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男子職業網聯

國際男子職業網聯是世界男子職業網球選手的“自治”組織機構,從1989年開始,由它負責主辦除四大公開賽和戴維斯杯之外的所有男子職業網球賽事。

國際男子職業網聯是世界男子職業網球選手的“自治”組織機構。1972年成立於美國公開賽之時。其主要任務是協調職業運動員和賽事之間的夥伴關係,並負責組織和管理職業選手的積分、排名、獎金分配,以及制定比賽規則和給予或取消選手的參賽資格等項工作。在此之前,職業網球界的組織主要是國際網聯(ITF)和男子網協(MTC)。80年代以來,職業網球以空前的速度在發展。於是各種形式的大獎賽、表演賽層出不窮。由於國際網聯對這些賽事安排不當,使職業球員疲於奔命,他們越來越不滿,最終出現了以“球員工會”自居的國際職業網聯,即ATP。從1989年開始,由它負責主辦除四大公開賽和戴維斯杯之外的所有男子職業網球賽事。
20多年來,國際職業網聯主要做了兩件大事。一是進行排名榜的改革。職業網聯負責人馬克·邁爾斯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體育經紀人,為了提高賽事的水準,他首先改革了沿用多年的平均體系排名法。該排名法是從1973年開始使用的,其主要弊端是使一些優秀網球選手每年參賽的次數急劇下降。基於這一點,職業網聯決定採用“最佳14場賽事計分體系”以取代平均體系排名法,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ATP排名,它達到了促使球員多參賽的目的。
國際職業網聯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實施“超級巡迴賽劃”。自從職業網聯改用新的排名法和調整了比賽日程後,職業網壇一片繁忙景象,同一時間世界各地會同時舉辦幾起賽事,可謂熱火朝天。可時間一長,問題也暴露出來了。由於高級別的選手分別參加幾起賽事,他們之間的交鋒次數自然就減少了。另外過多的比賽和排名榜的壓力使得許多球員超負荷運轉,導致傷病和棄權現象的增加,致使比賽水平下降。水平不高的比賽會降低觀眾的興趣,失去觀眾就意味著失去市場,基於這些,一個“超級巡迴賽計畫”誕生了。這個計畫的口號是“以少促多”,即以減少賽事來提高比賽的質量。他們將原有的11起最高水平的賽事減至9起,以其為基礎組織超級巡迴賽。這些賽事的總獎金額從60萬美元至200萬美元不等。在選擇賽事時,職業網聯充分考慮了場地和資金、觀眾等因素,使9起賽事能充分展示男子職業網球的各種不同風格。根據時間和場地劃分,它們是:塑膠地——利普頓、印第安維拉;紅泥土地——蒙特卡洛、漢堡、羅馬;硬地——多倫多、辛辛那提;室內地毯場地——斯德哥爾摩、巴黎。為了保證賽事質量,職業網聯與排名前十名的選手都簽訂了契約。契約規定這些球員必須準時出席以上賽事,不能在同一時間參加其他低級別的比賽。馬克·邁爾斯說,實施超級巡迴賽的目標就是“讓網球運動更易於為人理解,讓更多的人喜愛網球”。
每年11月15日在德國法蘭克福由八名世界頂尖選手參加的IBM/ATP世界錦標賽總決賽,以及一周后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ATP巡迴賽雙打世界錦標賽,是國際職業網聯最有影響的兩大賽事,這兩項賽事將決定誰是本年度的單打頭號種子選手和雙打頭號種子選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