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背景
向大海要地是中國的傳統。除去“精衛填海”的神話傳說, 根據記載,中國早在兩千年前的漢朝,就已經在進行沿海開發,沿海地區人口逐漸增長,土地不夠了,就去圍海造地。
造地的原因各自不同,上海、廣東是苦於地少地貴,造地的成本要遠遠低於拆遷成本;而山東濰坊是準備建海上新城,創建物流中心;溫州的一個造地項目則是希望像青島人那樣擁有更漂亮的景觀大海。更為常見的是企業進行的小規模填海,也許就是要一個小碼頭,一片海域就消失了。
中國海域遼闊,有長達18000km的大陸岸線,沿海島嶼6500餘個,灘涂資源豐富。海平面以上的灘涂面積約3000萬畝。海平面至水深10m的淺海灘涂面積約1.17億畝。據歷史考證,中國東部的黃淮海平原、長江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及下遼河平原約有兩億畝的土地都是歷史上灘涂淤積和開發的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據不完全統計,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10個省市的圍海造田面積將近800萬畝。目前多數已成為農業、工業、交通、外貿和文化建設發達的地區。因此,圍海造田曾經是增加陸地,發展國民經濟的一項重要措施。
操作方式
圍海造田多數是與大陸海岸相連,但亦可孤懸淺海中形成人工島。在與大陸相連的圍海造田中,又有兩種圍塗方式。①在岸線以外的灘涂上直接築堤圍塗;②對入海港灣內部的灘涂,有時先在港灣口門上築堤堵港,然後再在灘涂上築堤圍塗。採用何種方式,主要取決於當地的技術經濟條件。
圍海工程
圍海工程,至少應包括圍堤與排水閘(或排水站)兩項基本工程,以阻擋海水入侵,形成堤內陸地。圍區形成後,則必須排泄大陸上游下泄的洪水和圍區本身因暴雨所形成的地面徑流,以保證圍區內土地的正常開發利用。
圍堤
絕大多數圍堤為土石結構,其迎潮面都設有抵禦潮浪襲擊的護坡,並分為乾砌石、漿砌石、混凝土等砌護結構。圍堤的堤頂高程,應在設計高潮位之上再加風浪爬高及安全超高,在中國蘇、浙、閩沿海一帶多採用設計高潮位以上2.0~3.5m。圍堤的地基要求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地基承載力不足時,應採取適當加固措施。
圍區內具有利用地面與海面的高差進行自流排水條件者,多設排水閘排水,否則需設排水泵站進行抽排。
排水閘
排水閘或排水泵站多設在圍區內地勢較低洼的地段,其兩側一般與圍堤相連。圍海工程中排水閘既要排水,又要擋潮。低潮時開閘放水,高潮時則關閘擋潮。因此,排水閘的閘孔淨寬,既要根據排水量要求又要根據外海潮型,通過水文水利計算確定,閘頂高程一般與堤頂高程相平。
選擇水源
圍墾塗面陸化以後,要視當地具體條件,選擇水源,採用:修建水庫,開渠引水;從河流提水;堵港蓄淡;或河口建閘,擋潮蓄淡等,並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統,引淡水洗鹽。
河口建閘蓄淡對航運、排洪、河口附近水域的生態環境等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必須經過充分研究論證後,方能採用。排水工程不僅要滿足圍內排澇和控制地下水位的要求,還要對鄰近集水區內的暴雨徑流作出妥善處理。在低灘或深水區進行圍墾,灘涂成陸後,隨著排水疏乾,地面會發生沉降,在灌排工程的規劃設計中應考慮這一特點。
綜合開發
圍區內土地,要根據地面高程、土質、淡水水源等因素進行綜合開發,以便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效益。目前一般以發展種植業為主,也可以作為工業或其他基本建設用地。較低洼的地段,既可以發展水產養殖業,也可以建灘涂水庫用以蓄淡。在規模較大和發展目標多樣化的圍海造田建設中,要取得最優綜合開發方案,應採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進行決策。
近代圍海造田較發達的國家有荷蘭、日本等國。荷蘭早期的圍海造田事業,始於公元11世紀,全國共有土地面積34000km2,其中由圍海造田的土地即達20000km2,其中須得海圍墾工程舉世矚目。
產生問題
面上看,“圍海造田”可能會帶來一些短期效益,但是,長此以往,卻會帶來生態災難,主要表現在:
第一、濕地消失,加重旱情。陸地上水分通過大氣環流得以與海洋交換。但是,如果陸地上濕地減少,雲就很難形成;即使有雲,因地表乾燥,上氣(雲)不接下氣(濕地),降水就會逐漸減少。最近,北方不斷出現乾旱天氣,降水逐年下降,就與北方大量的坑塘被改造成旱地有關。“圍海造田”增加的是陸地,但消失的是有重要生態功能的近海濕地。
