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從廣義上說國際大都市與國際化大都市是一個概念。但從狹義上說, 國際化大都市是城市國際化的初級階段,國際大都市是城市國際化的中級階段,而世界城市是城市國際化的高級階段。國際化大都市最初是由蘇格蘭城市規劃師格迪斯於1915年提出來的。關於國際化大都市還沒有形成一個公認的定義,國際上有代表性的解釋定義有兩種:
1、英國地理學家、規劃師 彼得·霍爾將這一概念解釋為,對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全球性經濟、政治、文化影響的國際第一流大都市。他認為世界城市應具備以下特徵:①通常是主要的政治權力中心;②國家的貿易中心;③主要銀行的所在地和國家金融中心;④各類人才聚集的中心;⑤信息匯集和傳播的地方;⑥不僅是大的人口中心,而且集中了相當比例的富裕階層人口;⑦隨著製造業貿易向更廣闊的市場擴展,娛樂業成為世界城市的另一種主要產業部門。
2、美國學者米爾頓·弗里德曼提出了七項衡量世界城市的標準:①主要的金融中心;②跨國公司總部所在地;③國際性機構的集中地;④第三產業的高度增長;⑤主要製造業中心(具有國際意義的加工工業等);⑥世界交通的重要樞紐(尤指港口與國際航空港);⑦城市人口達到一定標準。
國際觀點
國際大都市最初是由蘇格蘭城市規劃師格迪斯於1915年提出來的。至今關於國際大都市還沒有形成一個公認的定義,國際上有代表性的解釋定義有兩種:1、英國地理學家、規劃師彼得·霍爾將這一概念解釋為,對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全球性經濟、政治、文化影響的國際第一流大都市。
他認為世界城市應具備以下特徵:
①通常是主要的政治權力中心;②國家的貿易中心;
③主要銀行的所在地和國家金融中心; ④各類人才聚集的中心;⑤信息匯集和傳播的地方;
⑥不僅是大的人口中心,而且集中了相當比例的富裕階層人口;⑦隨著製造業貿易向更廣闊的市場擴展,娛樂業成為世界城市的另一種主要產業部門。2、美國學者 米爾頓·弗里德曼提出了七項衡量世界城市的標準:
①主要的金融中心;
②跨國公司總部所在地;③國際性機構的集中地;④第三產業的高度增長;⑤主要製造業中心(具有國際意義的加工工業等);⑥世界交通的重要樞紐(尤指港口與國際航空港);
⑦城市人口達到一定標準。
國內觀點
國內代表性的觀點有二種:一種觀點認為,所謂國際大都市,是指那些有較強經濟實力,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服務功能,一定的跨國公司和金融總部,並對世界和地區經濟起控制作用的城市。另一種觀點將“國際大都市”分解後認為,國際化指的是大都市的性質、功能和地位、作用。表現為三個特徵:
一是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位列世界經濟、貿易、金融中心之一,對世界經濟有相當競爭力和影響力;
二是經濟運行完全按國際慣例,並有很高的辦事效率;三是第三產業高度發達,綜合服務功能強。大都市,指的是其規模、容量和結構、形象。
也有三個特點:
一是除了城市本身的人口面積外,還要有向外延伸的廣泛空間即經濟區域,稱大城市連綿區;
二是除了城市據有跨國公司總部外,還要有龐大的企業集團、中介組織和相當的資產存量、要素存量和內外貿易額;三是除了城市的一般基礎設施外,還要有顯示現代化的公用事業、商住樓群和生態環境。
七個特徵區域中心
國際大都市不單純等於擁有跨國公司、國際航班、 五星級酒店、 酒吧、 別墅、 高爾夫球場、 捷運、 西餐、外國樂隊、巨型建築這些符號化[的東西。與]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國公司總部所在地、國際性機構的集中地、第三產業高度發展、主要製造業中心、國際性的港口貿易、世界交通的重要樞紐、城市人口和城區規模這些必要前提相比,國際大都市的意義更似一種能量的聚合體,在全球版圖上舉足輕重、捨我其誰。以紐約計,它的GDP值單拿出來可以在全世界國家中排位第14,超過澳大利亞;如果將美國5個最大的城市合起來看做一個國家,它在全世界可以達到第四名,僅次於中國、日本和德國。 作為社會能量的聚合體,國際大都市對全球技術、資金、人才流動的控制功能超出了國家的範疇,城市高度職能化,服務於全世界,成為世界經濟市場體系中的控制點。在本國區域內,它是絕對的區域中心。
移民之城
國際大都市需要國際化人才,外來人才的加入與常住暫住人口的增加、移民的速度是同步的,而其中外國人的多少成為衡量城市國際化的重要可量化指標,反映了城市在國際分工中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外國企業、外國留學生、外國專家和外國人才移民。關於國際大都市外籍人口的比例,存在著5%、8%、15%、20%4種不同的說法。以最低的5%計算,一千萬人口的城市必須擁有50萬常住外籍人士。從1820年到1920年,有1130萬移民從世界各地來到紐約,為紐約超越倫敦成為世界最大城市提供了人力資源。1965年以來,每年仍有75000人獲準移居紐約,而外國留學生和暫住型職業人士更是源源不絕。
綜合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
上海有387.11萬外來流動人口, 北京有外來人口300萬,廣州外來人口突破300萬,預計今年的外商投資企業將達兩萬家,常駐外籍高級管理人員的數量也將超過6萬人。
會展之城
國際大都市通常也是國際會展城市。有一個說法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每年至少要舉辦150次以上由8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國際會議。巴黎的國際會議更是多達300多個。各類國際會議的召開可以拉動旅遊、廣告、運輸、通訊等第三產業,由它帶來的延伸經濟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國際組織分布列前10位的城市依次是: 巴黎、 布魯塞爾、 倫敦、 羅馬、 日內瓦、 紐約、 華盛頓、斯德哥爾摩、維也納、哥本哈根。紐約市政府曾調查得出結論:紐約為聯合國每投入1美元即可獲得4美元的收益。小小瑞士就有近400個國際組織,沒有沙漠的德國爭取到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CCD)秘書處設在波恩,連印度和泰國都各有10多個國際組織機構。
服務之城
全球國際化程度高的城市,服務業在其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在這方面,中國目前做得最好的城市是香港,它的服務業比重已達到了82%。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專家楊汝萬對北京的城市診斷是,當城市的規模化發展與城市整體生活質量的提高成為一對矛盾體時,北京必須完成從規模化發展向功能化發展的轉變,北京的下一步目標應是從大都市(Mega-city)轉變為世界性、國際化城市(Worldcity/globalcity)。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貿易促進處處長李仲周提出,高度發展的服務業,連貫性的鼓勵競爭制度、完整的服務業發展戰略,將是提高經濟效益與經濟實力的必然選擇。
