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相信
作 者:張新樟,奚穎瑞,吳斌譯 F.佩蒂多,P.哈茲波羅編
叢 書 名:當代世界前沿問題譯叢
ISBN:9787308059381
出版時間:2009-03-01
版 次:1
頁 數:348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宗教 > 宗教理論與概況
內容簡介
為什麼在對神的理解中存在的一些相對比較小的分歧,卻在激化共同體之間的衝突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威力呢?為了捍衛自己的身份認同和原真性的行為有可能比捍衛利益的行為更具有根本性,因為如何劃分利益取決於個體或群體的自我認同。我們不能用“理性主義”的術語把這種行為描述為捍衛利益,因為只有當它們與特定的人、社會團體、共同體或國家相聯之後,計算利益才變得有意義。
宗教和文化在特定的社會傳統和共同體中塑造、灌輸和決定著價值觀。價值衝突觸及到政治社會的核心,它們動搖特定社會秩序的基本原則,並且能夠帶來深遠的社會變革。通常,價值;中突比利益衝突更傾向於暴力。
將宗教用於政治目的,行為者就否定了神聖召喚的超驗性。宗教不再基於恐懼和戰慄,而是成為了絕對確定性的源泉。宗教行為不再受對罪的承認所驅動,或者更寬泛地說,受存在於塵世和超驗領域之間的遙遠距離感所驅動,而是變成了一種政治行為,仿佛自己就是上帝,在執行這些政治行為。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張新樟,1970年生,浙江浦江人,外國哲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曾留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訪問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目前受浙大“新星”計畫派遣在德國齊根大學(S1egen Unlverslty)學習,師從著名政治哲學家Erlc Voegelln的弟子K1aus Vondung教授,並與其合作研究兩年,主題為古今諾斯替主義研究,具體從事以古代諾斯替主義為核心的沃格林政治哲學、政治與宗教之關係以及國際政治中的宗教研究。主持的項目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諾斯替典籍的翻譯及其當代詮釋”,省教育廳課題“認識療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套用”,教育部創新基地浙江大學基督教與跨文化研究中心重點項目“古地中海文化圈心身疾患治療學研究”。主要著作和譯著有:《“諾斯”與拯救:古代諾斯替主義的神話、哲學與精神修煉研究》、《諾斯替宗教》、《神聖的罪業——安提戈涅解讀》、《施特勞斯與古典政治哲學》、《論靈魂與復活》、《科學、信仰與政治》、《沒有約束的現代性》、《政治與信仰:施特勞斯與沃格林通信》等專著一部,譯著七部。其中專著《“諾斯”與拯救:古代諾斯替主義的神話、哲學與精神修煉研究》獲浙江大學董氏文史哲二等獎,浙江省教育廳社科一等獎,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與諾斯替主義相關研究論文共二十六篇,關於諾斯替主義的研究性專著《諾斯、政治與治療:古代諾斯替主義的當代詮釋》正在出版過程中。
目錄
導言:流放歸來
一、本書的內容
二、本書的期望
第一部分 國際關係理論與宗教
第一章 嚴肅對待宗教和文化多元主義:全球宗教復興與國際社會的轉型
一、威斯特伐利亞預設及其對宗教的構想
二、麥金太爾:回到未來?
三、結語
第二章 文化多元主義的教義、實踐和宗教視野
一、新近的表述
二、神學態度與它們的政治對應物
三、結論和更多的問題
第三章 走向一種國際政治神學
一、“第三次爭論”(ThiordDebate)和宗教:後現代的施洗約翰
二、諸宗教(Religions)的本體論
三、從社會科學的“轉向”到語言學向建構主義的“轉向”
四、結語:通往IPT的道路
第二部分 戰爭、安全和宗教
第四章 宗教的作用何在?——信仰對政治衝突之影響的理論分析
一、信仰對政治衝突之影響的三種理論視角
二、政客之策略選擇的四個決定性因素
三、宗教信仰和衝突升級
四、緩和衝突的三種策略
五、總結
第五章 保衛宗教——宗教指涉對象的安全化
一、安全化和宗教
二、理解政治的宗教
三、把宗教“帶回”國際關係理論之中
四、結論:是誰害怕宗教?
第三部分宗教政治化:走向
一種新的全球倫理?
第六章 全球化和末世恐怖主義時代的全球宗教復興
一、出發點
二、宗教和政治的相互作用:現代性的呈現
三、當前世界秩序的潮流,或走向非人道治理的道路
四、為何宗教?開端和反動
五、人道的全球治理的宗教支柱
六、宗教與人道的全球治理:總結性的觀察
第七章 伊斯蘭與西方:對話中的穆斯林的聲音
一、政治的伊斯蘭和國際關係
二、伊斯蘭知識分子和世界觀
三、安華·依布拉欣:亞洲價值觀和全球Convivencia(共存)
四、哈塔米:文明對話
五、瓦希德:宇宙城邦的伊斯蘭和全球多樣性
六、結論
跋
一、宗教與道德
二、宗教與理論
索引
前言
我一直覺得諾斯替主義、治療術和政治哲學是可以聯繫在一起的,在翻譯校對這本《國際關係中的宗教》的時候感覺更明顯。個體層面的身心問題和社會層面的精神物質問題是相對應的,國際關係是大尺度上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跟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直接相關,因而也與個人的宗教直接相關,而個人的宗教又與社會傳統有關係,社會傳統之間的關係又是構成國際關係的重要內容。個人人生觀和社會傳統的核心是精神修養(靈修),因此可以說不同的靈修從總體上決定了看待和處理國際關係的態度。於是,追求迄今為止一切宗教修養中的共同性的諾斯替主義就成了理解國際關係的一個重要維度。最近溫習了《管子·內業》中的這樣一段話:
全心在中,不可蔽慝,和與形容,見於膚色。善氣迎人,親與兄弟,惡氣迎人,害於戎兵。不言之聲,疾於雷鼓,心氣之形,明於日月,察於父母。賞不足以勸善,刑不足以懲過。氣意得而天下服,心意定而天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