第二、生物多樣性降低,漁業資源減少。近海灘涂、紅樹林、潮間帶等濕地,是陸地與海洋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重要場所。由於人為阻隔,近海來自陸地的營養物質不能及時入海,造成近海以陸地營養為生的蟛蜞、蝦、蟹、蚌、蛤、螺、蜆等海洋生物受到威脅,從而影響海洋食物鏈和漁業,以此為生的陸地動物也受到影響。另外,海洋生物與陸地淡水還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如中華鱘產卵就在長江上游的金沙江流域,“圍海”工程勢必影響這些重要魚類的洄游。
第三、“圍海造田”誘發洪災。由於近海濕地起著重要的能量交換功能,海洋能量通過濕地逐漸釋放,從而與陸地生態系統相安無事。然後,人工圍海措施中斷了這個能量釋放,使得海洋能量不斷聚集,一旦釋放後患無窮。
第四、圍海造地工程並非簡單地減少海面面積,而是帶來了很多無法預料的後果——曲折的海岸線被簡單地填成直線,那些能淨化海水和養育貝類生物的灘涂濕地被石塊制的人工堤岸所取代,海豚、海牛和候鳥的棲息地都可能遭到破壞。
圍海還可能使陸地接近海底深槽,上海金山區附近的海底,50米的深槽離海岸僅僅有數百米遠,而且還被懷疑有向陸地移動的趨勢。這使得金山無法繼續填海。
最易出問題的是在河流入海口的圍海工程,這種工程往往會使得入海口變得狹窄,易造成海水倒灌、水災內澇等多種災害。
主要案例
荷蘭
荷蘭曾為沼澤地,長期以來,荷蘭人民充分發揮了本民族的聰明才智,他們用風車排水,在海邊開拓出大量土地,並修築巨大的海堤將開拓的土地與海水分隔開來,成為肥美的田園。因而荷蘭具有世界著名的“圍海造田”景觀,在萊頓和登海爾德之間具有鮮明的色彩。巨大的海堤蜿蜒在荷蘭海岸線,堤外是遼闊的北海,碧波萬頃,堤內溝渠縱橫,湖泊眾多,風車聳立,具有極大的旅遊價值。
荷蘭曾經是一個熱衷於圍海造地的國家,荷蘭人填出了1/4的國土面積,但是改變海岸線擴張國土的同時,海水污染、生物減少等生態問題也隨之而來。這幾年荷蘭人正在在填出來的土地重造濕地灘涂,並把一部分土地歸還大海。
日本
上世紀50年代開始,東京地價暴漲導致填海造田工程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進行。據估算,在過去的100多年中,日本沿海城市約有1/3的面積都是通過圍填海獲取的。大規模填海造陸,破壞了生態環境,納潮量減少、海水自淨能力減弱導致海水水質惡化、海洋生物資源退化,此外還導致日本一些港灣外航道明顯減慢,天然濕地減少,海岸線上的生物多樣性迅速下降。濕地破壞更嚴重,明治時代九成以上濕地已經喪失,95%的海岸線變成人工岸線。
日本環境廳曾經發表的調查數字顯示:自1945年-1978年,日本各地沿海灘涂減少了約3.9萬公頃,後每年仍以約2000公頃的速度消失。很多靠近陸地的水域裡已經沒有生物活動,因海水自淨能力減弱赤潮泛濫認識到問題後,日本人用種種辦法來改變和修復環境,開始審視填海建設,每年投入巨資設立專門的“再生補助項目”,希望找到一些恢復生態環境的方法。目前,日本圍填海總面積已經不足1975年的1/4,每年填海造地面積只有5平方公里左右。
中國
自從2003年以來,中國的圍海造地運動正在以數倍於過去的速度高速發展。2003年的圍海面積是2123公頃,2004年則達到了5352公頃,2005年以後每年圍海的面積都超過1萬公頃,相當於這幾年每年中國都新增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
根據中國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調查,1928年,膠州灣的海域面積為535平方公里,而目前,膠州灣的總海域面積僅為367平方公里。75年內面積縮小了35%。
如今,在國內很多企業的做法是,一邊施工一邊等審批,或者批10畝地填20畝,或者乾脆在完全無證狀態下開工,據相關法律規定,50公頃以上的填海項目要報國家海洋局批准。但是很多項目在被查處之後,因為要把圍海造成的陸地恢復原狀,工程浩大,還將會造成新的污染。所以一般是罰款了事。
當然也有例外,2004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曾經就對“填海第一案”做出判決,山東榮城海達造船有限公司在2001年沒有得到威海市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填海57畝,因為不服從國家海洋局處罰,該公司起訴到法院。最終法院判決該公司繳納罰款,並把海域恢復原狀。該公司抱怨說:“填海花了3000萬,恢復原狀還需要3000萬。”
中國政府也正在收緊海域管理的口子,在榮城開始圍海的2001年,圍海造地項目只需要向市政府申請,而在現在,一次填海在50公頃以上的,要經國務院批准,50公頃以下的,要經省政府批准,市縣一級政府已經無權批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