服務業覆蓋著金融、保險、 商貿、 航運、 物流、 旅遊、 法律、教育培訓、中介諮詢、公關、電子信息網路等諸多領域,城市CBD的設立,也是強化金融服務業的重要一環。上海的金融服務和航運實力暫時領先於全國城市,世界幾大洲的156家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了上海,看似"亞洲華爾街",但與紐約的380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而廣州的服務業也不盡完善,硬體設施和機構上缺陷不少。
創業宜居
國際大都市的魅力"不只是吸引",但一定要有吸引,成為創業與人居之城。
傳媒之城
大眾傳媒體系可謂是城市的神經網路,國際大都市更是傳媒之城,儘可能地創造國內外有影響的報紙、電視廣播節目、文學作品、出版社、學術刊物、視聽發行機構、書店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市場。 在 美國,紐約市通過全美三大廣播網控制著2139家電台和電視台,通過《 紐約時報》、《 華爾街日報》、《 時代周刊》、《 新聞周刊》等出版媒體影響全國的輿論界,幾乎左右全國的新聞和娛樂。美國學者尼爾·R·彼爾斯說過:"紐約的電視、廣播報紙、雜誌、書籍和時裝,年復一年地塑造和影響美國人的思想,美國任何其它力量都無法辦到。"
文明之城
城市文明和生活質素高,是國際大都市的應有之義。 健康水平最敏感的指標是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和人均壽命。
國外城市
紐約
紐約是 美國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僅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紐約位於紐約州東南哈得孫河口,瀕臨大西洋。紐約直接影響著全球的經濟、金融、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發揮影響力。 紐約的金融區,以曼哈頓下城的華爾街為龍頭,被稱為世界的金融中心。它由五個區組成:曼哈頓、布魯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奇蒙;面積1213.4平方公里,2011年市區人口為8244910人,包括郊區在內的大紐約市人口為18897109人。按市區人口計算,2010年度紐約市的GDP為1.28萬億美元。
倫敦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倫敦為 英國政治,經濟中心,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首都及最大港口,歐洲最大城市,世界頂級的國際大都市和全球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倫敦一直穩居歐洲最大金融中心城市的地位,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世界上最重要的、歐洲最大的經濟中心。倫敦近幾百年來一直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其在政治、經濟、人文、娛樂、科技發明等領域上的卓越成就,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倫敦是英國政治中心,也是國際組織總部所在地。
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
當中的倫敦城為全英國的金融中心,跨泰晤士河,距離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
倫敦的行政區劃分為倫敦城和32個自治市,倫敦城外的12個市區稱為內倫敦,整個大倫敦市面積約1570平方公里。2010年倫敦人口為8278251人。倫敦是世界最大的國際外匯市場和國際保險中心,也是世界上貿易中心之一和最大的金融中心。按市區人口計算,2011年GDP達到6955億美元,2011年人均GDP達到84572美元,雙雙位居歐盟城市第一。
巴黎
巴黎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首都巴黎人口為220.1578萬人 (截至2009年1月1日) 巴黎還是一座“世界會議城”。它以明媚的風光、豐富的名勝古蹟、多姿多采的文化活動以及現代化的服務設施。東京
東京是日本國的首都,也是是日本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海陸空交通樞紐,根據建成區面積、人口以及國民生產總值等指標,東京是亞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全球最大的經濟中心之一。東京下轄23個特別區、26個市、1個郡、4個支廳(島嶼部)、5個町、8個村,總面積2187.66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為13185502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8年度東京市的GDP為1.479萬億美元。
洛杉磯
洛杉磯瀕臨浩瀚的太平洋側的聖佩德羅灣和聖莫尼卡灣沿岸,背靠莽莽的 聖加布里埃爾山,面積1214.9平方公里。今天的洛杉磯,著名的矽谷就坐落這裡。按市區人口計算,2010年度洛杉磯市的GDP為7706億美元。芝加哥
芝加哥是美國第三大城市,五大湖地區最大工業中心。位於伊利諾州東北部,密西根湖西南端。面積606.2平方公里,2010年市區人口2897841人。2010年度芝加哥市的GDP為5320億美元。中國城市
根據中國國務院發布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北京定位為世界城市,上海、廣州、重慶被賦予建設國際大都市的重任。北京
北京(Běijīng)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全國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中心,全國經濟、金融的決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同時也是中國陸空交通的總樞紐和最重要的國內國際交往中心。據2010年數據統計, 北京人類發展指數為0.901(極高),位居中國大陸行政省區第一位。在2014年世界城市排名中,北京位居第8位;2014年全球最具影響力城市排名中,北京位居第8位,均為中國大陸城市第一位。
