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兒科學雜誌

國際兒科學雜誌

《國際兒科學雜誌》(原刊名國外醫學·兒科學分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的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之一,創刊於1974年,系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兒科學專業學術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類核心期刊。

基本信息

雜誌簡介

辦刊宗旨

為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辦刊方針,反映國際兒科領域基礎和臨床研究的最新進展,促進學術交流。

報導內容

三十多年來,本刊一直堅持報導內容科學性、實用性、創新性,對當前兒科領域研究的熱點和重點問題加強導向性,在廣大各級臨床兒科醫生及醫學生中贏得了普遍歡迎。
報導內容以兒科臨床與基礎研究並重,是國內唯一專門介紹當代兒科學領域最新進展與最新動態的國家級兒科學專業學術期刊。

讀者對象

本刊讀者對象主要為從事兒科及相關學科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者。

主要欄目

《國際兒科學雜誌》主要刊登反映國際兒科學領域新進展、新動向、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綜述、論著、臨床經驗等,另闢有述評、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和國外學術動態等欄目。

獲獎情況

《國際兒科學雜誌》編委會成員由大陸及港台地區著名的兒科專家學者組成。創刊30多年來,在歷屆編委和各位審稿專家的努力下及廣大讀者作者的關心與支持下,雜誌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成績。2004年榮獲衛生部首屆全國醫藥衛生優秀期刊二等獎,同年獲得遼寧省優秀期刊編輯部稱號。2005年在中華醫學會成立九十周年慶典活動中榮獲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優秀期刊三等獎。並多次獲評遼寧省“省一級期刊”。

收錄情況

目前本刊已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CMCC)、《中國生物醫學期刊引文資料庫》(cmci)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等收錄。

期刊信息

刊名:國際兒科學雜誌

國際兒科學雜誌國際兒科學雜誌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s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主辦: 中華醫學會;中國醫科大學
周期: 雙月
出版地:遼寧省瀋陽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1673-4408
CN: 21-1529/R
郵發代號:8-73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國際兒科學雜誌
曾用刊名:國外醫學參考資料兒科學分冊;國外醫學.兒科學分冊
創刊時間:197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範獲獎期刊

投稿須知

1 對來稿的要求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創新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數據準確,層次清楚,格式符合本刊稿約,必要時做統計學處理。
1.1 綜述:將國內外公開發表的文獻通讀後,用中文撰寫,有分析、有討論,深入淺出地反映所選命題的國際水平和發展趨勢;不主張以一篇文獻為藍本,再在其中添加部分內容。篇幅以版面字數不超過5 000字為宜。全文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1.1 文題:要求簡明、確切、醒目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以20字以內為宜(需提供與中文文題含義一致的英文文題,英文文題的首字母及各個實詞的首字母應大寫。
1.1.2 署名:作者和審校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作者姓名及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投稿後一般不得改動;作者單位名稱(使用全稱,具體到科室)及郵政編碼應腳註於首頁左下方。
1.1.3 摘要:應簡明、確切地陳述綜述的重要內容,應概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以200字左右為宜。
1.1.4 關鍵字:需標引2~5個關鍵字,務必使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醫學主題詞表(MsSH)中所列的詞。
1.1.5 引言:簡明介紹文章的目的意義,適當介紹歷史背景和理論根據,扼要提示所用方法和得出的結果。不要與摘要雷同,
1.1.6 正文:層次標題應簡短、明確。引用參考文獻時應按文獻出現的先後順序排列序號,並在文內引用處句末右上角以方括弧的形式註明。
1.1.7 參考文獻表。
1.2 論著:一般不超過4 000字,需附中、英文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和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中文摘要約300字左右,英文摘要約500個實詞。英文摘要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及郵政編碼。文後應附主要參考文獻,作者應特別注意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1.3 國外學術動態:報導近期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出國考察報告及國外學者來華講座等內容。可省略摘要、關鍵字和參考文獻表,其他組成同綜述。
1.4 推薦信:來稿需經作者單位審核,並附單位推薦信。推薦信應註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並加蓋公章。如涉及保密問題,需附有關部門審查同意發表的證明。
1.5 來稿應一式兩份,要求字跡清楚,英文摘要及文獻應隔行列印。特殊文種、上下角標符號、需排斜體等均應註明。大小寫、拉丁文、希臘文應明確。除英文外,其他外文字請註明文種。請自留底稿,本刊不退還原稿;若需退還原稿,請在投稿時聲明。本刊接受電子版投稿。
2 醫學名詞 以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並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為準,暫未公布者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漢醫學辭彙》為準。中西藥名以最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典委員會編寫的《中國藥品通用名稱》為準,不應使用商品名。藥品名稱必須使用規範譯名,藥品名稱必須使用規範譯名,不常使用者應附原文。中文譯名以音對應為主。
3 縮略語為便於閱讀,文中儘量少用英文縮略語,一般不超過5個。3個漢字以上並反覆出現3次以上可用縮寫。已通用的縮略語首次出現時要用中文全稱,其後在括弧內寫出縮略語,以後方可直接用縮略語,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應在括弧內先注英文全稱再標縮略語。中文簡稱首次套用時應先寫全稱,其後在括弧內寫出簡稱,以後可直接用簡稱。
4 計量單位按國務院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並以單位符號表示,具體使用參照2001年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套用》(第3版)一書(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年出版),暫無法轉換成法定計量單位者可按原文譯出。藥物的劑量及劑量單位必須準確無誤。血壓計量單位恢復使用mm Hg,首次使用時應註明mmHg與kPa的換算係數。
5 參考文獻 綜述參考文獻應精選,大約20條左右,且為作者親自閱讀過的,發表於正式出版物上的原始文獻,避免引用摘要作為參考文獻。儘量選用期刊文獻,內部刊物、未發表的資料、個人諮詢、通信、文摘等請勿作為文獻引用,但可在文中註明。主要參考近10年(近5年的文獻不得少於所引文獻的50%)公開發表的國內外文獻,外文文獻儘量在網際網路上採用複製錄用方式,以保證其準確性。期刊著錄格式:前3位作者姓名(3位以上作者後加等).文題[J].刊名縮寫,年,卷(期):起-止頁. 例:Van Koningsteld R,Schmiz PI,Meche FG,et al.Effect of methylprednisolone when added to standard treatment with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for Grilla-barre syndrome:randomized trial[J]t,2004, 363(9404):192-196. 書籍著錄格式:列出前3位作者(3位以上作者加等).章節名,(In)見:××主編.書名.版次(第1版時可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 會議錄、論文集、論文彙編著錄格式:作者題(篇)名.In(見):整本文獻的編者姓名ed(1位以上編者用eds).文集名,會議名,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 科學技術報告著錄格式:作者.題(篇)名.報告題名,編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
6 基金項目論文如系國家基金項目或部、省以上攻關課題,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並請寄基金項目批准意見表複印件。例: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9637050);“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85-20-74)
7 醫學倫理問題及知情同意當論文的主體是以人為研究對象時,作者應說明其遵循的程式是否符合負責人體試驗的委員會(單位性的、地區性的或國家性的)所制訂的倫理學標準,並提供該委員會的標準檔案及受試對象或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書。
8 “快速通道” 對重大研究成果,將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時間內發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發表的論文,作者應提供單位正式介紹信、查新報告和2位專家的推薦信,以說明該項成果的學術價值。論文投寄本刊後,經專家審閱通過,一般在收到稿件後4個月內發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