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陳皮(去白)、藿香葉(去土)各12g。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上等分,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匕分,溫服,不拘時候。
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芳香化濕,理氣和胃。
主治
中氣不和,霍亂吐瀉,脘腹疼痛,舌苔白膩。
方義
方中藿香辛溫芳香,醒脾化濕,辟穢和中.升清降濁,為君藥。陳皮辛溫燥烈,芳香醒脾,理氣和中,為臣藥。本方所治乃中氣不和。升降反作所致之霍亂吐瀉二脾喜燥而惡濕,濕困中焦,則睥運不健,胃失和降,上逆而為嘔吐,濕邪下注腸道,則為泄瀉、治宜芳香化濕,理氣和胃。
運用
診斷要點為吐瀉不止,脘腹疼痛,舌苔白膩。
臨床上常用於夏季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等屬中氣不和者(本方亦可用於孕婦嘔瀉脈虛者)。
加減化裁
若外感風寒,加白芷解表散寒;若濕滯中焦,腹滿脹悶,苔厚膩,加蒼朮、厚朴、茯苓燥濕和胃。
使用注意
本方辛香溫燥,霍亂吐瀉屬濕熱者不宜用,氣虛、陰虛者不宜用。
方論選錄
1.《醫方考》云:“中氣不和,吐瀉霍亂者,此方主之。中氣者,脾氣也。喜疏利而惡閉塞,喜香竄而惡腐穢,故用陳皮之辛以醒之,藿香之竄以開之。”
2.《醫略六書》云:“妊娠脾氣不調,感冒暑邪,而胃氣不化,故嘔惡泄瀉,胎孕不安焉。藿香快胃氣以祛暑,陳皮調脾氣以和巾,為散水煎,使暑邪解散,則氣化調和,而嘔惡無不止,泄瀉無不除,何胎孕之不安哉?”