北京有著3000餘年的悠久歷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其地理位置優越,是中華全國政治中心的理想所在。
上海
上海(Shanghai),簡稱“滬”,有“東方巴黎”的美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之一,中國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繁榮的國際大都市,擁有中國大陸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作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地處長江入海口,東向東海,隔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共同構成以上海為龍頭的中國最大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圈”。上海是江南的吳越傳統文化與各地移民帶入的多樣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2010年成功舉辦了2010年世界博覽會、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動。上海是中國主要旅遊城市之一。主要景點有上海博物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大劇院、上海豫園、豫園商城、 上海外灘風景區、上海新天地娛樂休閒街、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等。
廣州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是國務院定位的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中心城市、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明初、清初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兩千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是“歷久不衰的海上絲綢之路東方發祥地”。各國駐廣州總領事館達到54個,數量居全國第二位。廣州總部經濟發展能力居全國前三位。在廣州投資的外資企業達2萬多家,世界500強企業236家。廣州上市企業數量達11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54家。第三產業占GDP比重達66.77%,居全國前三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全國第三位,人均消費品零售額居全國第一位。民生髮展指數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一位。
2010年至2015年,廣州五次被福布斯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第一位。廣州港口貨物吞吐量居華南第一位、世界第五位。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是中國三大國際航空樞紐之一。跨境電子商務規模居全國第一。正形成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和金融服務體系融合發展格局。廣州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匯聚了全省70%以上的科技人員、95%的博士、97%的國家重點學科、80%的高校,新型研發機構28家,工程技術研發中心813家,重點實驗室337家,數量均居全省第一。廣州已建成華南規模最大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集群,7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被科技部評為優秀,數量居全國第一。廣州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連續6次位居世界第一。
重慶
重慶,簡稱巴和渝,別稱巴渝、山城、渝都、橋都,霧都,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直轄市、超大城市,國家中心城市,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藝術等中心,國務院定位的國際大都市。中西部地區水、陸、空型綜合交通樞紐。重慶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重慶簡稱“渝”。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改渝州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趙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為宋光宗皇帝,稱為“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
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國政府定重慶為戰時首都和永久陪都。
共和國成立初期為西南大區駐地和中央直轄市,1997年6月18日恢復成立中央直轄市後,重慶老工業基地改造振興步伐加快,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裝備製造、綜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費品製造等千億級產業集群,金融、商貿物流、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
“十三五”期間,建設城鄉統籌發展的國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現代製造業基地,國內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創新中心和內陸開放高地。
重慶擁有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渝新歐國際鐵路,以及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重慶鐵路保稅物流中心、重慶南彭公路保稅物流中心、萬州保稅物流中心,過境72小時內免簽,進口整車、水果、肉類、生鮮海產等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