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回龍堡,當地人稱“堡(bu)子”,位於陝西省鳳翔縣河灣村西部洛城河西岸,黃土結構,因山形似巨龍回首之勢而得名。鳳翔八景之一的“回龍煙雨”就位於堡上。
地理位置
回龍堡位於陝西省鳳翔縣柳林鎮河灣村洛城西部洛城河西岸,距離寶雞市區約50公里路程,距離鳳翔縣城約12公里路程,距離柳林鎮約5公里路程,交通便利,從縣城或鎮上乘坐公車、計程車或自駕均可到達。
歷史傳說
回龍堡原來在香火鼎盛時的民國時期,寺內塑有十八羅漢像,觀音像,釋迦摩尼銅像,寺院面積在二十畝左右,周圍栽種古樹數百棵,蔥鬱參天,多以古柏為主,方圓百里男女信徒眾多。後來,民國戰亂時期,民不聊生,土匪盛行,相傳西北土匪王馬鴻逵部隊路過河灣村,一路燒殺搶掠,作惡不斷,到達河灣村,全村百姓懼怕招來殺身之禍,全部聚集在回龍堡上,居高臨下,反抗土匪。無奈村民抵抗不過長槍短炮,土匪炸開了回龍寺的山門,並放火燒了回龍寺,就此從明代保留下來的回龍寺毀於一旦。後來村民為了重修回龍寺,在堡子正東面牆下重修該寺,但規模遠遠達不到原來。
回龍堡在重修過程中,不斷出土清代碑刻,記錄了回龍堡鼎盛時期的香火盛況及祈求佛祖保佑的虔誠。
登回龍堡,應從東面直上,因路途較為陡峭,婉轉,更加增加登山觀景的樂趣,山下流水潺潺,河流蜿蜒,空氣清新明朗,風景為八百里秦川之煙雨景致之上乘。
景點介紹
一、回龍煙雨回龍堡位於洛城河西岸,曾經水流量較大,堡上樹林茂密,空氣非常濕潤。加之古時回龍堡上建有回龍寺,終年香火旺盛,如雲霧繚繞,故被譽為鳳翔八景之一“回龍煙雨”。90年代在其遺址修建了大雄寶殿,依舊是方圓百里善男信女進行尊教活動的場所。
二、窯洞民居回龍堡為黃土結構,南北走向,呈三級梯田狀,窯洞主要分布在第一級東側和南側,第二、第三級東側也有少量分布,窯洞數量達四十多個,大小、深淺、高低、雙層、套間、地道等等形式多樣,為70年代前當地民居,現已廢棄。
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陝西農民的象徵。在這裡,沉積了古老的黃土地深層文化,人民創造了陝西的窯洞藝術(民間藝術)。過去,一位農民辛勤勞作一生,最基本的願望就是修建幾孔窯洞。有了窯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業。男人在黃土地上刨挖,女人則在土窯洞裡操持家務、生兒育女。小小窯洞濃縮了黃土地的別樣風情。
中國窯洞的發展過程是:穴居——簡樸的黃土窯洞——寒窯,最後發展到具有高度傳統文化內涵的“窯洞民居”。這種“耕讀文明”社會背景下生成的民居,稱做“原生生態建築”。其具有原生的綠色建築思想,是最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建築,是地區建築文化的“根”,是中華“住文化”的淵源。
炮台,顧名思義就是架設火炮的台基,是隨著火炮的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戰時工事。主要裝備大口徑、遠射程火炮。陣地為永備工事,比較堅固。
回龍堡西部有連綿群山的天然屏障,東部、北部和南部均為開闊平原地帶,站在堡上,三面的道路、村莊、田野盡收眼底,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塞之地。相傳解放前為屯兵練兵之地。回龍堡有東、北兩個炮台,均為夯土結構,今天看上去還非常完整。
回龍堡所在的河灣村民風淳樸,西府味道濃郁。鳳翔泥塑、剪紙、皮影、木版年畫、西府歌謠、秦腔、鑼鼓、社火等民間藝術豐富多彩。小吃有西府臊子麵、削筋、麵皮、漿水魚魚、餃團、大肉泡、豆花泡饃等等。特產有西鳳酒(距離鎮上西鳳酒廠僅5公里)、秦椒等。其中以中國四大名酒之一的西鳳酒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鳳翔泥塑最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