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徽[2012年邢樹民導演電影]

國徽[2012年邢樹民導演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國徽》是由國家廣電總局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出品的歷史類電影,影片由孫維民、劉鑒 、宮筱軒等主演。

影片再現新中國第一枚金屬國徽的設計、製作過程及其背後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影片於2013年2月27日在國內上映。

劇情簡介

電影《國徽》角色圖片 電影《國徽》角色圖片

1949年6月,北京新華廣播電台播音員凝重的聲音,把中國新政協籌備會向全國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的訊息傳遍了神州大地。故事由此展開。 建築家梁思成(劉鑒飾)林徽因(宮筱軒飾)、國畫大師張仃(徐雷智飾)、雕塑家高莊(曹蓬飾)等人都參與了設計國徽的創作,德高望眾的朱總司令(王伍福飾)也積極投稿,為國徽方案獻策,他們仔細推敲和精心打磨著各自的設計方案,周總理(孫維民飾)在百忙中來到政協籌備會第六小組的辦公地點,親自和組長馬敘倫審稿、議稿。瀋陽第一機器廠的工人們在工段長焦百順的帶領下 寫了決心書,希望能由他們鑄造國徽。書記顧仲銘(王鑫飾)帶著決心書上報領導,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和支持。在北京,國徽設計的設計方案集中到張仃和梁思成的兩個方案上了,關於是否把天安門放進國徽的問題,他們無私地爭論著。深夜,梁思成夫婦抱病仍在討論國徽的紅色描金裝飾方案。 1949年的國慶節國徽沒能掛上天安門,所有的設計人員陷入深深的自責。瀋陽機器廠的工人們也惦記著國徽啥時能設計完成。飄舞的雪花鋪滿了北國大地,也鋪滿了北京紫禁城,毛主席和周總理具體指導了天安門進入國徽的設計方案,由梁思成定稿。 顧仲銘帶回了由瀋陽第一機器廠鑄造國徽的喜訊,工人們群情激動,由衷地喊出新中國萬歲。在國徽的平面設計到立體石膏模型的過程中,雕塑家高莊又冒著推翻已經最高級別會議通過的定稿的罪責,大膽修改,最終使國徽的立體石膏稿成型。而這時在瀋陽的工人們,正冒著高溫為了鑄造國徽鑽進爐膛清理膛壁。技術優秀但出身不好的戚有富獲知自己沒能進入攻關小組心情沮喪,但是並沒有影響他為鑄造國徽貢獻自己那一份力量。運送國徽木模的途中天降大雨,滿卡車的國徽木模陷入泥漿,趕來接車的工人們脫下自己的衣服墊車輪,所有人光著膀子齊心推出了泥里的卡車。接下來,他們開動腦筋做坩鍋、精心認真修沙型、風餐露宿拉沙子、不吃不睡改水口。當第一枚國徽成功誕生的時候,所有參與製作的人們歡心鼓舞,激動萬分。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一真焦百順
劉鑒梁思成
宮筱軒林徽因
徐雷智張汀
曹蓬高莊
王伍福朱德
孫維民周恩來
王鑫顧仲明
畢力格蘇赫巴魯
唐國強毛澤東

職員表

導演邢樹民
副導演(助理)於才發
編劇郎雲
攝影王博學
剪輯李旭峰
道具李軍
美術設計趙松
動作指導余丹戈
造型設計徐雲傑
服裝設計英子
錄音馬翔宇
劇務張力、李峰、劉科學、王亮
場記呂迪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國徽[2012年邢樹民導演電影] 國徽[2012年邢樹民導演電影]
顧仲鳴 演員王鑫
瀋陽第一機器廠的書記,一個退伍轉業軍人,性格很有特點,有想法,熱情、衝動、硬朗,帶著一股天生的正氣。
國徽[2012年邢樹民導演電影] 國徽[2012年邢樹民導演電影]
梁思成 演員劉鑒
清華大學畢業生,林徽因的丈夫,與林徽因及其他小組成員集思廣益共同完成國徽的設計。
國徽[2012年邢樹民導演電影] 國徽[2012年邢樹民導演電影]
焦百順 演員一真
瀋陽第一機器製造廠以全國勞動模範,在國徽鑄造的過程中不斷攻克技術難題,用智慧和熱血鑄就了新中國第一面金屬國徽。
國徽[2012年邢樹民導演電影] 國徽[2012年邢樹民導演電影]
林徽因 演員宮筱軒
國徽設計者,帶病接下設計國徽這個光榮任務,設計國徽的過程困難重重,林徽因集思廣益,與丈夫梁思成及其他小組成員共同協作、反覆推敲,最終設計出大氣恢弘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音樂原聲

歌曲類型歌曲名稱作詞作曲演唱
主題曲《國徽在上》王平久金培達譚晶

(音樂原聲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花絮

演員王鑫對於解放初期工廠的書記的生活很陌生,為了準確呈現出顧仲鳴的精神風貌,他克服困難查看大量老電影資料,閱讀了很多當年鑄造國徽的素材,逐漸揣摩角色,把握人物的內在氣質,從年齡感上靠近角色。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提名獲獎/提名方
2013年第四屆中國影協杯優秀電影劇本獲獎《國徽》
第十三屆電影百合獎最佳電影獎獲獎《國徽》
第十三屆電影百合獎最佳導演獎獲獎邢樹民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來源)

製作發行

製作機構
中共泰州市委宣傳部
黑龍江電影製片廠
中共瀋陽市委宣傳部
國家廣電總局電影衛星頻道
泰州數字領海電影科技有限公司

(製作發行參考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3D《國徽》實拍現場 3D《國徽》實拍現場

影片不僅讓人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國徽的意義和內涵,也更加 喚起了人們對偉大祖國的一種敬仰和愛戴之情。因此,這部影片具有很強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影片在矛盾衝突與情節轉折點的設定上頗具匠心,人物個性塑造鮮明,避免了雷同。在對瀋陽產業工人群體形象的塑造上,以及對每個人物形象的刻畫都極其鮮活地展現了瀋陽產業工人的風采,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挖掘了新中國歷史上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還原了一段珍貴的歷史記憶,以新穎獨特的視角展現了一個宏大的主題:人們對新中國的期盼和嚮往;對新生人民政權的信賴和支持;並展現了一種昂揚的民族精神。影片不僅讓人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國徽的意義和內涵,也更加喚起了人們對偉大祖國的一種敬仰和愛戴之情。(中國文明網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