形文字和圖像銘文的分類和釋讀,凸顯了中國青銅時代政治、社會和文化的極端複雜性;而追溯它們的史前淵源,則從另外一個角度證明了中國青銅文化的土著性、多元性、包容性和獨特性。本書比它2000年的英文版更精彩,內容更豐富,也更有吸引力。
——陳星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
3
目錄
總序前言
年表1 史前中國考古學文化的序列、分區與年代
年表2 青銅時代中國的王朝、國家與考古學文化
緒論 研究範圍與研究目的
壹 學術滄桑悠悠千載
第一章 圖形文字研究史概覽
第二章 青銅器紋飾研究回顧
.
貳 尋根溯源歷程再現
第三章 青銅器紋飾、圖形文字與圖像銘文的史前淵源
附錄3.1 柳灣墓地各墓中出土陶符詳情表
第四章 商周時期青銅器圖形文字的形成與發展
.
叄 新識媒體圖字之間
第五章 青銅器紋飾與圖形文字的中介:圖像銘文
附錄5.1 龍形圖像銘文
附錄5.2 動物圖像銘文
.
肆 釋讀寓意重解功能
第六章 青銅器圖形文字的背景與作用
附錄6.1 保存完好的商代和兩周墓葬
附錄6.2 商代和西周時期的墓地
附錄6.3 扶風莊白一號青銅器窖藏中的圖形文字和所記載的世系
附錄6.4 四個青銅器圖形文字的分布
.
第七章 青銅器紋飾的寓意與功能
附錄7.1 文王時期周原卜辭中若干重要辭條釋讀
結語 中國古代社會若干問題的感悟
作者鳴謝
徵引文獻目錄
插圖出處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