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韻祥和

國韻祥和

《國韻祥和》是一副繡卷;絲、絹;縱1.8米、橫1.5米,是一副非常有名的甌繡作品。 為了創新甌繡藝術,弘揚甌越優秀的傳統文化,此作以新穎的甌繡針法來表現沉睡千年的青銅器,給甌繡藝術帶來嶄新的風格和品貌。 這次展覽的作品《國韻祥和》是鄒老師和李老師歷時18個月才創作完成的。

《國韻祥和》又名《錯金銀龍鳳方案》。《國韻祥和》是一副繡卷;絲、絹;縱1.8米、橫1.5米,是一副非常有名的甌繡作品。《國韻祥和》作品拓寬了傳統甌繡的花鳥、魚獸、人物等題材,大膽採用現代繪畫技巧和三維立體法等新技藝,作品運用意象造形,集技藝、工藝與攝影藝術為一體,創新甌繡針法--錯針法,還原了沉睡千年歲月的斑駁氧化層機理,把造型生動的青銅禮器氧化層呈現成迷人的藍綠色彩、以及華美、奇異的紋飾。作品的創造使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
這幅作品的創意來源於戰國時期中山王墓出土青銅器(1997年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出土)。
該作現在被珍藏於浙江創意園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與研究所內,浙江工貿學院院長“何向榮”譽之“鎮院之寶”。
為了創新甌繡藝術,弘揚甌越優秀的傳統文化,此作以新穎的甌繡針法來表現沉睡千年的青銅器,給甌繡藝術帶來嶄新的風格和品貌。作品“遠觀氣勢宏偉,近看出神入化”取得了絢麗的甌繡新顏藝術效果。
甌繡起源於1000多年前,由絲綢繡成,表面光潔亮麗,栩栩如生。這幅甌繡作品《國韻祥和》獲2007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2007年11月1日,西博會工藝美術展在浙江世界貿易中心開展,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選送的甌繡和甌塑作品“國韻祥和”、“天籟之音”、“綠色楠江,源遠流長”等作品受到了觀眾的歡迎。
據悉,甌繡和甌塑是溫州特有的民間工藝,但是現在面臨著後繼無人、技藝失傳的危機。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了讓寶貴的民間工藝得到傳承和發展,讓非物質文化走進校園,讓學生了解和欣賞民間工藝的美感,從而熱愛民族文化,特地成立了傳統工藝美術研究所,招收了一批綜合素質較好的學生來學習甌繡和甌塑,並聘請了工藝美術師鄒繩珠和鄭央凡老師來擔任教學工作。
這次展覽的作品《國韻祥和》是鄒老師和李老師歷時18個月才創作完成的。這幅作品選用戰國時期中山王“錯金銀龍鳳方案”斗拱下面的動物群為素材,其結構繁複,色彩斑斕奪目,底座為4隻臥鹿承托一個圓圈,上為4條姿態雄健的龍和4隻展翅欲飛的鳳相互糾結,左右盤繞,栩栩如實物。
國韻祥和揭牌儀式
學院作品入選展覽會,說明了工貿學院搶救傳統民間工藝的行為得到了大家的稱讚,也體現了工貿學院在研究傳統民間工藝中所取得的成績。據悉,這次展覽受到了省市有關部門的重視,省委書記趙洪祝、省長呂祖善、市委書記王國平、市長蔡奇等一行在開展當日一起來到展覽會現場參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