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

2011年11月18日我國首個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在上海揭牌。根據文化部的總體規劃,將逐步建立一批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

“引進來”和“走出去”

對外文化貿易對外文化貿易
7000多隻半米高的銀色金屬圓筒安放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一棟A級寫字樓的兩個樓面中。這些容器里儲存的不是牛奶,而是從傳媒巨頭默多克的新聞集團購回的電影原版膠片,它們組成了知名的星空衛視華語電影片庫。
同一棟大樓內,已有超過10000宗各類文化產權掛牌項目的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正在為一些中國境內文化品牌尋找國際“落點”;3000平方米的“境內關外”保稅展覽場所虛席以待,將於12月舉辦保稅區內的首屆歐洲藝術家具展……
沒有傳統集貿市場的喧囂,也沒有證券交易的刺激,在寧靜的氛圍中,符合國際客戶需求、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正在基地內加速“引進來”和“走出去”。
據了解,首個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的前身是2007年由上海市委宣傳部浦東新區人民政府發起成立的上海國際文化服務貿易平台。蔡武說,將“上海國際文化服務貿易平台”命名為“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是文化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積極落實中央關於大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指示精神的重大舉措

先行先試的新探索

“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模式,正在從傳統的文化交流,向文化貿易轉變;設立在上海的基地,就好比是當年試點的‘深圳特區’,將進行文化走出去的各種實驗和探索。”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局長助理趙海生這樣解讀。
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核心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143.9億美元,同比增長15.1%,文化貿易逆差有所緩解,但依然存在。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和第一大電視劇生產國,出版規模也是世界第一,但產能和數量的優勢尚未充分體現在對外文化貿易中。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堅持發展多層次、寬領域對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鑑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上海市市長韓正說,建設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對實施好國家戰略、促進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建設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是一項創新舉措,面臨許多新情況、新課題。上海將以此為契機,加強與文化部的合作,主動對接,做好各項工作。
“從平台到基地的‘升級’,是實施國家戰略,也充分體現了上海特點。”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宗明分析,“已經提出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目標的上海,不僅已經擁有打造國際貿易中心的規劃,而且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先試,保稅區內的特殊便利等,都將惠及海內外文化貿易企業。”

為文化企業架服務“金橋”

“將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的一部分闢為星空衛視的華語片庫,看似簡單的舉措,卻蘊含了多重服務和功能。”基地運營方、上海東方匯文國際文化服務貿易公司總經理任義彪說。
據了解,我國去年批准設立的首個專注於文化的投資基金——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MC),通過文化資本的輸出完成了首個海外併購項目。默多克手中的星空衛視華語電影片庫連同星空衛視的國語頻道、星空國際頻道、Channel[V]音樂頻道等都“回到”中國。此次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為星空衛視華語片庫提供倉儲服務,意味著涉及李小龍、成龍、周潤發、張曼玉等明星的750多部華語影片的最終著作權,今後有望更加便利地實現多次輸出、保值增值等。
任義彪分析,支持文化資本的海外併購,為文化資源的“回歸”提供“境內關外”的保稅倉儲,為文化著作權的交易提供各類服務等,都是基地服務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功能定位。
“對於中小文化企業而言,基地不僅是資源的集聚地,同時也是信息和人才的集聚地,這是公司希望進駐在此的重要原因。”進駐基地的品藏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謝洪武說。
截至目前,首個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已聚集了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北京星空聯合華文傳媒諮詢有限公司等近80家文化企業和機構,註冊資本近9億元。
今後,該基地業務將圍繞文化產品進出口貿易、文化品牌企業集聚、文化貿易金融政策試驗、文化產品展覽展示推介、文化貿易經營人才培訓等展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